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贵女做谋士(179)

作者:纯良小仙 阅读记录

静静听完在场众人的发言后,纳兰朝才缓声开了口:“此事本王会亲自出面去谈,我今日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堂内一下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准备听着纳兰朝未说完的后半句话。

“西戎那边,也是时候派人去了。”纳兰朝说话一向简练,但越是这样,作臣子的越是不敢大意。

在场之人都是朝中重臣,听到这里也都明白了,纳兰朝已经想起了下下步要做的事。西羌和西戎,这两个中如果要选一个,肯定是西羌更好联手,因为西戎已被北胡赶出了草原,如今正泊居在西域最北的楼兰附近,要找到他们就得先通过被北胡人控制的河夕走廊,危险重重。

不过纳兰朝如今既当着众人的这么说,想必是心中已有了人选。

“不知雍王殿下可有属意之人?”

“公孙绩,可。”

这个名字一出口,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如今大魏官场之上的这些人,即便没几个与他同朝为官过,但没有谁是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公孙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满充满了奇妙色彩的传说中的人物。

联想起元庆帝曾经接见过此人,众人亦心中有数了,这又是一步早就布好的棋,细想一下此人确实有合适的地方,但他身上毕竟有过所谓污点,所以还是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殿下,此人被北胡王掳去北胡五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很难说清,万一他立场不够坚定、有哪怕一丝通敌之心,我们就前功尽弃了,还望殿下三思!”

“你指的前功尽弃是指被北胡王发现我大魏的这一计谋吗?”

“正是。”

纳兰朝听后,却是轻轻摆了摆手指道:“北胡早晚会发现,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的人能顺利把信传至西戎。不管是从西羌借道前往楼兰还是从北面绕行,都要先经过河夕走廊,和西羌人同行,更容易引起北胡人的关注,不如一前一后分开。

这条路,没有谁比公孙绩更熟,他不是奸细,对我们此行会大有益处;哪怕他真是奸细,也无妨,在我们的人死之前本王一定会让他第一个死。此事,成了、是事半功倍,败了、就从头再来。这一次便是受阻,北胡人又拦得住我们多久?如果连这一点风险都担不起,那此行也大可不必了。”

这一行,当然不会让公孙绩担领大任,他如今一非朝廷命官二无党派相护,就是个白衣,但这一点并非纳兰朝选人的标准,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是他的用人之道。

第98章

能站到这儿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心明眼亮的,听至此处还有什么不懂,连次辅程敬礼都不说话默认了,可见雍王这次不过是做个通知,本质并没有跟他们商量的意思。

况且细想之后,纳兰朝的做法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于是众人便都在公孙绩的事儿上收了嘴,开始说起了另一件事。

“殿下,关于您的婚事,礼部那边的章程可还有需补充的?”

此话音刚一落下,殿下瞬时陷入一阵寂静,所有人都看着纳兰朝在等他的反应。最后定下的王妃人选,正出自纳兰朝母族郑氏的嫡支一脉,荥阳郑氏是百年望族、当朝五大世家之一。只是近年来在朝为官者的数目,略比其他几大世族少些,加上郑氏门风一向低调所以不显。

可想而知,一旦将未来雍王妃的身份昭告天下,郑氏一族定会重新聚焦世人的目光,风头无两。

纳兰朝听到这话,并无更多表情,只是淡淡地道了句:“照之前说好的办就是。”

“臣知。”再过几日便是下定的日子,负责承办此事的是礼部和宗人府,这桩婚事毕竟是在元庆帝病时定下的,所以不宜操办的过分张扬,每一步都谨守着礼制不敢逾越。

入夜,郑家大宅廊檐上的红灯笼准时点起,将里外都照得十分亮堂。

郑氏这一辈官位最高的,是如今长房的大老爷郑光,在都察院任右都御史,官拜二品。这位置不算顶顶高,但郑家在朝中的子弟门生不少,若论势力之盘根错节,同其他大世族比起来,是只少了面子从来没少过里子。

但郑家很懂分寸,在储位之争中这场斗争中从来没有浮出水面过,起码在元庆帝看到的地方都恨不得躲得雍王远远的。加上庄妃亡故得早,纳兰朝又一向亲近废太子,所以在元庆帝那儿,郑家这个外戚是个打了折扣掺了水分的外戚,其与纳兰朝之间,远不如崔氏与成王、或是吴氏与韩王那般关系密切。

不过,郑家与程党背地里那点不可言说的暧昧,元庆帝就不知了。

而今选定的雍王妃,正是郑氏长房郑光的嫡次女,郑玉芝。郑光有三女一子,长女和长子均已成婚,次女郑玉芝今岁十六,幼女方才十二。

上一篇:美好城镇系统 下一篇:帝王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