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员的自我修仙(146)

作者:姚霁珊 阅读记录

女导演细腻的情感,在方导的镜语下表现得尤为丰富,举凡她执导的影视剧,剧中的老中青男演员们,皆会平添一种特别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在离开了“方咏梅滤镜”之后,便会消失或者变味。

这其实也不算出奇。就好像有些男导演,也总是特别地会拍女演员一样,这种因性别差异而形成的独特审美,经由镜头的放大,会显得格外突出。

不过,方咏梅对哭戏的调度与掌控,却是业界公认的出色。

她执导的哭戏,从无生硬、煽情或虚假之感,不仅能与剧情紧密贴合,且总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其隽永深遂,令人久久难忘。

而苏郡电视台此次开拍的《四季》,便是一部年代剧。通过由徐黛真、卫砺锋所饰演的祖孙三代人物的悲欢离合,截取了华夏建国前后的若干历史片断,由小处着眼,于无声处听惊雷,将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呈现在观众眼前。

既然有悲欢离合,则剧中自是免不了各种情绪爆发、情感激烈碰撞的重头戏,就比如苏音这个女四,虽然只出现在第一部 《春》里,却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一场哭戏。

嗯,就是她NG了一零八次的那场戏。

可想而知,身为主角的徐黛真,哭戏会有多少。

第112章 终于正常了

在方咏梅导演的镜头前哭,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这也让包括徐黛真在内的不少演员,在面临哭戏时,便如同即将期末考试的学生,各种紧张、惶恐,乃至于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我先去个洗手间。”

某颗温婉的土豆一个旱地拔葱蹦了起来,匆匆向苏音说了一声,便裹着大衣飞奔向了保姆车。

苏音冲着徐黛真的背影握了握拳。

加油!

你可以的!

至少肯定会比她苏十八要好,不会搞出连续NG出一整个梁山泊好汉的车祸现场。

苏音遥遥地看着她跑远,蓦地,颊边划过了一丝凉意。

她抬起头。

细细的稀疏的雨丝,在灰白的天空下飘落,微凉的风吹过,雨线斜飞,绿野舒卷,浅青色的远山隐在薄雾里,像是谁手擎巨笔,信手涂抹出了一幅淡色水墨。

“仙翁——”

五色海上,素弦轻振,似是感应到了这烟水江南的好景,清细的弦音似一羽轻鸿,自苏音的心底掠向漫天微雨,掠向这春深处。

苏音缓缓垂眸。

如云絮般飘渺的白雾,正在她的指间萦绕着,细碎的星光于细雨中明灭,好似这青天白日里,有星子落在眼前。

天元灵气纯净的气息,便如这渺渺仙音、嫋嫋东风,拂去了她心底的消沉,亦让她暂且忘却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

她凝神看向识海,却见天海辽阔,一望无际。曾经有若实质般覆于五色海上的星雾,此际已重归于白弦之间,观其体积,似乎比从前更小了些,但凝实程度却百倍于前,雾中星光重叠,间或有飞星如箭,长长的尾翼横拖天际,令人目眩。

千目的神魂,已经被完全炼化了。而白弦的变化亦很明显,弦色洁净如雪,予人的感觉不再是清冷,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

就像水。

却又超脱于江河湖海的范畴,更广义、也更细微,微时如雨滴、浩大则若寰宇,聚万物于无形。

苏音能够从中感觉到一种力量。

至于青弦,则是依然如故,细得跟蚕丝有得一拼。且因了白弦如今散发出的那种恢宏的气势,青弦的存在感也越发地弱,有时候,苏音甚至都感知不到它。

然而,在心底深处,苏音却又坚定地相信着,青弦的力量,并不比白弦差。

“苏音,方导让你过去。”一个小场务突然跑了过来。

苏音迅速切换回现实状态,冲她笑了笑:“好的,我这就去。”

小场务点点头,单手搭了个梁棚举目望天,口中嘟囔:“还真下雨了。”

“是啊,天气预报真准呢。”苏音搭讪站起来,拍了拍大衣下摆的灰,再抬头时,小场务已经一溜小跑地走远了。

拍摄的地点便位于春韭畦畔,一陇陇整齐碧绿的韭菜,被烟雨洗得洁净。

灰蒙蒙的天空下,临时搭就的影棚就像个不合时宜的访客,一头扎进了这片充满田园风情的乡野中,而这其中显最违和的,便是穿着一身正规野外冲锋衣的导演——方咏梅。

“小苏,快过来。”一看见苏音,方导演立刻挥了挥手,说话的声音微有些嘶哑。

这也是导演的常态。

在片场话说得太多、烦心事也多,嗓子便很容易哑。因此,在叫过了苏音之后,方大导演便拿起一旁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润喉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