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年代搞科研(56)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第三位是陈芳,她从小处着手,讲序了一个家庭可能可以用计算机做什么。比如爷爷可以用计算机下棋,奶奶可以用计算机聊天,爸爸用计算机在单位工作,妈妈用计算机在家看电视,家里的小孩子用计算机做习题……

不得不说,这个立意不错。

她的得分甚至只比言城少了一分。

佘小果认真的听着,一边想着自己该讲什么。

作为最后一位出场的同学,佘小果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她讲了一个未来的计算机世子,其实很多都是她上辈了已经见到的,或者是正在研究的,的声音洪亮,台风很稳,连评委老师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不出意料,佘小果拿到了一等,言城与另外一位同学二等,陈芳拿了三等,诸璇只拿了个纪念奖。

佘小果如愿抱回了录音机,她也没带回家,而是放在寝室大家一起用。

英语竞赛结束,计1班也正式开始学习专业课。此时的电脑是Dos系统,D就是磁盘的意思。用佘小果的话说,就是那么大一个家伙,就靠着小小一片软盘运行。比起后世动不动几百G的硬盘,软盘可以干什么?一张稍微清楚一些的照片都放不进。

佘小果的小本子上记载的计算机的缺点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佘小果银行里存的钱也渐渐变多。曹德辉先后又介绍了几位负责采购的朋友,每月的量,从六百瓶渐渐到了三千,佘小果觉得“李嫂子”的产品太少,通过微微查询,又找到几款罐头,材料都是潇湘省有的,比如桔子罐头、莲子罐头、梨子罐头等,抄了做法寄信给李桂云,让她试试看。

李桂云在这方面还真有天赋,正是桔子黄时,没多久佘小果收到了佘国兵托运过来的桔子罐头。

正好服装店边上的小门面因经营不善,要关门,佘小果就租了下来,作为“李嫂子”在B市的经销点,同时还招了两个小伙子,两人轮流看店、送货和推销。如此一来,销量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个倍,特别是新产品上市,佘小果亲自带着人推销了两天。

两小伙子仿佛打开了新世界,佘小果是按30元底薪加提成给他们算工资的,他们越干越有劲。

佘小果自然乐见其成。

“李嫂子”代销点的隔壁,佘小果通过微微找的图样,佘玲做出来的衣服,是市面上独一份。

B市从来不缺有钱人,他们舍得花钱,只要衣服合身,钱不是问题。渐渐的,服装店的口碑越来越好。

张秋萍寄来的货也都是精品,走在潮流第一线。

双管齐下,服装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佘小果已经在计划开第二家店了,至于是开在B市还是其它地方,佘小果尚在考虑当中。

不知不觉,她的手上又有了五位数的存款。

佘小果请周围的人帮她留意房子,最好是在菁华学院附近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秦归找上佘小果,说他爸上B市来了。

佘小果大喜,也顾不得并不熟,腆着脸带着电脑、鼠标和图纸上门。

佘小果虽然与秦爸爸不熟,秦爸爸却是对她早有耳闻,一方面,佘小果作为省状元,报纸、电视上都有报道。另一方面,秦归天天念叨,他想不知道也难。

拿着佘小果给的图纸,秦爸爸先问图纸是谁画的。

佘小果说是在一位不想透露姓名的老师指导下完成的。

“这是位高人呀。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拜访一下。”秦爸爸感叹。

而他想拜访的“高人”微微,正在佘小果的脖子上忽忽大睡。

上万的电脑,在郑副厂长眼中,是天价,而对于秦爸爸来说,不过是买给儿子的学习用品之一。

佘小果请他加接口,他看完图纸,觉得没问题。只是材料不齐,他的工具包也没带,得先找材料买工具,佘小果想起郑副厂长,觉得他那里应该有。

秦爸爸开车,佘小果指路,他们去找郑副厂长,没想到这两人还是旧识。两人以前一起读过书,只是后来秦爸爸出了国,两人就没联系了。

“秦之高,看样子你现在混得不错呀!”郑副厂长为秦爸爸高兴。

秦爸爸耸耸肩,“也就那样,有两小钱,有一儿子,谈不上成功,也算不上很失败。”

两人约了几天后一起吃饭,郑副厂长帮他们找齐了材料。

隔日,佘小果就拿到了成品,鼠标已经帮她插到电脑上。她开机试了一下,虽然反应速度不是太快,但确实可以用了。

佘小果大喜,“太谢谢,秦爸爸,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感谢?我想问你的鼠标准备批量生产吗?或许我们可以谈个生意。”

秦爸爸微笑着。

他所谓的生意就是想买下佘小果的图纸,批量生产,然后卖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