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上学日常(120)

作者:七条鹦鹉鱼 阅读记录

简穆因为和长安县有些关系,问了祖父的意见后,简穆简怡就和西市署的官员合作,在西明寺做文书工作。

因为许多人在逃难的过程中根本来不及拿户籍,还有许多人的家人有所伤亡, 简穆几人要为分配给他们的百姓重新登记户籍信息,且每一份暂时籍书都要一式两份,所以简穆他们的工作虽然简单, 但非常繁琐。

分配给简穆他们这边的工作, 简穆几人比管事人预计的快了将近一倍的时间就完成了, 因为抄录的那一半都是何平何安完成的。最开始,西市署的官员还不愿意何平何安动笔,简穆让何安写了几个字,那官员就答应了。

简穆几人中午就在西明寺内吃的, 和难民一样的伙食:一碗陈米粥。

简穆简怡不算挑食, 对龙肝凤胆也没什么向往, 但家境在那里,陈米粥是真第一次吃。

简怡才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低声对简穆说:“有股怪味道。”

何平何安沉默地点点头,简穆尝了一口,也觉得有些说不清的奇怪味道,不过他也没辙,总不能这时候跑去寺院的食堂和人家要碗醋去味道啥的:“忍着吧,反正吃不死人。”

简怡转转眼珠,问简穆:“哥,要不咱们给他们捐一些粮食?”

简穆一时被问住了。

说实话,简穆还真没想过捐钱捐粮,一是简穆认为这种级别的灾祸本就该朝廷出钱出力,不然百姓干嘛要纳税啊,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源于他上一世某些不太愉快的经历。

捐钱捐粮可以,但要如何确保这些钱粮确实被用在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却是个问题。

如今简怡问他,简穆盯着手里的米粥,想了想,反正他现在有人,大不了费点儿力气,把东西直接送给灾民:“行啊,不过粮食就算了,朝廷还管着,饿不死人,咱们捐一些被褥冬衣吧。除了咱们不穿的那些,再找人临时做一些。”他们的被褥冬衣的料子也还凑合,用完了还能卖掉。

简怡点点头:“哥,我觉得想捐粮捐物的肯定不止有咱们,咱们忙完下午的事后先去找王宇,然后一起去拜访郑学长吧?若是汇知阁出面,国子监里大家多多少少都能捐一些,能帮到的人更多。”

简穆觉得动员一下亲朋好友倒是可以,但要说国子监里有多少学生会想捐东西,简穆还真拿不准,倒不是说国子监的同窗们就没有爱心,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例如王宇,简穆觉得,他们提出捐钱捐物,王宇就算手里有钱又想捐,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找他爹答应,然后让他娘出钱。捐款的名义也是王家的,而不是王宇的,因为王家的户主是他爹,经济大权则在他娘手里。哪怕王宇现在在京城,他爹不在,王宇多半想到的也会是他娘。

简穆简怡从小到大活得太独立,简家的家族观念不像大部分家族那样强,简穆的行事风格又非常强烈地淡化了简爹在简怡心中的「户主」形象。这样多种原因的影响下,简怡才会直接提出「咱们」捐粮食,简怡甚至都没想通过卢氏去安排布施。

不过简穆不反对简怡的提议,一是以郑舒承表现出的性格,大概率不会反对由汇知阁统筹此事,这样确实能凑集到更多的物资。二是以国子监全体学生的名义,他们可以要求县衙发放完物资之后给他们发放物资的明细。

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与简穆预料的差不多,王宇听到简穆简怡的提议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娘和我伯母已经准备在西市外设粥棚了。”

来找王宇之前,简穆就和简怡分析过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汇知阁不想管这事,他们要怎么办。

简怡此时听到王宇的话,忍不住就看了简穆一眼,简怡对简穆的其他说法没意见,但他觉得,王宇肯定会一口答应,结果王宇就给他扯后腿,简怡很不开心。

“我问的是「你」!你你你!”

王宇被简怡喷得莫名其妙,不过王宇没较真:“行行行,不就是捐我自己和下人的冬衣被褥吗,捐!”

简怡满意了,不过他们今日没能去郑家,时间太晚了,几人一商量,只给郑家送了一张帖子,提前约定明日午休时去找郑舒承。

虽然理想情况下最好由汇知阁统筹,但事情是简怡提的,简穆三人就凑在一起,先把捐赠的细则列了下来。从捐赠的物资类目品质、捐资人的公开公布到与县衙的协商、事后的明细等事都考虑了一遍。

王宇对要求县衙记录物品发放情况,并将记录提交给汇知阁有些不解:“谁家捐东西还要这些啊?这不是摆明了不信任官府吗?”

简穆心想,可不就是不信任吗,不过嘴上却说:“这是一种做了善事,给善心人的正面反馈。举个例子,王宇你捐了二两银子,「捐了以后得到一句感谢」和「捐了以后官府告诉你,他们用这二两银子买了70斗米,40个有名有姓的灾民靠这些粮食安全渡过了西市重建的这一个月」,你觉得这两种反馈,哪个让你觉得,你这二两银子没白捐?”

上一篇:刺杀权臣失败以后 下一篇:边关小酒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