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记+番外(187)

作者:妙妙周 阅读记录

柳家婆子寻过来,哎唷一声:“我的姑娘,倒让我好找,赶紧吧,前头要动身了。”

柳娉娉抬步,待经过西北角的那扎秋千,她猛地一扭头,定定望过去,攒紧手中绣帕。

待近妙峰山,已经是申末时分,一路坐落了大大小小数十间庙宇,又有不知凡几的茶棚粥棚间杂其中。香客往来如云,热闹非凡。

王氏等诰命互相商量着,上山下山时辰怕不够用,诸府的姑娘们坐车久了也劳累,便让在山下大觉寺歇了,待次日方往山上去。

打前站的镇远侯府仆人一早定下大觉寺,提前了数日把闲人屏退,收拾停当。

大觉寺隔壁是清水寺,两寺历来都给前来进香的达官显宦们做歇宿处,因而收拾得极为齐整。

大觉寺寺内新葺几处别院,寺院来人人问各府主子住何处,王氏等人商量了,不消半会儿,就有了结果:

伯府上下住四怡堂,傅夫人选了四怡堂旁的憩云轩,文府要走了领要堂,许府要了玄同院,赵府则选了向东的朝阳院。

一时间便传话下去,小厮仆妇们领命,忙进忙出。你递送行礼,我搬运箱笼,齐心协力,过小半日,便回话来说:“各府下处都拾掇好了,还请太太姑娘们下车落轿。”庙门前用锦帐围断了路,驱赶走了看热闹的行人香客。众人人陆续下车,便往各处歇息。

四怡堂前院东厢房前种了一排的海棠树,开得极其繁茂,粉白相间,状如烟霞。苏妙真树下赏玩了小半日,被王氏叫着,就一同往大觉寺正殿去。

进去发现大觉寺殿内多了不少人似得,乌洋洋挤了一地。苏妙真定睛一看,只见除开傅夫人、许夫人、文夫人、赵夫人外,又新来两位夫人,其中一人是顾夫人,苏妙真认得她是顾长清的二叔母潘氏。

而另一长脸夫人,坐在文夫人与许夫人之间,似是在伯府升迁贺宴上见过。但当时人多,苏妙真实在记不住这是哪个府上。那夫人身前侍立一穿绿色长褙子的年少姑娘。

各府的丫鬟婆子都忙侍茶的侍茶,忙打扇的打扇。因大殿外一无草木,夏日的日光烤在绿瓦红墙上,折射进殿,苏妙真乍一进殿,便觉有些暑热。

随行的蓝湘忙抽出一纨扇轻轻地打起来,顿觉凉爽不少。苏妙真把扇子拿在手,退至一边,用力扇风,突见那身着绿色长褙子的姑娘一转身,露出一张清秀面庞来。

“怎么是她?”苏妙真自言自语。不是别人,恰是许久不见的平越霞。苏妙真捏住扇柄,停下扇风的动作,心道:那这新来的夫人,定是平越霞的母亲了。

就见平夫人起身笑道:“玉娘,许久未见了。”王氏笑迎上去,一把把她按回去:“可别来这套。”便问平夫人何时来,又歇宿在何处。

平夫人笑道:“我约了顾家夫人,就在隔壁清水寺。一听动静,让人出来打听了,才知你们几府的女眷和我一般,同样赶了个晚会。”

平夫人望向文夫人,笑道:“说来也巧,我还带了恪然来,他和一干朋友住在一里外的隆宁寺,说那里有庙会花会夜市,离得方便容易逛。我一晓得文夫人带了婉玉来,立马递话过去给那孩子,听宁福来说,恪然当即慌了神,也不看花会了,立马让人在庙会置备礼物祭品,过会儿说不得就送来了。”

文夫人摇头,抖了帕子直笑。

苏妙真在一旁望见,难免有些疑惑,想了半日那“恪然”是谁,为何专要讨好文夫人?正疑惑间,瞥眼瞧见文婉玉双颊泛起微红,立马明白过来。那“恪然”多半是文婉玉的未来夫君——吴王世子了。

平夫人这样的语气,想来与吴王府有亲,那末,平夫人不是那吴王世子的姑母,便是那吴王世子的姨母。该不是姑姑,没听说平家尚了公主,魏家上上代倒有。

傅夫人笑道:“我说怎么我家云天一下马,就急吼吼地走了,说要替咱们起茶棚粥棚,又叫上了越北,说还要演社,想来就是一群人找世子耍乐去了吧。”又望向王氏道:“天儿都去了,你家问弦怕是也耐不住。”

王氏笑道:“那是自然,我们问弦交代着打扫过四怡堂就匆匆出去了,也不一定是玩,这文会武会的,单给咱们香会临时起个茶棚,可就够费事的了。”

傅绛仙凑过来扯苏妙真袖子悄声问:“什么叫文会武会,不都是香会么?”

苏妙真便悄声答了。这香会历来有文会武会。文会便是替不远千里而来进香的香客提供些茶水、粥饭、拜席等物,多半是起个茶棚,里头放上诸物供来往行人自取。

武会则主要是百艺酬神,有各种各样的花名项目,诸如什么唱大戏,踩高跷,变戏法,舞狮子,挎鼓,叠罗汉,跑旱船,飞刀舞索等等,甚至还有打擂台之类的项目,极为热闹有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