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上学日常(6)

作者:七条鹦鹉鱼 阅读记录

武师傅退伍回乡后开始走镖,身上的功夫有军营里练的、有战场上拼命拼出来的,也有后来在武馆里学的,跑江湖见识的,总之并不十分成体统,但教简穆简怡绰绰有余,简穆简怡也不是奔着武功高手去的。

简穆最开始兴起习武的念头还是因为六岁那年,简怡被小姑母家的胖墩子给欺负了,简穆那时自己也是个豆丁,就告状告到了外祖家,大舅舅那时给他介绍了武师傅过来。

武师傅后来成了亲有了儿子,更求安稳,简穆简怡也尊敬他,他就一直留了下来,简穆简怡外出时当个护卫,简穆简怡无事时,武师傅就帮忙处理一些庶务。

简宅早食都是在正院陪简老爷子一起吃的,因为人少,并未分案。

将简老爷子送出大门,简在渊今日还要带着简穆简怡去国子监办手续。

简穆点头答应,又问简在渊:“五叔,武师傅的两个儿子都要上小学,可有适合的学馆?”

简在渊想了想:“丹枫学馆不错,附近几个坊的中低品官员家有不少孩子都在那里上学,但是入学需要考试。”

简在渊看简穆的表情,又提了两个学馆:“比丹枫略逊色,胜在先生严厉。”

简穆有点儿发愁,想了想,决定让武师傅自己发愁去吧。和武师傅交代了三个学馆的情况,并承诺,若需要可以将何安借给他,给两个孩子考前突击一下。

待到太阳初升,简穆简怡才随简在渊前往国子监。国子监位于朱雀门街东第二街东的务本坊,约占了半个坊,很是阔大。正门没有简穆想象得高巍,但十分中正端严。

国子监内有七学,除去武学不提,其余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以国子学为尊,依次往下。

除去特殊原因或者那种极有才华自己考进来的学生,六学的学生多为荫生,也就是根据父祖官品直接入学。父祖官越高,能荫蔽子孙的辈分越小,比如简穆和简怡即将进入的太学,若家中有人官至三品,那么他们的子孙辈可入国子学,而他们的曾孙辈则可入太学。

入学手续在典薄厅办理,和武师傅家的两个孩子一样,简穆简怡也是要参加入学考试的,他们确定要进入太学,考试只是决定他们升入何级何班。

办事官员问简穆简怡:“你们是报进士科,还是明经科?”

简怡疑惑:“太学内还分这个?学的不一样吗?”

办事官员解释道:“根据你们选择的科目不同,入学后安排的课程也会有所区别。”

简穆问:“有课表吗?”

办事官员从右边书架上抽出一本册子,又从中抽出两张纸。

简穆谢过,接到手里和简怡一起看。上面其实算不上课表,只是将不同科目需要准备的书目列下来。不过这样一看也就一目了然了,最大的区别就是明经科重经书,进士科在明经科的基础上又加重了诗赋的学习。

简在渊也扫了一眼,点点头:“是根据进士科和明经科的考试内容制定的。”

简穆有些好奇:“如果我选了明经科是不是岁举时就不能选进士科了?”

办事官员摆摆手:“不会。”

简穆又问:“那以后我考了明经试,通过了,还能考进士试吗?”

办事官员点头:“可以,想考就考,随便考。”然后问:“所以,你们要选明经科吗?”

简穆摇头:“我们选进士科。”

办事官员:国子监入学考试安排在十月初,简穆简怡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

太学分甲乙丙丁四级,然后每级再分一二三四班。学生升级不是按照年龄或年份,而是按照考评成绩。简穆和简怡参考考试的范围,将目标定在了丙级。

在专心备考前,他们还有一件事必须抓紧去办,就是去拜访江侍郎。

简穆简怡与王宇在三年前曾经与江侍郎在太原府有一面之缘,这个缘分的起因是简穆的一项「发明」。

简穆不知道其他人一朝回到古代能做什么,上辈子主职插画师的简穆这辈子连他最熟悉的铅笔都做不出来,他倒是知道铅笔芯的主材料是石墨和黏土,但这两个玩意儿如何能混合到一起,他就完全搞不懂了——这个时代也有硬笔,简穆现在画画时用的就是炭笔和鹅翎管笔。

虽然简穆自愧自己多活了二十六年就活了个寂寞,但简穆没有放弃,然后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终于完成了一项重大「发明」,他与学馆的几个同窗在先生和三个木匠的帮助下做出了筒车!

简穆是在随吴先生给他们讲农耕水利时想到的,他们当时去学习时的那片田地的地势高,虽然距离河岸很近,但是农人打水依然很麻烦,简穆这才想到了筒车。

上一篇:刺杀权臣失败以后 下一篇:边关小酒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