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后宫都喜欢皇贵妃(191)

先帝在时,有兰沁酥替她挡箭,朝臣越是厌恶兰沁酥便越是推崇殷皇后的贤淑。

三皇子去后,她不费吹灰之力又踏上了皇帝母后的位置。

不论过程如何,从结果来看这是个十分擅谋权术又聪明的女人。

殷氏若为男子,这个朝廷的局势怕又是不一样的风景。

况且当初献祭殷糯、调兰家姐妹出宫、间接杀掉第一任太子戚彦韬从而生下自己的子嗣、最后跪下哭求兰沁禾这一手殷太后实在做的漂亮,简直让人惊艳。

手段绵里藏针,对血亲也毫不留情。

这样深藏不露又果断利落的作风比起出席个宴会都时时要看徐双奕眼色的大皇子厉害了许多。

兰沁禾见他似有所思,偏头问道,“怎么了?她出了什么事吗?”

慕良摇头,“先帝子嗣稀薄,三皇子已死,剩下的只有大皇子和如今的小皇帝。”

“小皇帝年幼,与其说是小皇帝,倒不如说是殷太后。”

这句话乍一听没头没脑,可兰沁禾立刻反应了过来。她抓住慕良的手吃惊的睁大眼睛,“你真这么想?”

“娘娘莫急,”慕良安抚道,“臣只不过是在想,抛却男女之别,殷太后和大皇子到底谁更胜一筹。”

兰沁禾一愣,她有些不可置信的发现,来这里二十多年,自己早已被这个时代腐化,在她的思维里深深的印下了对女子的偏见。

对啊,如果不看性别,大皇子哪里比得上殷太后半分?

虽是女子,可太后无论胆魄见识还是胸怀志向都远超出一般的男子。

把两人放到相同的地位上,谁更适合做一国的君王,实在是显而易见。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慕良打破了这样沉重的气氛,“臣再寄书信给大皇子,试探下他的口风。”若是没有必要,便舍了吧。

这天下到底归谁,他其实并不在意。

不过是觉得在一个安稳强盛的国家里能让娘娘游玩的更加舒心。

还是从前那句话,这个位子,能者居上,和他一个小小的太监有何干系?

第99章

慕良从来不否认那些骂太监阴奉阳违趋炎附势的话,因为他本人确实就是这样。

从三皇子到大皇子再到殷氏,谁对当时的他有利,他便捧谁。

国家大义?

有闲心又不麻烦的时候他也不介意伸手捞一把,但是要他蹈死不顾那便算了。

更何况,世人总喜欢用身份鉴人。

这么多年,他虽是阴私不少,可有哪一日是荒废了公事?

可就因为他是个宦官、是个阉人,没人会称赞慕良工作勤勉,在他们眼里,这只不过是宦官专权的表现罢了。

人人都骂他宦官当道蛊惑君心,人人都恨不得杀了他以正道义。至于慕良为了国家社稷做了什么,没有人会在乎。

无所谓,左右他也确实不是个好人。

从小没读过什么礼义廉耻,偷鸡摸狗倒是玩的熟能生巧。

以前是乞丐孤儿,后来是奸宦佞臣,名声大义这种事情对慕良来说没有半点用处。

所以在背叛大皇子这一事上,慕良做的没有半分压力。

非要说难过的话,就是不够果断利索,让娘娘白白的陪他耗费了许多时间。

本是打算修书给王佑,让他暗中直接除掉大皇子,毕竟战场上刀剑不长眼,做点小动作实在是很容易。

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就在这时,萧国退兵,大军不日就将班师回朝了。

僚徽见他表情不好,低声解释道,“纳兰珏屡出奇计,之前两军相持不下不过是障眼法蒙蔽萧军。听说她连斩萧国七大猛将,如今萧军一听兰珏之名便胆战心惊不战自退。”

慕良扶额,从最底下抽出了一封纳兰珏半个月前寄来的信,她听说京城剧变兰沁禾被楼月吟杀死,责问慕良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前事忙,倒是一时忘记了给她回信。

哪知道纳兰珏年纪不大能耐却不小,迅雷不及掩耳的击退了萧国。如此一来大皇子也跟着大军马上就要回京了。

慕良敲了敲桌面,闭着眼向后靠去。

若是大皇子回京,殷氏必然会有压力。自己这时再站出来,便能顺势提些条件。

倒也顺应局势。

他睁开眼睛看向僚徽,吩咐道,“将大皇子派的官员名单给我。”

之前楼月吟暗中策反了不少大皇子一派的朝臣,他须得重新审视一下大皇子的势力。

僚徽应是,下午便整理出详细的名单递给慕良过目。

九千岁略微扫了一眼,果然见原先大半的官员都叛变了大皇子,些许心腹也在抗萧一站里死伤惨重。

这样可不好,大皇子式微,那么殷氏便能轻松的压制住大皇子,自己对殷氏来说,也变得可有可无。

上一篇:村花难嫁(穿书) 下一篇:炮灰也想活

江枫愁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