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486)

别看行走只有十几分钟的小路,这弄起来还真有些麻烦,地下的石头要是多,那就得凿开才能继续。

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副队长见下午大家没啥精神,于是起头唱起歌,杨继西埋头干活,怎么也不肯加入。

他唱歌贼难听,都是自己人他不想误伤了。

杨继康唱歌洪亮得很,这三十多个人里,就他声音最大,副队长干脆把起头唱歌的任务交给他。

于是在修路的这些天,杨家大院时不时就响起杨继康唱团结歌的声音,这天下雨,杨继西坐在堂屋和杨二爷爷说话呢,就听见隔壁又开始了。

他叹了口气:“康哥这是上头了啊。”

杨二奶奶闷笑道:“我听你大娘说,他是为了练习,这样带头唱歌的时候也好听点。”

正说着呢,又听见欢欢和乐乐奶声奶气跟着唱歌的声音。

啥咱们乡民有力量,有力量……

杨继西捂住耳朵,不行不行,太上头了,脑子里都开始自动跟唱了!

得知他们队里在修路,隔壁队也开始躁动了,渐渐地一个接着一个的生产队,带着自家队员开始修路。

这让得到消息的镇长很是吃惊,还特意下乡四处看了看,发现大伙儿热情高涨得很,而且路也差不多都修到自家生产队门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可是很有利的!

但也有修不了的,比如三道沟,一个多小时的小路呢,那可不是十几天一个月能干完的,所以即便得知水竹林生产队和老马沟生产队大路已经修到门口了,三道沟的队长也无能为力。

好在他们队的人没闹,不然这队长就更难了。

县里的报社特意来拍了照片,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上了他们省城报纸上,然后修路风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想致富,先修路。

这个话得晚好几年才能听见,但是现在,杨继西瞅着镇上公告墙上的那几个眼熟的大字,再次感慨:“变化真的大啊。”

队里的路已经修完了,如今也十月底,杨继西还没去收下半年的房租,这不,才从县里回来,天也快黑了,所以杨继西直接去了铺子上。

孙桂芳正在做饭,嫣嫣和平安都在老家,杨幺妹一边织毛衣,一边守着前屋的东西,要是有人来买啥,也有人。

听见脚步声,杨幺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起身想问对方买点啥呢,结果发现是杨继西。

“哥啊!”

“就是我。”杨继西是直接从生产队去县里的,之前没来铺子上,这回来了才过来的。

杨幺妹移开长桌,杨继西背着背篓进来了,还从背篓里拿出几个苹果放在桌上:“张姨给的,洗了自己吃啊。”

“欸。”杨幺妹应着,而这会儿刚好有人来,她便去卖东西了,杨继西则是去灶房跟孙桂芳说了会话,然后洗手帮忙。

“张爱民他们在门前卖饺子,每天卖一上午,生意还不错呢,还说过了年就给我们交一年的房租了,不再半年半年的给。”

杨继西说起这个事儿。

“那挺好啊,”孙桂芳把清水南瓜舀进大碗里,“我听张姨说过,这张大哥家里那位手可巧了,我看这生意要是做大了,还能租个铺子卖大些,那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侯兄弟他们的米糖也打出名声了,今儿我们在县里碰见,他刚去商局那边弄了营业证,准备下一次卖米糖的时候,就放在一旁给大伙儿看。”

杨继西把南瓜端到堂屋后,很快又回来了。

“康哥他们在编竹篮,拿到县里的杂货铺去卖的,他们的竹篮小巧精致,卖得还不错呢。”

他们这杂货铺没收竹制品,一是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少,镇上不好卖出去,二是占地方,他们的货又到了许多,两个房间都堆了好些了,竹篮再来,那就没地儿咯。

“前天大嫂还过来卖鸡蛋呢,”孙桂芳又说起沈凤仙,“她还跟我打听隔壁柳婶子回来没,说是回去跟三婶说,你说是三婶打听,还是她想给三婶听啊?”

杨继西闻言一笑:“那就不知道咯。”

他好久没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杨老婆子最近也很少出门,都在家待着。

杨继北回去背粮食倒也容易,杨二奶奶还说杨老汉二人这是转了性了呢。

吃过饭后,杨继西帮着收拾好,就准备去洗澡,结果刚回来的王成功拿来了一封信,这是李成杰寄给他们夫妻的。

“这还是第一次单独给咱们寄信呢。”杨继西说。

李成杰出去后,也不是没来过信,但多是给成才,然后里面向他们问好的话,成才会拿过来给杨继西他们还有陈翔看。

“拆开看看说了啥。”

孙桂芳也好奇。

左木茶茶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