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渣男[快穿](494)

这些离婚的姑娘们,在酱料作坊里上班,赵青青在邵瑜的影响下,也会有意识的引导她们存私房钱。

她们离开会家暴的婆家,还要面对暗戳戳要钱的娘家,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最后的结果恐怕就是从婆家的受气包,变为娘家的老黄牛。

这些姑娘倒也知道好歹,经历过家暴的痛苦,也经历过自己手头有钱,不需要仰仗他人的日子之后,对待钱财的态度也自然有所改变,虽然依旧会感激娘家收留,会孝敬父母,但却在十分注重孝敬的尺度,不会为娘家掏心掏肺到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赵家村的变化,却不仅仅停留在赵家村,邵瑜将整个的过程汇总,写成了一篇名为《深山明珠:年近六十的进步女性》的文章,这是一篇类似人物传记一样的报道,发往了省城,被省城报纸刊登。

邵老娘上了年纪依旧坚持学习,追求思想进步,解救被家暴的青年女性,并带领大家完成自我蜕变的故事,在全省城都广为流传,这片报道里不仅揭露了农村里重男轻女成风这一恶习,也抨击了男性对女性暴力压迫之事,倡导女性站出来拒绝暴力,保护自己,而报道里的邵老娘,作为婆婆关爱儿媳,作为奶奶疼爱孙女,作为妇女代表,时刻以行动说话,一时竟然成了当代女性楷模。

市报、县报,甚至是省里的电视台也跑过来想要采访邵老娘。

“看到没有,这说的就是我,深山里的明珠!明珠知道吗?”邵老娘拿着报纸,满脸红光的朝着乡亲们说道。

乡亲们也十分配合,在他们的想法里,能上报纸的都是大人物,谁也没想到自家村子里也能出一个这样厉害的人物来,并且邵老娘这人只是爱炫耀了一些,平常为人还是十分仗义的,只要不是需要出钱的事情,邵老娘都十分愿意帮忙出力,况且她如今出名了,也没有那鼻孔看人,所以乡亲们也全都十分捧场。

“哎,我儿子他会写文章,就是会夸人,变着法子夸我,我哪有那么好了。”邵老娘说道,眼神充满暗示的看着乡亲们。

乡亲们也十分配合,立马有人配合着吹彩虹屁:“邵婶子你就是那么好,我家姑娘要不是你解救,估计都快被她男人打死了,你就是她的救命恩人。”

邵老娘赶忙谦虚着哪里哪里。

省里电视台也没有出外景的条件,最后是邵老娘去省城做了一期专访节目,邵老娘原本十分紧张,但邵瑜提前和电视台那边沟通台本,母子俩也事先进行了一次彩排。

邵老娘虽然还是觉得别扭紧张,但如今她的普通话和上一次来省城时,已经今非昔比,已经能够十分顺畅的与人交流,且邵瑜的存在,也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她的紧张。

最终这次采访十分顺利,记者甚至一再夸赞,感觉邵老娘完全不像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妇女,一个劲的夸赞邵老娘思想进步。

这次省城之行,除了邵瑜母子,还带着赵青青和邵嘉,邵嘉年纪虽然不大,但邵瑜想带孩子见见世面,至于赵青青,那就是她亲生父母想要见她。

在出发之前,邵瑜和赵青青有过一次详谈,结果确实如她预料的那般,赵青青有些崩溃,但有赵木匠在一旁鼓励,赵青青还是选择了这趟省城之行。

赵木匠希望有更多的人照顾女儿,赵青青却更多的是被外公多年的寻找所打动。

如邵瑜所说,李老因为自责,这么多年四处跑就为了寻找被拐走的外孙女,老人家甚至因为舟车劳顿病体沉疴,赵青青心下也颇多感触。

老人家当年的一时失误,也用了这么多年来弥补,且赵青青虽然得知她是收养的,但与其他人不同,她不是被扔掉,而是被拐走的,父母亲人也努力寻找了她许多年,虽然父母最终还是生了一个弟弟来填补她的空缺,但赵青青却不恨他们。

这次亲缘鉴定,结果却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出来。

和李芳华一样,郑书记看到赵青青的时候,就有一种奇妙的感应,这种来自血缘的奇妙感触,让郑书记也深信这个女孩就是自己走丢的女儿。

李项陪着邵瑜母子和邵嘉在省城里转悠,赵青青则接受来自李芳华夫妇的亲切关照,因为之前打过招呼的缘故,哪怕是年纪不大的郑念容,也知道父母找了这个姐姐很多年,丝毫没有因为姐姐穿着打扮土气,或者觉得姐姐抢走父母的关爱而闹脾气。

邵老娘自接受完采访之后,人就有些轻飘飘了,每日里都沉浸在“自己真厉害”的自豪里。

“妈,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评上省先进人物,一共十个名额,也不知道您能不能得一个?”邵瑜说道。

从南而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