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录(21)

太夫人哈哈笑起来,拢一拢她的肩膀:“傻孩子,谁人不死呢?不过我儿孙孝顺,有出息,这辈子也无遗憾了。”

陈宁玉把头拱在她怀里轻声道:“祖母虽不惧死,可我听着,却是害怕的。”

在这世间,她最爱三个人,一个是太夫人,一个是父亲,还有一个便是长公主。

想她生活无忧无虑,托得便是他们的福,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自觉也与他们有了真正的血缘亲情,她已经变成了陈宁玉,虽然曾经的她,并不是。

太夫人伸手抚摸她的秀发,慈爱的道:“好了,宁玉,我近日听王御医叮嘱,这不都不太占荤了么,就是为活久一点,傻孩子,祖母又哪里真的舍得你们呢?”

陈宁玉这才笑了。

赵氏称赞道:“四姑娘真个有孝心。”

“你两个孩子也有孝心。”太夫人笑道,“合儿念书很刻苦,他多年不碰了,比起别人,还是辛苦很多的,听礼儿说,总是去请教夫子呢。”

赵氏眉开眼笑:“合儿是有福,才能继续念书哩。”

太夫人道:“又说些客气话。”她看向陈宁玉,“这单子上的人你还是认一认,有不懂的,胡妈妈会告诉你。”

陈宁玉应了声好。

她看单子时,赵氏好奇的问太夫人:“原来四姑娘还有铺子,良田呢?”

“是她外祖家留下来的。”

赵氏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还是了解的,轻轻叹了一声。

太夫人又教了一些陈宁玉管家的经验,其实总结起来,也就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过太夫人经验多,不是光会讲一讲大道理的,她能说得真实例子数之不尽,陈宁玉听了很受用。

赵氏回去后,吕芸正在练字。

“哎哟,你不歇歇呢,这天儿还热着,写什么字?”赵氏心疼女儿,忙拿了一把扇子给她扇风,“如今日子好过了……”

吕芸头也不抬,打断她道:“娘还指望一直住在这儿呢?”

赵氏一怔:“怎么就不能住呢,太夫人多好的人。”

吕芸笑了笑,没说话。

赵氏奇怪,又四处看一看,问道:“太夫人不是派了两个丫环来伺候你的?她们人呢,去哪儿了?”

“可不敢劳烦她们。”吕芸淡淡道,“我自己能做的,还是自己做了。”

虽然她一早料到寄人篱下必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可为了弟弟,他们吕家唯一的希望,也只能如此,事实上,这提议也是她同赵氏说的。

赵氏叹口气:“他们毕竟是侯府,咱们住在这儿,是该有自知之明。”

吕芸没接话,提起笔又写了一个字。

“我今儿才知道原来四姑娘的嫁妆竟那么丰厚呢,她外祖家没什么人,全留给她了,难怪她穿的用的那么好,一点不比二姑娘差。”赵氏少时也是富裕人家长大的,这点还看得出来。

吕芸听到这个,忽然就写不下去了。

好好的谈嫁妆,倒不知她嫁人时又如何呢?没有这些,只怕去到婆家也会被轻视的。

她微微叹了口气。

“只望弟弟有出息,考上个进士也好。”

她没头没脑来了一句,赵氏虽然奇怪,但也笑道:“合儿肯定不会让咱们失望的,他现在与二少爷同进同出,别人也都不小瞧他。”

“娘怎么老说他们家人呢?”吕芸皱眉。

“住在一起,岂能不说到?你也说侯府好呢,还说记得上一次来,太夫人他们都很和善,怎么现在还不准我提了?”

吕芸有些烦躁,挥挥手:“罢了,娘爱说什么说什么,咱们三人只不过暂时住这儿罢了。”

赵氏笑道:“那也要等合儿将来有个官职呢,咱们才好搬出去同他住。”

吕芸不知道还能同赵氏说什么,索性不说了。

赵氏道:“我出去把衣服洗了,你写一会儿也歇着罢。”

吕芸勉强应了一声。

等到赵氏走了,她抬起头看着赵氏的背影,想起之前那些日子,心里又酸又苦,心想他们原也是有钱人家,可惜天意弄人,竟落得如此地步!

谁又说好人有好报呢?她的祖父,父亲,母亲,无一不是好人呢。

她低下头,慢慢的划下了一笔。

☆、第11章 节礼

眼瞅着中秋就要到了,这等节日,各家各户,关系有些亲的,都会送些月饼果品已示感情,故而张氏最是忙碌,一家一户都不得疏漏的,太夫人提醒道:“给长公主那儿也送一份。”

这些年,虽然长公主与他们断交,可太夫人却从不曾忘记她,每年但凡过节,都要去送节礼的。

张氏叹了口气,想劝太夫人,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答应一声。

久岚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