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血太子和咸鱼太子妃(83)

作者:穆幕 阅读记录

户部:呵呵, 今年年头你们是不是报了预算说要修缮天牢?照我们说,犯人住的地方有什么好修缮的,难不成还要把牢房修成客栈,让犯人进去享福不成?

刑部:……你这是威胁!

户部:瞧这话说的,咱不是就事论事嘛!

刑部最后的倔强:赃款最后要进国库归你们户部不错,但就算要进国库也要先过一遍我们刑部大堂!

刑部和户部之间隐秘的大战没有知晓,老百姓们只关注押送的车队有多少辆车,又有多少的箱子。

南北大街两旁拄着长矛配着大刀的禁军站得笔直,后面挨挨挤挤的京都百姓们则伸长了脖子,两边的酒楼茶楼上头还有跟着过来看热闹的达官贵人们。

一个个结实的木头箱子整整齐齐放在一辆接着一辆板车上,拉车的并不是什么高头大马而是更加温顺耐劳的骡子。

户部和刑部两方的官员们总算等到了车队进城门,纷纷上前寒暄,然后跟着车队一起进城。

队伍到达京都最繁华的华阳大街时,任斯年侧头吩咐了一声,一直跟在他身后的军士动作利落的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旗两只手举了起来。

最先听到吩咐是两部官员,都略带疑问地看向任斯年,等到看到后头军士们的举动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随着旗语的命令,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停了下来,原本站在两侧的军士抬起手里的大刀对着原本箱子上的封条划了过去。

在两边百姓和禁卫同时懵逼的眼神中,和两部官员的惊诧中,安置在板车两边的箱子全部被打开,一箱箱堆叠整齐的金银珠宝让原本喧哗的大街都陷入了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江南富裕,江南一群贪官被抄了家,那抄到的钱财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是共识,前头看到这么长长一列车队后更是加深了这个印象。

但再深的印象在没有看到实物的情况下,别说普通老百姓无法想象堆满金银是个什么样子,就是一般条件还算优越的富户也不能想象。

现在不用想象,直接给你们看。

这一车车的金银在阳光下的光芒,对于满大街的老百姓而言,冲击力只巨大简直难以想象。

“诸位父老乡亲,这些财物就是这一次太子殿下带领吾等查抄江南水患贪污案赃款中的一半,另外一半用于重修堤坝和发放灾民后续的安家费。太子殿下有言,铲除贪官污吏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故自明年起,凡我大齐百姓皆免人头税三年。国之蛀虫人人得而诛之,唯愿我大齐,国泰民安海晏河清!”任斯年代表太子以一国储君之名当众免人头税三年,这是明打明收买人心的举动,一点遮掩都没有。

但是老百姓欢喜啊,满城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谁敢在这时候说个不字?

倒是事后有些官员觉得太子殿下这样,不经过朝堂讨论就私下诏令的行为实在太过出格,但说到底这个行为中不被当回事的也只有皇帝一人,而皇帝和太子几乎撕破脸的事情满朝文武谁不知道。

而且此次江南贪污案被端掉的基本都是皇帝手下的人,太子殿下搁京都这儿普天同庆那就是大耳刮子往皇帝脸上招呼。

整个朝堂除了皇帝那一派的愣青头们上串下跳之外,大多数官员根本不关心太子殿下的这个诏令,毕竟太子殿下处理朝政已经好多年了,免三年人头税本来就是商量好的太子成人大婚的特赦,如今只是换了个明目而已。

官员们现在关心的,是这一大队被送进户部库房的钱自己能不能捞一点,毕竟户部官员各个都是小气鬼,每年上报的预算都能给你砍掉一大半,如今有了这么一大笔进项,他们的预算总能多批一些了吧。

当然绝大部分官员都选择掠过太子殿下这个有些出格的举动,纯粹是因为户部尚书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赵国公府的赵世子。

你想从赵世子手里拿钱,怎么敢在朝堂上对着人家外甥逼逼?

…………………………

大概是第一队的金银财物给京都百姓的冲击力太大了,以至于第二批周观明和跟随出行江南的众官员押送犯事官员进京的时候,老百姓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极大愤怒和与之相反的畅快。

不知道的还以为两边围观的老百姓全是江南洪水之中遭灾的灾民呢。

户部尚书赵世子的夫人周氏,是长公主驸马周跃的亲姐姐,所以赵世子赵旦不但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也是周观明兄弟俩的姑父。

任斯年进宫复命的时候皇帝很是厉声斥责了一顿,但也只是嘴上骂骂,实质上根本做不了什么。

要是他敢动任斯年这个太子的侍卫统领,转头他就能被太子一派的人疯狂报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