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辣妈当家(732)

这才发现居然有不少人来买这本两块五毛钱的童书!

他觉得肯定都是各学校、租书摊买去的,一看销售单竟然都是零售,很多都是一本两本买走的。

按照书店的营业员回忆,很多老人领着小孩子过来买。

就在曹主编询问的时候,还有老人过来问这本书,他们想买了中秋节送给孙子或者外孙做生日礼物。

这年代小孩子玩具贫乏,故事书就更少,谁家有本儿童书刊都要被翻看无数遍。

也有经济宽裕的人家喜欢给孩子买书,尤其从前那十几年不许看闲书,这会儿好不容易改了政策,恢复了高考,阅读也不再是禁忌,很多人又萌发收集优秀图书的念头。

林苏叶画的这本童书,倾注了梦里和现实相当于两辈子对女儿的爱,也有莎莎天真烂漫的童趣,自然引人共鸣。

不只是新华书店、各图书馆和小学,就连供销社都提出要买书的申请,这让曹主编等人十分意外。

最后他们出版社开了紧急会议,打算豪掷一把加印一万册出来,这样省城、首都都可以分货。

不过他们省城出版社是专做故事期刊的,儿童刊物很少,只有曹主编这一个部门,且省印刷厂彩印机器不够先进,大开本彩印技术也不成熟,印刷速度慢不说成本也更高。

他们决定和首都儿童文学出版社合作,这是全国最大的儿童刊物出版社,他们厂有目前国内最好的机器,这样能够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

当然因为有了运费和首都出版社的参与,定价从两块五提到两块八。

与此同时首都儿童文学出版社也跟林苏叶发出了约稿信函,想向她约第二篇儿童绘本故事。

这时候作家和画家都是有单位拿工资的,像林苏叶这样没有正式工作单位却能给出版社画绘本的极少,也非常特殊。

因为她在省美院跟着黄显宁进修,且和省出版社这样合作过,首都儿童出版社倒是没异议。

这样他们也可以省下工资和补贴,还省了其他员工福利待遇呢。

其他作家都很在意工资以及待遇问题,可林苏叶似乎只在意稿费以及合作方式自不自由,对于待遇要求不高。

她要求自己自由创作,不要去对方单位在对方的监督下创作,那样她没有灵感。

不享受他们正式员工的待遇,也就不需要遵守死板的规矩。

她喜欢在美院和黄显宁等人商量,喜欢回家和孩子们讨论,而不是在出版社和编辑各种磨牙。

小军帽就是她和莎莎创作完成之后投稿出版的,没有经过编辑们的监督,那新的故事应该也可以如此。

首都儿童出版社的主编和她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沟通,最后同意她的要求,允许她自由创作,不过如果有问题希望她可以和曹主编沟通,也可以写信给他们出版社。

如果电话能打通,那电话沟通自然更好。

林苏叶和主编们沟通好合作方式以后,她又跟黄显宁和顾孟昭聊了聊,然后就回家和莎莎商量新故事。

儿童绘本当然要儿童喜欢的呀,最好还是儿童们创作出来。

莎莎却一副早就想好的模样,她小手托着腮,“就是那个跟着妈妈读大学的故事呀。”

莎莎讲了一个跟着妈妈上大学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她在省大文学院听来的。

于慧敏的一个室友是从山沟沟里考出来的知青。

这个女知青下乡十年,在第五年的时候和另外一个知青结婚。半年后,男知青姑姑家平反立刻给他转了户口和工作。走之前他信誓旦旦一定会回来接她一起过去,结果却一走了之,再无音讯。

第六年女知青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女儿,给男知青写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却迟迟没有回音。

第七年……

然后77年她参加了高考,78年春她带着女儿千辛万苦地来到省城读书。

学校是不允许带家属的,那个小女孩子跟着妈妈来读大学,就要东躲西藏。

可那么大一个孩子呢,能藏到哪里?

最后还是被发现了。

学校要把她给送回去!

小娃娃哭得可伤心呢,眼泪像珍珠一样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女知青哭得可伤心呢,苦苦请求学校允许孩子和她一起,她可以给学校打扫卫生、做别的工作抵。

于慧敏和别的老师同学就一起帮她想办法。

“最后,真的想出一个好办法呢!”莎莎笑眯眯地道。

薛老婆子和大军小岭也听得入迷,小岭忍不住催她,“什么办法?快说呀!”

莎莎:“这是悬念、伏笔,那能告诉你嘛。”

小岭:“故事结局,必须得解密,不解密那写故事干嘛?”

桃花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