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大排档(111)

作者:阿然七七 阅读记录

听到他这话赶紧应允,让他带着顾长青离开这前厅才好。

就这样顾长青就脑袋发懵的被赵成文给安排了。

陈氏见安氏和赵太夫人还有赵二夫人聊得火热,多是说自家小妹顾楚楚如何懂事,问安氏如何教养出如此可人的女儿,自己坐在红木椅子上半天也说不上什么话,手脚也不知该放在何处。

这时,一个温温柔柔的声音响起,“你是顾娘子的嫂嫂吧,她常说你是个种田的好手,身体也很是健朗结实。”

陈氏看着主动搭理自己的赵三夫人很是意外,因为自己听顾楚楚提起过她,说她是那醉心于琴棋书画的风雅之人,现在却主动说起自己务农的事情。

“哈哈哈,没有什么好手不好手的,就是生下来便要仰仗着这天地给饭吃罢了。”说起种田务农,陈氏不自觉地

赵三夫人看她这样,也来了兴趣,不禁问了更多关于种植各种瓜果粮食的问题,更没想到这陈氏就连种植花草都有些许心得。

其实她们只知道赵三夫人附庸风雅,却不知道她其实也有个归隐田居的梦想。

原本来之前安氏和陈氏还担心她们自己可能会被赵家人瞧不起,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顾楚楚不是特别放心,得知自家人到了前厅见赵家太夫人和夫人,还是想着过来看一眼,以防出现什么问题。

她刚走近前厅,就听见前厅传出太夫人爽朗的笑声,便发现是自己多虑了。

就没有进去惊扰厅内轻松的氛围,而是转身回到厨房继续忙碌小年夜饭。

*

夜幕降临,赵家挂得红灯笼也全部都点亮了,屋子里面还烧着碳炉,暖意一下子就让人松弛了下来。

赵家一大家子人都到落座在了圆桌前,因为赵二老爷和赵三老爷在场,气氛多少没有下午在前厅时那般轻松。

但顾长青和赵家那几个小孩明显已经混熟了,就是那十来岁的三少爷赵成玺因为年长些,早已开了蒙已经念书了好几年。

平日里都在自己的院子里跟着夫子读书习字,自然无法和这群小孩子一同玩耍,也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顾长青的眼睛总是忍不住偷偷瞟向他,赵成玺身上那被书香气笼罩,很是文质彬彬,总是不自觉地吸引着他的目光。

饭菜也准备好了,顾楚楚终于忙活完了,席面也要开始了。

一道道菜摆上桌面,各色菜品玲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赵太夫人看着那一道道模样精美的菜,竟不知道该从何下筷了,便开口说道:“顾丫头,你快介绍介绍,我才好动筷啊!”

听闻太夫人发话,顾楚楚落落大方地便从凉菜开始介绍,“这道酸辣拌莲藕名叫路路通,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前路坦荡、路路都通。”

然后指着一道像是水培荷花端上餐桌的菜介绍道:“这道凉菜名叫荷塘月色,莲花是用白萝卜和黄瓜雕刻而成,莲蓬是虾仁豆腐做得肉饼配上青豆,最后再佐以鸡鸭猪骨熬煮出的高汤。”

“都是熟的,荷花也是能吃的~”

果然她刚说完,所有人的嘴都惊呼成一个O形。

赵三夫人也开口说道:“我刚刚还以为端错菜了,把水盆荷花端上来了!刚想说这冬日里还有荷花着实稀奇!”

那赵三老爷虽听闻顾楚楚的厨艺过人,但今日见到她做得菜着实有被惊艳到,怪不得自家不食人间烟火的夫人对一个小厨娘赞不绝口。

紧接着各种菜品,也被她一一介绍。

用花朵样式模具制作而成的豆沙山药糕还有一瓣一瓣的花型酥饼名叫花开富贵,裹了一层糯米的糯米丸子叫作团团圆圆。

而被做成灯笼模样裹上番茄酱的肉末茄子叫做红红火火。

撒上白糖、煎至黄金的玉米烙叫做金玉满堂,甜甜酥脆的口感最是受几个小孩喜爱。

年年有余的清蒸鲈鱼还有名叫抓钱手的虎皮凤爪,还有,都是根据食材本身的名字取得谐音和形似。

当然少不了顾楚楚几日前灌好的腊肠,她用那广式风味的腊肠做了煲仔饭,害怕这名字产生惊吓的歧义,自然改名为了长长久久。

菜品介绍了一圈,各种的吉利话都快被她给说尽了。

虽然这些不过是每年人人都会说的吉利话,但配合着她那精致又有创意的菜品,倒让人不觉得厌烦,反而觉得别出心裁。

这些个饭菜很是美味,没一会儿就在大家举杯换盏和相谈甚欢中消灭得七七八八了。

饭桌上的每个人脸上露出满意的餍足,而那赵二老爷和赵三老爷喝着顾楚楚特制的茶酒,兄弟俩涨红了脸勾肩搭背地高谈阔论。

原本这兄弟俩听闻这茶酒是茶水兑白酒觉得定会丧失茶水的韵味,又冲淡了白酒的热烈,定是不伦不类。

上一篇:边关小酒楼 下一篇:清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