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红裳+番外(706)

作者:旺财是只喵 阅读记录

原本还在内战中的戎狄各部族很快达成了一致,他们开始集结自己最精锐的骑兵,迅速向着大周边境奔袭。

斥候的消息还算及时,安国公收到信报之后,一边往京里送紧急军情,一边命令穆征衣迅速往恒安,调集恒安、宁州、锋州、胜州大营的军队,而穆承信则亲自往丹州大营,丹、卫、平三州的守军,迅速往边关三州靠拢。

骑术最好的穆驰衣则带着安国公的手令和虎符,领一队轻骑,快速通过绝云关往秦凤路借兵。从燕州到凤州有将近七百里,其中一半是山路,但安国公要求穆驰衣在五日内必须回来。

五日,来回一千四百里,七百多里的山路,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穆驰衣一口应了下来,当天就带人出发了。

紧急军情进京的时候,刚好赶上早朝,李相和谢相在朝上正为了户部尚书的人选,吵得不可开交。

何文茂被定了死罪,秋后问斩,已无翻案可能。户部尚书空缺,一个二品实权位置,自然是各派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选择抱团的谢相和顾大学士自然是有商有量,他们两个目前利益一致,因此磋商还算顺利,两人商量之后,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顾大学士的学生,现任大理寺卿,另一位则是现任兵部侍郎蒋文斌。

这两位是顾大学士和谢相精心商量出来的人选,两人都在何文茂一案中有功,推举也算有理有据。顾大学士和谢相已经商量好了,无论皇上属意那一位都可以,只要是自己人都好说,利益总能平衡。

两人达成共识,若是蒋文斌做了户部尚书,就让顾三去兵部,做侍郎,而若是皇上选了大理寺卿,则让谢常静入大理寺。无论怎样都可以,就是不能让仪王一派占了便宜,户部要拿到手,兵部也得牢牢守住。

仪王和李相又不傻,谢相当朝上疏,提出户部尚书的继任人选之后,郑瑾立刻明白了,眼下不仅仅是谢相已经倒向了郑瑾,甚至连顾大学士都已经选了信王。

局势对于郑瑾来说,极为不利,因此他立刻授意李相,推举一个合适的人选。为了保险起见,李相并未推举背景不错,但能力庸碌的温承平,而是在李系官员中,选了一位政绩十分亮眼,为人也踏实的实干派官员,这位从四品谏议大夫风格与蒋文斌相似,履历却比蒋文斌好看许多,也颇具竞争优势。

仪王和信王两派都对于这个职位志在必得,寸步不让,接连几日都争执不休。

当然了,新任户部尚书人选,皇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属意的人选不是别人,正是蒋文斌。其一,因为蒋文斌是个务实派官员,能力不错,在兵部多年没有错漏。

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蒋文斌与安国公府关系不错,又有在兵部任职多年的经历,曾经作为钦差去北境劳军,对于北境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眼下北境局势微妙,但朝中涉及军事方面的拨款却屡屡阻力巨大,因此皇上其实挺想换个肯好好合作的户部尚书。

谢相提出的蒋文斌,真是正中皇上的心思,只是户部尚书到底事关重大,朝议矛盾激烈,李相提出的人选实话实说,着实也不错,因此皇上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拍板做决定。

他原本想再等两日,他想再听听群臣们的意见,也想看看郑瑛和郑瑾,会如何处理眼下的矛盾。只是没想到,云沧江断流,促使戎狄公开撕毁和平协定。北境局势急转直下,已经容不得他继续犹豫了。

第575章 无米之炊

蒋文斌履新户部尚书。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四岁,成为了六部尚书中最年轻的一位。升官了,手中有了更大的权利,能够更便利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但蒋文斌却一点都不开心。

北境形势一日一变,仅仅昨日一日,就有三封紧急军报进京。

戎狄人正式撕毁和平协定,大军压境,北境全线告急,十州十八营的所有军士已经全部紧急调去了朔、燕、幽三州,战况极其激烈。

戎狄人与大周,这些年来小规模冲突不断,但像如今一般大军压境,却是几十年未有过的事了。上一次相对激烈的冲突是收复朔州,但当时占领朔州城的戎狄军队数目不算多,他们也不擅长守城战,再加上穆承德指挥得当,因此只用了短短半个月,就速战速决收复了朔州。

朔州被夺回之后,穆承德又带人突袭了云望山谷地,戎狄人很快放弃防守退回草原,之后的将近十年,大周边境虽然常有动荡,但总体相对平稳,戎狄各个部落以小规模突袭抢掠为主,最多也就是三两个部落联合进犯,并没有像今日一般,所有部落联合起来集结大军,攻打大周边境。

上一篇:醉玉翻香 下一篇:金玉其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