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卿卿(259)

作者:: 山中君 阅读记录

姜家的女儿出门排场向来大,前后有府兵跟随,再加上丫环婆子一大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头上帷帽一盖,谁也不知道出门的是哪个姑娘。

风昭然已经兵临城下,战事正式波及到京城,大街上门户紧闭,只有零星的煎饼摊子开门,然而生意还未做成,先被一脸疲色的御林卫洗劫一空。

御林卫们已经守了一整夜的城,刚刚退下来。但朝中乱成一团,文官们请辞的请辞,告假的告假,皇帝杀了一批人,却依然撑不起台面,乱子层出不穷,打完仗的兵士们全饿着肚子,看见什么抢什么。

姜宛卿隔着车帘上的纱帘看着这一幕,面无表情。

姜家都不需要为风昭然做什么,只需要袖手旁观,京城就乱了。

嬷嬷不住念佛:“这种时候,真不能出门啊,娘娘,事情办完咱们就快回去吧。”

姜宛卿出门的说辞是小娘托梦,她本来要出城上坟,但眼下出城显然是不可能,遂到城中的寺庙为小娘做场法事。

做完法事回来,经过结香的铺子。

铺子大门紧闭,但侧边开着一小扇窗口,里面可以买馒头包子。

“这里是结香的铺子么?”姜宛卿状若随意地道,“自从我成婚,很久没有见过她了。”

嬷嬷讨好地回答是,并问要不要传结香过来。

姜宛卿想了想道:“我去看看她吧,好久没有尝过她的手艺了。”

这里已经是权贵云集的北城,无论是走投无路的流民还是四处横行的御林卫,到这里都不敢放肆,尚算安全。

姜宛卿进了铺子,结香正在熬粥,陡然见到姜宛卿走进来,当场愣住,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扑到姜宛卿面前:“小姐!”

一出口就是哭腔。

嬷嬷是府里的老人,自然知道结香是从小跟在姜宛卿身边长大的,是入宫的时候没办法才分开,主仆俩情份深厚,定有许多话要说,便体贴地走开,容二人叙旧。

姜宛卿在姚城的时候便和结香通过信,两人其实算不上音讯不通。

但通信归通信,见面却是隔了两年,两人从小在一块儿,还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姜宛卿还能克制,结香一上来就抱着姜宛卿哇哇哭了。

姜宛卿一面搂着结香,一面回想起上一世和结香的重逢——那时候结香整个人就像被抽干魂魄的傀儡,只是僵硬地站在她的面前,直到被她带回皇宫,才醒过来一般,抱着姜宛卿大哭一场。

那时候姜宛卿就是这样抱着结香,摸到结香支棱起来的蝴蝶骨,结香经年的愿望终于实现,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而今结香满满地扑在姜宛卿的怀里,脸上虽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但气色红润,面如满月,还是那个结结实实一顿饭能吃三碗的结香。

姜宛卿抱着结香,就像是抱住了热腾腾的希望。

重来一世,没白活。

“你这是打算要哭到天黑呢?”阿虎从后面掀起帘子进来,递给结香一条拧开了的布巾,“快擦擦,眼泪要肿了——娘娘不能停留太久,不能当给你哭。”

“哦。”结香一面擦眼泪,一面抽抽咽咽地收住了,开始跟姜宛卿汇报铺子里的情形。

结香手艺好,价钱又公道,环境又干净,这间铺子一时间生意做得极好,整个京城都有名了,同行有不少眼红的,想打这铺子的主意,好在阿虎不时虎假虎威一下,在外面散布“铺子后面是姜家”的传言,这才唬得人不敢动手。

之前很是挣了些钱。

但自从开始打仗,百姓们朝不保夕的,自然很少在外面吃饭,而且姜宛卿在信中有交待,灾民艰难,若是遇见逃难到京城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可以在铺子里搭个粥棚。

结果这粥棚一搭起来,人们蜂拥而至,结香也分不清是不是灾民,只好都给了。

之前挣的钱便一天天地折在这里头。

姜宛卿看了一眼锅里的粥,好嘛,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熬得又浓又稠,香气远溢,还白送不收钱,谁不来是傻子。

“从明天起只熬白粥,粥熬稀一些,洒一点沙子。”

结香听到前面心说这是小姐要省钱,听到后面就愣了:“沙子?”

“真正饿得没饭吃的人,是不会嫌弃那些沙子的。”

而那些来占便宜的人,肯定受不了那些沙子。

只有这样,粥才能落到最需要它的肚子里。

这件事说完,姜宛卿拿出一只小瓷瓶,交给阿虎:“替我找个可靠的大夫查一查这药可有什么问题,多找几家,以策万全。”

瓷瓶里装的是戚氏的八珍汤。

她上一世还没不觉得,这一世重新喝到这熟悉的味道,才生出一丝怀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