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血太子和咸鱼太子妃(93)

作者:穆幕 阅读记录

消息一出,整个京都百姓都奔走相告,那场面比前头两次更加夸张。

而沿路等着太子路过好保驾护航表忠心的州府:严阵以待了个寂寞!

京都大街上, 一路上来接太子车驾的官员更是把城门口那条街直接给堵了,皇帝被这个场面闹得心肝疼,但他不但不能说什么,还要带领心腹在内城城门口迎接。

毕竟太子前往江南不是去玩的,是去赈灾的, 效果显著到整个京都城的百姓都亲眼看见了, 如今太子殿下传言废了双腿, 他这个坐着皇位坐享其成的叔叔怎么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皇帝掀桌:M D坐享其成!

当然换了别个皇帝,太子是自己的儿子, 为亲父稳固皇位是应有之意, 皇帝可以不动,但是怎么也该有心腹重臣或者其他儿子率官员出迎, 这些都是可以的。

但朝堂上真正位高权重的大臣本就是太子的心腹,压根不用皇帝下令早就去迎了, 而儿子他只有一个才三岁。

皇帝无法只能亲迎。

禁卫和太子亲卫护着杏色华盖的车驾缓缓向前,以往进出都是骑马的太子殿下此刻脸色苍白地端坐在车驾里, 四周的幔帘挂在四根柱子上, 将太子殿下的样子毫无遮掩的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金冠墨发, 精致的五官和略显苍白的面容,让昔日鲜活的太子殿下更像是一尊脆弱冰冷的玉像, 膝盖上盖着的薄毯刺痛了周围所有人的眼睛。

对于京都的大多数百姓来说,虽然不一定真的见过太子殿下的面容, 但是对于这位储君的所有事情大家都可以如数家珍, 就像和身边邻里亲人共同认识的一个人, 很陌生又很熟悉。

随着太子殿下的种种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在百姓中传开,一同被知晓的还有这位储君曾经参加过那些大战建立了那些军功,哪里剿了匪患,哪里赈了灾,哪里整治了贪官,哪里给人申诉了冤屈……

太子这一派系的所有人,最初都只是想将太子殿下的声望推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以便以后更顺利的从皇帝手中接过皇位,所以十几年来所有人都在专注于收买人心。

不管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为了收买人心做的各种事情是真实的,百姓们得到的实惠也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太子殿下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别人无可超越的。

特别是太子殿下刚刚免了他们三年的人头税。

大街上很安静,所有人都看着缓缓从眼前路过的车驾,突然有个中年汉子扒着街边禁卫的肩膀高声喊道:“太子殿下可安好?”

这一声喊,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车驾没有停,但原本直视前方的太子殿下转了过来,原本清冷的脸上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声音低沉温和:“多谢挂念,孤一切安好。”

压根没想到得到回答的中年男子顿时涨红了脸:“我们一家都祝愿太子殿下早日康复,平安康泰!”

“太子殿下早日康复,平安康泰!”大概是太子亲切的回答让原本安静围观的老百姓受到了鼓舞,谁都想和太子殿下搭上话,这要是殿下能回一句,那真是祖坟都冒青烟了。

百姓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没一会儿内城那边都听到了的,皇帝还稳得住,下头几个年轻的官员脸色都青了。

来迎接太子的几个叔叔也是皮笑肉不笑的,大庭广众之下还不好表现出来,只能互看了一眼,心里都在骂:就说这个大侄儿一贯讲规矩的很,怎么突然没有过朝堂就私自给百姓免去了人头税,还是这样大张旗鼓,宣扬的到处都是,感情是在这里等着呢!

他们是想坐那个位置不错,但谁都想名正言顺地坐上位,毕竟要是得位不正,怕是那些有野心的人都能直接反了,还连借口都不需要,到时连骂都找不到地儿。

有几个人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在有声望极高的皇帝和储君的时候选择谋逆夺位的?

莫非老寿星上吊活腻味了?

他们是想龙袍加身受所有人跪拜,并不是纯粹找刺激。

内城大门口太子殿下的车驾停了下来,皇帝亲迎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坐在车驾上华盖下点个头就算完事儿。

亲卫们从车驾两边卸下带着浅浅防滑凹槽的木板,然后拆下车驾前头的一掌高的挡板,这下次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他们以为的座椅其实是被两边木板挡住大轮子的奇怪椅子。

宽大的车驾中间做了一个凹槽,那奇怪的椅子正好卡在中间,如今挡板搬走了,那椅子就能挪动了,一个亲卫上了车驾走到椅子的背后,双手握住把手往斜上方推上车驾前的平台,然后顺着搭好的有防滑槽的木板缓缓往下推。

太子殿下稳稳坐在椅子上,仔细看才发现他薄毯下的双腿上都被束缚在椅子下半部分微微上翘的脚踏之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