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年代搞科研(18)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交了三个月的房租和十元押金,总算是安顿下来。

佘玲没有带被子,又不想花钱买,好在是夏天,佘小果把自己的匀了一半给她暂时凑和着。

佘小果盘算一下,自己还有一百五左右,现在不想去学校住宿了,可以省下二十元住宿费,只用交五十元的学费。她把手上的粮票和钱分成两半,一半给了佘玲。

佘玲想拒绝,“我还有钱,嫂子给了二十块,还有你小叔和我自己的钱……”

佘小果劝她拿着,“小姑,你先拿着,县城不像我们家里,买菜买粮都要钱。我们又人生地不熟,没关系找不上工作。”

最终佘玲只要了三十块和粮票,“明天我想去找找你小叔的朋友。”

作者有话说:

佘小果:县城,我来了

第11章 买自行车

佘玲去找佘国兵的朋友,佘小果想陪着去,佘玲让她呆家里学习,自己可以去。

她说,“小果,你已经帮了我不少,我不可能什么事都靠你。你放心,你小叔介绍的人,总不会是骗子。”

佘小果也就没跟着。她已经跟罗科长约好,今天会有三百支冰棒到县城,她得趁冰棒没来前看看书。

佘小果上辈子计算机学博士,在计算机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就。现在改革初期,万物待苏,华国的计算机更是一张白纸,电脑还未普及,后世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国内都还没有。佘小果早就有计划,她要学计算机,开发这片沃壤。

学计算机首先要学好英语。

上一世,佘小果虽然英语也过了六级,对于她来说,还有进步的空间。

她拿出找寒可鑫借的英语书,认真看了起来。此时的英语书还是比较简单的。

突然她感觉脖间发热,她戴着的微型机器人微微说话了,“小果,要学英语找我呀,我有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料。”

佘小果翻了个白眼,“我现在没有打印机,没有电脑,你又没有屏幕,还动不动就关机,让我怎么学?”

“好吧!什么时候能有网络呀!”微微叹着气。

什么时候能有网络?佘小果也不知道,上辈子直到九五年才有互联网,她现在的目标,是先要有电脑。

吃饭的时候,佘玲回来了,她找到了佘国兵的朋友,这位姓伍的朋友也是从洪芜镇出来的,中专毕业后,分在农机厂工作,佘国兵以为他日子过得很好,才会叫妹妹第一个去找他。

让人没想到的是,农机厂经营不善,伍国雄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他支了个摊,修农具、修自行车。每天能赚几毛,加上厂里的补贴,勉强度日。

他答应帮佘玲留意,看有没有适合她的活干,得知佘玲住在麻纺厂的家属院,他说,“那里不便宜呀,你看要不要搬到老城区这边,租金便宜。”

佘玲告诉佘小果的时候,一脸期翼地看着她,佘小果知道,佘玲也觉得她们租的房子价格贵。

可是贵有贵的道理,像这样的两室一厅带厨卫,并不容易租到。她能赚钱,并不想搬到老城区那边的筒子楼,环境脏乱差,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她跟小姑两个人又没有男主人在家,怕被人盯上。

佘小果泪眼汪汪,“小姑,我知道您想省钱,可是我们才交了三个月租金和十元押金,现在提前退房,押金是不会退的!而且,这边离我学校进,我晚上回来也方便……”

佘玲一听,不再强求,“那我们还是接着住吧。明天我再去找找看有没有活干。”

佘玲除了介绍信,什么都没有,县城哪里那么容易找到活。

接连三天碰壁之后,佘玲决定先跟着佘小果卖冰棒。

佘小果并不怕她抢生意,只是天气渐冷,冰棒生意做不长久,“行,先卖冰棒,边卖边看有没有合适的活。”

佘小果带着小姑卖了几天,两人就分头行动,佘小果只卖下午,佘玲就从上午开始卖,佘小果在新城区这边,她就在老城区那边卖。

从最初不敢叫卖,一天只能卖出一二十支,到后面一天能卖出两百支,佘玲只用了一个星期。佘小果不禁对她刮目相看。两百支冰棒,就算是卖的全是五分一支的,也能赚六块钱一天。

自此,佘玲也不提要换地方的事。

眼看佘玲的冰棒越卖越多,佘小果也没眼红,她仍保持每天三百支,卖完了就休息。佘玲自己赚到了钱,就把佘小果给她的钱还给了小果,“粮票我先留着,给家里买米用。”

佘玲主动承包了大部分家务活,让她安心学习。佘小果也不是个占便宜的主,看到余婶子家买了自行车,她就找余婶子打听从哪弄到的票。她想买个自行车,跟佘玲一起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