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108)

但兵马粮草,征兵训练全部需要府军将军自行解决,朝廷只会每年拨出一笔微薄的费用,进行定期的兵马人数汇报。

这也就使得府兵是兵制中唯一一个兵农不分家的类型。不编入民籍,免除赋税,使得当地乡民纷纷加入,可这些乡兵们农忙的时候还要在当地种地,农闲的时候才入军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自给自足。府兵又大多很少参与前线对外战争,多数都是为了当地自治,年年种地,渐生惫懒,战斗力也因此逐年削弱。

三,则是外军。

外军,与地方军队和中央军队区分开,是分别是六座由高祖立下的大营,为的就是大邺与周边各国频繁的战争与扩张。大营三座位于战争频发的北地,两座位于西南部应对南夷部落,一座位于江南沿海地带。

中宗时期,贺拔庆元显赫一时,又是袁太后相当重要的助力,袁太后便赐予贺拔庆元一枚三军虎符,贺拔庆元如今便是北地三座大营的主帅,同时也是最兵强马壮的凉州大营的领军将军。

作为三军主帅,他派遣军队、任命将领上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但对于高级将领的任命罢免以及全军行军的派遣上,都需要上达圣听,得到皇帝批准。可一面作为其中凉州大营的直接领军将军,他又对凉州大营自身有极大的管控力,几乎可以说连皇帝也不能绕过他直接掌控凉州大营。

袁太后或许对于谋权一事,也是有相当的天赋,可这一招,却是将部分军权从政权下头剥离出来。或许是为了西北更加随机而变,她有用人不疑的魄力;或许是为了拉拢贺拔家的权势,让她的上位有军武上的支撑,但这枚虎符却给继任的殷邛埋下了一根扎人的刺。

这三座外军大营在中宗时期,几乎都曾经过贺拔庆元的手带出来过,每一座大营的强盛都与他密不可分,他如今也知道自己树大招风,只管凉州大营,三军虎符也大多是个象征,他从军快四十年了,也甚少用过。

但握在手里,就是个殷邛永远也咽不下去的刺。

大营募兵统称为外军,外军为兵籍,募兵制使得层层选拔,入军条件就优于府兵,外加兵农分家,常年训练战役频繁,大营外军的战斗力大都十分强悍。只是外军的兵马粮草完全依赖朝廷,北部外军骑兵比重极大,一骑兵怎么也要配两马,养这些骁勇善战的骑兵,都是哗啦啦的钱啊!

幸好大邺早些年吞并了许多北魏的马场,马还不算太贵,可兵甲、衣服,这都是大开销啊!显宗初期连年对外扩张,外军人数极多,每年光核对外军兵甲衣服马匹的钱,还没算上粮草,都占了朝廷开销的一半还多!

当今圣人单字邛,日子也是穷啊。

殷邛登基也是真养不起这么多外军,显宗中宗时期都是连年降低赋税,朝廷真是穷的叮当响,只得连年裁军,裁下来的那些精兵,又都被各地有野心的府兵吸纳——

得了,这么多年削弱府兵又像是白干了。

大营外军人数连年走低,东突厥吞并各小国日益强大,打不赢仗也是情理之中,版图龟缩,丧失了马场、商路,朝廷的收入又跟着减少,简直成了噩梦一般的循环。

殷邛当个皇帝也挺不容易的,他是削尖了脑袋的想赚钱。

只有朝廷先有钱了,才能破除这个死循环啊。

本想增加赋税,可崔季明七岁那年的洪灾闹的川地民不聊生,修缮工事后还要几年休养生息,殷邛也只得暂搁此事,幸好他算是有商业头脑,与西域各国不断贸易,以外军护送商队的名义,抽取商队高额利润,又实行了贸易税,暂时给财政紧张的朝廷一点喘息的机会。

那些商队,也是知道东突厥的大军如同流氓,西域各小国局势动荡,有大邺外军为护,纵然抽取的税金高些,至少有命活,有钱赚,倒也是一句怨言都没有。

外军也利用“护送商队”的名义,不断巡视警戒都护府领土,应对东突厥的奇袭。

不过这都是不那么正规的朝廷收入,想要养军,殷邛还是要找个正儿八经的办法。所以,他是因此才决定要对各地府兵动手了么?

各地府兵虽有的逐渐败落,却有些因为当地将领本身的才干与野心,暗自壮大,无视朝廷对于府兵人数的上限,在地方上发展的规模惊人。殷邛这是要先试探东北地区的府兵,还是要打算动手,崔季明并不能猜测出来。

她听了刁宿白这么一说,心中转了一圈,倒觉得这对掌管凉州大营的贺拔庆元来说,应当是有利无害的。

刁宿白看她明白,心中也是想着,这崔家的外孙,对军中形势如此了解,当真是崔家野心膨胀,长房一手拽着太子,二房一手拢着军权啊。

上一篇:重生之贤臣难为 下一篇:妻乃敌军之将

马桶上的小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