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夫人荣宠记+番外(175)

确实眼下不是好时机,不说她身体还未调养好,就是燕赤那些人还未打跑,他们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来到世间。

嗅着她发间的香味,他暗下着决心。

他和她的孩子,一定要生在安稳的年月。有父母的陪伴,在他们的亲自教养下,平安喜乐地长大。

她反手抱着他,两人久久没有分开。

今夜注定是个无眠之夜,夫妻二人难得早早洗漱后,就上床歇着了。挽缨和侍剑没有守夜,她们再顺一便要带的东西,以免有遗漏。

天还没亮,碧姜就起了身。

她要先据九出城,最好是赶在城门一开就离开。

夫妻二人默默地整装,然后道着分别,约好在京外百里外的小镇相见。

国公府的后门处停着一辆朴实的大马车,没有任何人送行,接到人后马车就悄悄地驶离。赶在城门一开,就出了城。

国公府内的后院中,朱太君一宿未眠,她坐在榻上,轻声地问身边的婆子,“郡主可是走了?”

“回老夫人,郡主已经出门,国公爷也进宫了。”

“好,都走了。”她低着头,看不清她的表情。

半晌,她幽幽地道:“本以为凭白得个孝顺儿子,还娶了一个称心的媳妇,哪成想到头来还是空欢喜。”

“老夫人,国公爷和郡主都是孝顺的。这一走,把府里安排得妥妥当当。依奴婢看十二爷和十二夫人也是孝顺的,必会对您敬重有加。您哪,就安心养着身子,等国公爷和郡主回来。”

朱太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苦笑着。

国公爷和郡主确实安排得妥当,就是因为太妥当了,她隐有预感,恐怕他们是不打算再回京了。

只是这话,她不能说出口。

“你说得也是,十二两口子看着不是奸滑的人。再说我也不靠他们养着,有国公爷留下的字据在,那一成的分红足够我老婆子吃穿不愁。便是有亲儿子,也不过如此,我呀,确实该知足了。”

原本就是无儿无女的命,能有这样的日子,实属难得。

若真让大房当年得了爵,只怕现在自己不知要受多少白眼,更别提锦衣玉食。

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她实在是舍不得那两口子。她是打心眼里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媳妇,还想着等他们生下儿女,自己可以含饴弄孙。

朱太君眼里泛着泪光,让婆子侍候她起身。

她要去给佛祖烧香,祈求佛祖保护他们一路平安,扫平燕赤。

且说碧姜出城后一路前行,两日后到达那歇脚的小镇。

犹得当年大军开征,她领着数万将士经过此镇时曾稍作休整。那时候自己是何等的豪情万丈,意气风发。

她估摸着,不到半天,隐率领的大军就会经由此地。到时候她悄悄跟上,随他一起赶赴裕西关。

趁着还有半日,她命侍剑再去买些路上得用的东西,自己则带着挽缨留在客栈中,等候着后面传来的消息。

大军比她料想的提前一个半时辰到达,侍剑已买好东西归来。

主仆几人悄悄地靠近大军,因着马车朴实,罩着极简单的青油布,并没有引起士兵们的注意。

据九身着银白盔甲,骑在高头骏马之上。

英姿勃发,神采威武。他的眼神扫到悄悄混进队伍中的马车,眼睛一眯,命大军就地休整,休息一晚明日再赶路。

兵士们很快依山扎起营帐,碧姜随后跟着他进入帐中。

他盔甲已除,换上深紫的衣袍。

扎营之地在一座山脚上,四处无人烟,唯有搭起的土灶开始燃起,升起袅袅的炊烟。士兵们一堆一堆地围坐着,偶尔传来笑声。

这一幕就如同多年前,那时候她就站在相同的位置上。身后是挽缨和侍剑,以及在暗处跟随着的他。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

多年后,她再次去相同的地方,站在曾经站过的地方回顾着过去。发现岁月虽然无情,但对她来说却有许多的恩赐。

她的身后,还是挽缨和侍剑。

边关八年,主仆相依。她和她的追随者,都已不习惯京中那后宅的日子。一出京城,不光是她,便是挽缨和侍剑都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那是一种精神,一种勇往无前的精神。

晚风徐徐,卷起她的衣袍。为了方便,她没有着女子繁复的衣裙,而是身穿极简的衣袍。交襟束腰,极似男子。

她的身边,是多前年的那个少年。

少年经历过战场的锤炼和岁月的洗礼,长成铁骨铮铮的男子。

男子长身玉立,如松柏般挺拔俊秀。

他的眼中是浓浓的缱绻深情,望向她的眼神是坚定不移的永世忠贞。

她微仰着头,迎着他的眼神。

上一篇:皇叔是我老公 下一篇:七零结婚记

漫步长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