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614)

作者:酸茄 阅读记录

其实,魏帝也有自己的小私心,他就想看看,整个大魏,整个朝堂能不能因为赵平安这个人产生一些变化。

另一边,队伍领头的赵平安冲着熟人摆了摆手,只笑笑,却不好说话,不然整个夸街队伍,来观看的亲眷众多,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只怕是乱了套了。

他胯下的马匹走的不快,但仍是很快就离了众人的视线,如此,姜家人也不继续在这里站着。

老太太说了,今日大喜,她得给回去做几道好菜,等回了鹿鸣郡,势必要摆三日的流水席。

只不过来来往往的京都百姓众多,看他们一脸喜气,免不了多问几句。

一问才知,竟是状元郎的家眷。

二问又知,这家不光有状元郎,还有探花郎。

一个“鸡窝”里飞出两只凤凰,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纷纷讨教起了孩子的教育经,不过,有老太太在,也没有大房二房说嘴的份儿。

反正他们是不想跟老太太抢这个风头,老太太如今年纪越发大了,性子就跟孩子似的,爱显摆。

尤其是显摆孙子。

姜鱼林是她亲孙子,赵平安也是,两个孩子她都是当亲孙子看待的,自然有这个资格说道说道。

“老太太,您贵人事忙,也教教我们这养孩子有哪些诀窍,到底是咋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孩子。”

“对啊!您好歹多说两句。”

由两个儿媳搀着,老太太眉眼含笑,心里高兴,不免多说了两句:“哪有什么诀窍,两个孩子打小就爱看书,还努力,都不用别人去说,自己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再加上脑瓜子灵光些,先是秀才,再是举人,这才考上了进士。”

老太太心里嘟囔着,平安虽然没这么刻苦,鱼林却是一贯如此,所以她这么说也没错。

但这话听在旁人耳中。

众人“……”

这算什么诀窍?

哪个进士不是先秀才,再举人,然后才是进士。

还有,努力读书……能考上进士的哪个不努力读书?

众人纷纷缠着老太太,让她再多说些,最好是说出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诀窍。

老太太有些无奈,知道这些都是望子成龙的主儿,却也只能回道:“老身说得都是实话,学堂的夫子都说,读书要先读厚再读薄,偏偏有些读书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哪能行?估计到秀才也就止步了。”

众人一听,哀叹一声,想着自己身边的那些读书人……还别说,有许多还真是这样。

说读吧,也读了,提问吧,也还行,问题出在哪儿呢?这些人有个通病,少了股灵气,还多了几分的酸腐。

读书这种事,强求不来,有些孩子喜欢读书,就比方说姜鱼林,哪怕不用催促,他也是那么一副性子,但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喜欢读书,就比方说姜鱼墨。

他不愿意读,家里还能拿刀逼着他不成?

牛不喝水强按头,到底是一个无心,一个有意,打着为“牛”好的心意,却全然不顾“牛”的想法。

又听老太太再道:“这两个孩子,读书,却又不死读书,他们是真看进去了。”

“不然,我们一家子好几口人,一个个没功没名的,要不是祖宗烧高香了,怎么能养出来这两个有出息的?”

众人琢磨着,的确也是这么个理儿,有些事情不是光几句话就能解释的清的,话说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

众人当即又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老太太,想不到您一介白身,竟有这等眼界,我等佩服。”

“唉?这话你说的可就不对了。”老太太忽然开口。

“在下说错话了?”那人满脸疑惑。

老太太点点头,直起了腰板,一脸认真:“谁说老身是白身,老身可是有诰命在身的。”

“诰命夫人?”

一群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据他们所知,姜鱼林如今还只是七品,如何能给老太太讨诰命?

说到这里,老太太高昂着头,很是得意:“老身的诰命可是自己挣的,说了你们也不一定知道。”

棉花的事情,朝廷还没有对外宣布,所以关于改良棉花纺线工艺的事情老太太也不便多说,但众人偏偏央求着她再多说两句。

“老太太,您再多说两句,让我等开开眼界。”

“就是就是,老太太,您再多说两句嘛!”

如此,老太太也只好赶鸭子上架一般,皱着一张老脸,“勉为其难”的说道:“别的事不好说,但这件事你们一定知道,就这条路上有个炭笔铺子,各位可听说了?”

“这炭笔如今风靡一时,我等自然听过。”

“要说这铺子,可是挣老了钱了,还有这炭笔,也不知是怎么制出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