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上学日常(246)

作者:七条鹦鹉鱼 阅读记录

虽然信是送晚了,但得知昭景泽无恙后,昭侯府的两位家将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人就看向简穆:大人是否要继续前往遼城?”

简穆手里捏着信使刚刚奉给他的信件,视线缓缓从信封上的「简穆亲启」四字挪开,先不动声色地瞟了信使一眼,然后看向问话的家将,不答反问:“你们有什么打算?”

“小人们奉命前往遼城打探消息,如今既然有了侯爷的消息,小人们打算分两路,一人随卫侍卫回京复命,一人继续去遼城,就算见不到侯爷,也去那边看看情况。”

简穆颔首:“那就一起吧。”

回到房间里后,简穆第一时间拆开了昭景泽的信件。信件内容与前几封没有太多差别,仍然是些日常琐事,不过难得提到了高句丽的一种多齿的兵器——简穆猜测,昭景泽应该是预料到齐军打进高句丽的事情已经在京城传开了,才提到高句丽之事。在从孙峥安那里得知此事之前,简穆从昭景泽的信件中一点看不出来他们行军的情况。

昭景泽在信封最后还给简穆画了个多齿刀的简笔画,真是丑得不忍卒读。

简穆哼笑了一声,不过很快,嘴角又恢复了平直。

何平很了解自家少爷,刚刚有外人在何平没敢多问,此时见简穆看过昭侯爷的信后还是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就疑惑问道:“少爷,昭侯爷的信有哪里不对吗?”

简穆将信纸折起来,重新放回信封中,把信封揣进胸口后,才回答何平的问题:“他受伤了。”

何平一惊:“您怎么知道?不对,昭侯爷受伤……那亲侍没说啊。”

简穆此时也不再掩饰自己的情绪,沉下眉眼,语调虽然温和,但何平仍然听出其间的忧虑:“字迹中有几处发力情况和以往不一样,若只是伤了胳膊,那个信使直说便是……”可偏偏那信使说得是「侯爷安然无恙」。

听到简穆的解释,何平眼睛就睁圆了,生气对方的隐瞒,不过还是先关心自家少爷:“少爷,要不我再去和他打听打听?”

简穆摇摇头:“不必了,那人多半也是受命才这样说。至少他还能写字,字迹也沉稳,应该……还好。”

简穆心里念着昭景泽「还好」,可之后的路途却完全撇开了后面跟着的马车,加快了速度,简穆本人也越发沉默。

看到遼城城墙时,大白等几匹马在这么冷的天也出了一身的汗。

简穆牵引着大白,依着进城的队伍慢慢向前走着。遼城没有简穆想象的全方位戒严,但守门兵卫的检查明显比其他非边城的城池要仔细得多,城内巡逻的兵役出现在视野中的频率也更加频繁。

简穆身负官职,他又准备在遼城待一段时间,所以到达官驿后,简穆就让何平拿着自己的帖子先去县衙报备,他则简单洗漱后准备去外面逛逛,而跟着简穆他们一起来的昭侯府家将则去了城外军营打听消息。

简穆由着驿站的人给自己推荐了一个小童,让那小童带他去了遼城最繁华热闹的酒楼。

在京城时,人们提起边城,大多会想到「贫苦」、「落后」一类的词,这个印象其实相当不准确。大齐十分开放,除了打仗时期,大齐与周边的国家部族大多都有贸易往来,遼城虽然比起鄯州城要差一些,但遼城毗邻高句丽,高句丽善建屋、造船,盛产各种好木材,很受大齐商人的喜欢。

遼城这段时间受到大齐与高句丽战争的影响,萧条了不少,但福客楼里仍然有不少客人,一名说书人也正坐在堂前高台上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圣人是如何率领大军攻进高句丽的,仿佛他亲眼所见一般。

简穆也在大堂选了一处座位坐下,点了一壶茶和一些果店,便开始静静听着说书人以及周围客人的闲谈。

半天下来,有用的消息没听到多少,但有一点引起了简穆的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俘虏被押送到遼城南面20多公里外的大营处。

回到驿站后,昭侯府家将也和简穆说了他打听到的事,大齐是在十一月打进高句丽的,昭景泽所在的部队也是最早进入高句丽的一批人,林林总总,都是些边角消息。

遼城的夜晚比京城要冷得多,简穆跑了多日的马,又去福客楼坐了一下午,身体累得不行,精神却还绷着。简穆倒也不勉强自己睡觉,裹着被子,盘腿坐在屋角的小榻上,透过被他开了一条小缝儿的窗子望着天空。要说古代哪里比现代好,这样不受任何污染的夜空绝对算是一个。

从京城到遼城,差不多有一千七百多公里,这个距离在地球与月球的距离面前不值一提,但是,简穆盯着那轮明月时却深深感受到,此时此地看到的月亮与昭景泽看到的月亮更像是同一个了。

上一篇:刺杀权臣失败以后 下一篇:边关小酒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