穿成女单冠军对照组[花滑](266)

作者:桃花糖 阅读记录

宁野是谁?上网查查啊朋友们!

这是多么强的既视感!

等到千呼万唤的官方声明出来,所有人又都傻眼了。

怎么是国际滑联发布的,世界反兴奋剂联盟呢?这机构不是总冲在第一线的?

单渠道阳性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其他渠道?存在检测人员操作违规可能又是什么意思?

之所以全奥运村都找不到“吴雨选手”,当然是因为当事人小姐已经光速跑路了。

她可不想留在奥运村里被人指指点点,随心门开起来,她直接穿到了之前过圣诞夜的瑞士别墅小屋。在温暖的空调房间里穿着美美的睡衣裙端着气泡果汁酒,从落地窗外看出去,当地雇佣的老哥们两个月来已经快把楼下的冰场造完了。

当然,她并没有闲着,而是把此前她通过一些手段已经获得的秘密资料又整理确认了好几遍。

这些不是现阶段要用的,而是冬奥会以后,现阶段要用的都在宁野同志手上。

反兴奋剂机构的声明难产是在预料之中的。

未向外界透露的实情是,昨天曾开过一个仅有20人参与的小型内部听证会,吴妤这边甚至没有请律师。宁野同志直接本人到场了,他在听证会现场发的一组视频让现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为什么选手特别申请的干血点检测结果正常,而常规检测不正常?答案似乎就在这里。

Jump Start四大洲锦标赛的兴奋剂检测站安装了远超过协定数量的密集的微型摄像头,当然,全锦赛与此次冬奥会也是如此。

在鹰眼系统所拍到的画面中,备采间的工作台上出现了两套采样瓶器具。当吴雨选手进来时,其中一套样本已封存,当天的检查官对此的解释是前一位选手离开时,样本瓶未第一时间收好,但这已违背了规范的操作方式。

按正常流程,每位选手的兴奋剂检测匹配特定编号的样本瓶,当前一位选手离开又一位选手进入后才会取出第二套采样器具,使用过和未使用过的器具同时出现在工作台上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监控画面显示,当吴雨选手离开后,这位检查官未有将样本瓶收束到采集箱中的动作就离开了房间,直到一分多钟后才回来。本人的解释是去了厕所。

这组视频让听证会上的若干位脸色立刻灰了。

按照这种多机位全角度,恐怕当时现场拍到的画面不止于此。

这样的猜测是合理的。尽管这位检查官试图将动作做得隐蔽,也避开了摄像头,但鹰眼的慢镜头仍然将他在暗处偷换样本的动作拍得清清楚楚。

这部分画面没有在此次听证会上提交,留点白,以供遐想。

反兴奋剂机构内部出现丑闻,当然不愿意再大声说话,而是私底下启动了对这名检查官和相应陪护员的调查。

但这又不方便对国际滑联和国际奥委会直说,于是就落入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

当然,需要对此负责的官员们还打算挣扎一下,比如追究一下在备采间私自安这么多摄像头设备的供应商是否涉嫌违法。

但是老百姓谁会和你讲程序正义?

当吴妤女士在中欧冰天雪地的小屋里观赏窗外的冰场建造时,那份听证会上缺失的视频却出现了在各大新闻网站冬奥专题的头版头条。

电视媒体随后跟上,一时间各国电视台上轮番播放那个黑黝黝的镜头,配上底下的字幕,所有观众都能看到一个西装佬在桌子底下试图手速很快地偷换两个瓶子。

这样就完了吗?当然没有。

吴妤隔着小半个地球,又给了她亲爱的后援会副会长沈小姐一个独家。

她以邮件的形式给沈璔发去了一段文字,可用作体坛日报采访到她本人的回应。其他话都是空话,唯有一句话最有信息量。

冬奥会之后,她将举办媒体通气会来解释近期的一些疑问。

体坛日报官微立刻置顶了这条由小沈记者独立采写的新闻稿,央媒、地方媒体、各大营销号蓝V红V黄V大批量转发,一时间华国观众上上下下都兴奋了。

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女?

就在你以为她要沉湖了时,噔,她出湖了,冲向大气层。

就在你以为她升空的热气球破了,要掉下来了,噔,更大的热气球弹出来了。

回到华国池浅王八多的冰迷圈子,先前已受到重创的席粉经历了从狂喜到狂悲的过程,很多人还在死鸭子嘴硬,一口咬定吴雨的兴奋剂检测就是有问题。

持这种观点的营销号也不在少数。

“吴雨”粉丝的心路历程是反的,从超级嗨过山车一路冲下来,然后猛地一把又提上去。

至于吃瓜看热闹的宁野粉丝,在听说这届也出了兴奋剂问题后,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她们不希望吴雨出事情,毕竟吴雨正和她们家正主闹绯闻,出事了那名声真是臭到一起;另一方面,她们又希望吴雨出点事,这样她们家正主也不孤单了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