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七零:我靠囤四合院成了京圈首富(122)

作者:2川 阅读记录

前面还有人排队,孙红梅拿出了三十斤的粮票,有的上面有个谷字,谷字的意思就是这粮票买的就是稻谷。

米的就是米,面的就是面。

秦晚晚从家里搜刮的都是带有米字或者面字的,还是全国粮票。

全国粮票是共和国粮食局发的,全国通用,有一市斤,三市斤,五市斤,十市斤,就跟我们的钱一样,一元五元十元,不同面额的粮票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人手里拿的都是地方的粮票,是地方粮食局发的,就在省内有用,出了省就不能用。

所以全国的粮票比较“值钱”,用全国粮票换省内的,能多换一些。

有的人还拿粮票换别的东西,这时候的粮票就跟钱一样是能买东西的。

一般粮票上会写多少市斤。

那时候的一市斤是十六两,半斤是八两。

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后来修改了,一市斤是十两,半斤是五两。

孙红梅的是十斤大米二十斤稻谷。

给了粮票后就在旁边排队等。

秦晚晚买了二十斤大米十斤面。

等两人都拿到三十斤的粮食后,扛着去了停车的地方。

两人合力把东西搬上车,孙红梅抹了抹汗问:“咱还买点别的?”

“不买了。这样,红梅姐,你明天再来这边买一次粮食。你注意看,要是车上有今天出现的人,就别上车,要是没有你再上车买粮食,省的被人看到了。”

“这个倒是没问题,可我就剩下二十斤的粮票了啊。”孙红梅无奈的道。

“我那还有二十斤的全国粮票,是家里带来的,不知道能兑换多少本省的。”

“那估计能兑三十多斤的。”孙红梅道。

“嫂子你那不是还有二十斤的吗,你明天再来一趟,我把全国粮票给你,你帮我在粮站兑换,然后帮我也买三十斤的。”

“行,没问题。”

两人说好后,四个人一起了去供销社。

除了粮食外,她还得买点别的吃的。

比如饼干这些。

饼干不需要粮票,给钱就行。

秦晚晚买了五斤饼干,让人用纸一斤一斤的包好用细麻绳扎好,又买了两斤的骨头回去炖汤。

孙红梅见陈小军眼巴巴的看着那馋样,狠狠心买了半斤饼干,又看到猪大肠倒是想买,但上次洗猪大肠用掉不少面粉后她跟老陈都心疼。

最后买了一块猪肝。秦晚晚也买了块猪肝。

猪肝补血的。

结算好了后两人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国营饭店。

各点了一碗面两两分着吃了。

倒不是吃不起,纯属这面不好吃。

吃这点面也是为了垫垫肚子。

吃好后两人回到停车的地方,就看到之前还空荡荡的车厢里塞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有很多是粮食。

两人对视一眼,看来也有人想到了。

到了点车子一路颠簸着回去了。

秦晚晚赶紧把骨头洗洗放到铝锅里开始炖,晚上吃骨头面,再用之前腌制的酸豇豆炒猪肝,肯定特别好吃。

然后拿出饼干,给了盼盼两块,自己也两块,先吃点垫一垫,晚上再吃好吃的。

再一次叮嘱盼盼看着火,秦晚晚带着自己腌制的酸辣黄瓜条去了小厨房那边。

天气炎热,外国专家们比较喜欢吃凉的食物。

秦晚晚打算做点凉皮。

凉皮首先就要洗面,得把面粉里的淀粉洗出来然后沉淀。

等沉淀几个小时后,水跟淀粉就会分离开。

到时候把水倒了,剩下的淀粉放点盐搅拌后舀一勺放在铝皮做的四四方方的盘子里,再在开水锅里蒸煮。

时间很短,锅里的淀粉就会变成凉皮。

蒸熟的凉皮撕出来放在旁边放凉切成面条状,再加上配置的调味料就可以拌均匀吃了。

现在做,等下午五点多差不多也来得及。

秦晚晚决定把洗出来的凉皮给专家吃,剩下的面筋她蹭点烤面筋吃。

一顿忙活后,淀粉在沉淀,秦晚晚将洗出来的面筋切成块状,然后开始做凉皮的调味料。

做好后分出了一些出来,把每一块面筋都沉浸在调味料里然后拿出来摆在她让王师傅做的盘子里。

是用铁皮做的,就跟我们的烤盘一样,还有个手柄,方便拿。

等面筋都浸泡好了后,秦晚晚留下十块,其他的均匀摆放在烤盘里,然后点火将面包窑烧起来,等温度上来后去火擦赶紧把铁盘子放上去封盖。

不大会儿,烧烤的香味就从面包窑那边传来了。

办公室里的人闻到这个香味,一个个的都无心工作。

小文是办公室里的文员。

这时候的文员就是写一些报告或者采访稿之类的。

任务不重,很轻松的工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