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引路人(231)

作者:绾绾兔 阅读记录

然而当她真的踮起脚,双目直视前方的时候,院门缝隙里, 同样一双眼睛也在一动不动的瞪着她。那双眼睛挺大,但眼仁儿很小,大片的眼白上布满了血丝,显得眼神凶恶,不算友好。

小姑娘吓了一大跳,嗷的一声拽着君之的袖子,钻到他身后去。

那院门拖在地上,发出吱哟哟的声响。不一会儿功夫,一只苍老的枯手按在门板上,慢悠悠的打开了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妪,长发在背后绾成了古代妇女的发髻,梳的那叫一个整整齐齐。而她头发的颜色,白的像雪,一丁点儿的黑色或是灰色都不惨杂,与她身上廉价的粗布棉袄格格不入,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违和感。

老妪一手提着一盏白纸灯笼,一手撑着一把油纸伞。烛火摇曳,将她脸上的褶子都照的清清楚楚。

宝乐低头看到地上有影子,又把护身符捏在手心,不过对方并不害怕。她寻思这可能真的只是一位普通的婆婆,遂把头从君之身后探出:“婆婆,我家以前在这附近,所以回来看看,但那儿现在没法住人,又下了雨,能在您家借宿一宿么?”

白发老妪看了眼小姑娘,将灯换了打伞的手提着,随后指着自己的耳朵和嘴巴又摇了摇手。

“她好像是聋哑人,”宝乐又扯了扯君之的衣服,“也不知道认不认字,现在怎么办呀?”

君之淡定的看了她一眼,小姑娘淋了雨,虽然这会儿雨小了些,但仍然听她打了个喷嚏。他从她手里扯出自己皱巴巴的袖子,婆婆不一定认字,但全能的君之竟然会手语。两人在宝乐崇拜的目光中,以手语交流了一番。别看君之沉默寡言,但手语面前人人平等,再话少你也得比划上半天。

婆婆最后点了点头,换回另一只手提着灯笼,转身进了院子。

“姜凝来过,现在不在,”君之在小姑娘期待的目光悠悠开口,“可以留宿。”

白发的婆婆说自己叫余婆,这个院子只有她和她的老伴住,她的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晚上她刚好宰了一只养在院子里的鸡,炖了锅鸡汤。两位老人正好吃不了那么多,便招呼了宝乐和君之一起吃。

这婆婆虽然看起来阴森,但为人倒是好客,只是宝乐胆子小,被人害了那么多次,哪里敢随便吃来路不明的东西。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向来谨慎的君之,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端起碗就将鸡汤一饮而尽。婆婆见他喝光了鸡汤,不由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又朝她摆了摆手,示意她赶紧趁热喝。宝乐想着君之都喝了,应该真没什么事,也端起碗。但这鸡汤实在是太咸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年人口味重的缘故,而且鸡汤里莫名有一股很浓的姜味儿。不过出于尊重,小姑娘还是硬憋着将鸡汤喝了个干净。

婆婆收了碗,开开心心的走了。

宝乐得空看向君之,瞧他一脸淡定,也不知道该不该吐槽。

“鸡汤里放姜,是因为我们刚淋了雨,”君之面无表情道,“他们不是坏人。”

小姑娘意外:“听你的口气,你认识这家人?”

君之迟疑了一下,想了很久,才点头默认了她的话。

“说是认识,想必认识的也是我们那个世界的他们吧。镜中界与我们的世界截然不同,你倒也还相信他们没变。”宝乐小声嘀咕着。

君之的面容在蜡烛光下半明半暗,如同他的声音,清冷中带着颤抖:“他们是守陵人,不管哪个世界。”

小姑娘眨眨眼,对“守陵人”这个词感到非常陌生,确认这是她第一次从君之口中听到这个词。“可是你认识的人为何会在我们村里,难不成你之前就来过我家?”宝乐一下子发现了问题的重点。

她就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总有这样那样的好奇。而她的问题,也总那么让人难以回答。所以这次,他沉默的时间比上次还要长,就在宝乐觉得他不会回答时——

“我不想骗你,”君之抬眸,“不要问。”

他也真的没有回答。

……

因为淋雨的缘故,宝乐在余婆家洗了个澡,顺便换上了婆婆给她准备的衣服。长这么大,小姑娘还是第一次穿这种青黑色的棉袄子,从针脚来看应该是自己做的。虽然谈不上时尚,但穿起来很舒适,也很暖和。只是绣工上不像他们家乡这一代的苏绣,倒更偏南京那边一点。也许这一对老夫妻,根本不是苏州人。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出现在她家附近,她不认识他们,君之却认识。她怀疑,沈家人一早就知道她老家在哪,更怀疑君之之前来过。这熟门熟路的样子,甚至不需要她指路就找到了她家,如今看来也都不是巧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