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单冠军对照组[花滑](57)

作者:桃花糖 阅读记录

吴妤把这跟上来的女生当成普通的直播博主,不准备搭理,谁知她怯怯走了两步上来,略略往前探头。

吴妤很莫名:“有事吗?”

此女又往前了一步,略有犹豫后,竟对她说:“吴雨,你不认识我了吗?”

吴妤:……

这是什么发展,原主的老熟人?让她上哪儿认识去啊。

不过一般能这样问的,不会和原主熟到什么份上。

静观其变,吴妤做了个微微质询的表情。

对方脸上浮现出了满满的尴尬,像是有种自作多情的羞赧。她克服了一下,才鼓起勇气道:“我是罗晴。”

吴妤超强的记忆力瞬间发挥了作用。

她并不是在原主的日记里读到过这个名字,而是《冰上精灵》的小说中出现过这个人。

如果是修罗的罗,晴天的晴,那这女孩就是席丛柔成为专业选手第一年,国内当时的女单三号。

那这个人倒是有点来头的。

四年前,席丛柔6月30日的生日,正正好好卡着年龄进入成年组,而那正是一个冬奥赛季。①

上个世纪,华国女单曾在国际赛场惊鸿一现,可没多久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断档。千禧年后,国家有意培养人才梯队,基层青少年选材工作蓬勃开展,一群各有特色小女单的冒头,令当时失望已久的冰迷们看到了希望。

在上届冬奥会的四年周期里,华国女单多年努力终于有所收获,不仅在青少年组出现了世界级的彪悍娃子,是的此人就是原主;在成年组也同时有了2-3位可以进入大赛自由滑的选手,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

然而就在此时,女主角席丛柔从天而降。

席丛柔对职业花滑发生兴趣的那会儿,原主正在青少组崭露头角,以14岁的稚龄先后将青少年大奖赛总决赛和世青赛的两块金牌收入囊中,被视为华国女单未来的希望。

席丛柔很不高兴,她本来就比原主大2个月,若再从青少组比起,把青少组的牌子全拿了也没有意义。要赢得彻底,她就要以大魔王的姿态直降成年组。

这一个冬奥赛季,原主因出生日期稍晚两月没赶上趟,席丛柔面对的成年组对手分别是当时的一姐冯莲、二姐乔思莹和刚升组一年的罗晴。

从后面的发展来看,这三位算得上炮灰中的工具灰,但在当时,这三位,尤其是罗晴,给初入职业花滑的女主角造成了一点麻烦。

主要是冬奥名额的争议。

这一段,就要将小说与原主的日记结合起来看,里面是有点问题的。

按小说所述,女主角该年11月在公园湖上滑冰走红,惊艳冰协,决心破格将她收入麾下。在年末的全国选拔赛上,女主角排名第一获得来年2月的冬奥会入场券。

注意,书中的表述是“全国选拔赛”,而不是更明确的“全国锦标赛”,两字之差,猫腻全在里面。

根据原主日记,那一年她人在青少组,但对年末的全锦赛已经磨拳擦掌。谁知秋冬之际忽然爆发了全国性流感疫情,全锦赛被推迟到一月,后又因疫情尚未结束,且离冬奥会距离过近而取消。

于是公开的全锦赛就变成了内部进行的选拔赛。

当时,席丛柔还尚未亮相过任何比赛,公众见过她成套的表演只有公园野冰场上的一个简陋的短节目。所以当最终公布席丛柔为冬奥资格选拔第一名时,很多专业人士及冰迷的意见是很大的。

他们要求放出内部选拔的视频,公开内部选拔的标准,但冰协一概不予回应。专业人士和冰迷如此反应,主要还是为了罗晴打抱不平。

这是因为,当年华国得到的两个女单名额,正是罗晴在前一年的世锦赛上赢回来的。

当时,冯莲、乔思莹两位女单选手在苦撑了一个半奥运周期后,迎来了刚刚升组的“小紫微星”罗晴。

按时间线算,罗晴是原主青少组的同期,她升组的前一年正是原主开始在青少组狂拿金牌的那一年。不过当时,罗晴应该在国家队,而原主尚在俱乐部,所以她们认识但不熟的关系应该是成立的。

罗晴在16岁时升组,遇到了决定次年冬奥名额的那届世锦赛。

那一年,华国女单有两人可参加世锦赛,但冰迷对次年冬奥会的名额不抱什么希望。因为这一年,老将冯莲状态低迷,乔思莹伤病不断,与一年前她们意气风发双双在世锦赛场贡献出个人最佳而赢回两个名额的状态天壤之别。

所以,要靠她俩再去赢冬奥的两个名额基本天方夜谭。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世锦赛前乔思莹伤退,小将罗晴替补出征。

在一姐冯莲压力过大短节目摔得稀碎直接出局时,罗晴独自一人晋级自由滑,在俄米日加等国强手如林的环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获得第九,挽回了冯莲失误的影响,成功为祖国拿回两张次年的冬奥入场券,成为了冰迷们口中的英雄。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