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风华(206)

作者:千年书一桐 阅读记录

想到这,朱氏略心宽了些,同时更是庆幸她儿子要娶的人是颜彧,颜彧同样也得太后欢心,同样也是皇上的表侄女太子的表妹,且颜彧的聪明才干应该不在颜彦之下,肯定能撑起整个国公府的。

于是,朱氏也挤出了点笑容,“还是我们大郎媳妇有办法,不但治好了大郎的隐疾,还劝动了大郎向学,这可真是大喜事一件,这样吧,大郎进学也不是一天两天,总不能每次都由你陪着,不如我再给他配两个小厮吧,这样他出门也方便些。”

陆老太太见此点点头,刚要开口,只见颜彦先一步把话接了过去,“母亲的心意固然是好的,只是我们今日是去试听,能不能进学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此是其一,其二,如今年关将近,夫君即便要进学也不在这一两个月,怎么着也要过了正月再说;其三,夫君的口吃还没有真正克服,如今谈进学未免有些为时尚早。因此,现在送人真没有必要,还请母亲放心,若真有需要时我们会向母亲开口的。”

“也好,等有需要了再说。还有,出门记得多穿点,冰天雪地的,让赶车的也小心些。”朱氏叮嘱道。

“多带几个人跟着,年关近了,保不齐遇到点什么麻烦呢。”老太太补了一句。

朱氏听了这话,忙吩咐身边的王妈妈,让她去找四个长随跟着颜彦出门。

半个时辰后,颜彦换了身陆呦小时候的衣服,因着她个子偏小偏瘦,肤色又偏白偏嫩,便干脆没有束发,只梳了两个总角,倒是也看不出多大破绽来。

“公子,请,小的今日就听候公子差遣了。”颜彦俏皮地向陆呦做了一个抱拳的动作。

陆呦上前直接握住了颜彦的两手,眉眼含笑地把她拉进了怀里。

一旁的青禾几个见了,刚要轻手轻脚地撤走,只见颜彦从陆呦的怀里挣出来了,喊住了她们。

“好了,我们赶紧出发吧,晚了赶不上。”说完,颜彦似想起了什么,对青苗和青雨说道:“你们两个记住了,没事直接把大门关上,不相干的人不许放进来。”。

“是,小公子。”青禾几个齐声也回道。

稍后,颜彦和陆呦带着一身小厮服的青禾青釉走到大门的影壁处,朱氏身边的王妈妈在马车旁候着,见到陆呦和颜彦,先屈膝行了个礼,“回大公子回大奶奶,夫人指派了四位跟车的骑马相随,也指派小的跟着一路打点。”

“有劳王妈妈了。”颜彦笑了笑,跟着陆呦上了第一辆马车。

青禾青釉两个跟着王妈妈上了后面的马车,出了陆家角门,颜彦听见王妈妈吩咐那几个跟车的,意思是让他们跟紧了,不能出了茬子。

看到这一幕,颜彦忽然多了一个心眼,命马车拐到了“第一糕”处,随后,她亲自下车去找青玉青云要了一盒糕点,然后又嘱咐她们几句话,这才又上了马车。

一个多时辰后,颜彦一行到了松麓书院,这一次大门大开着,陆陆续续有头戴方巾的学子模样的人进了大门,于是,颜彦和陆呦两个也跟在人堆里进去了。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精髓

因着天气寒冷,这次讲学不是在室外,而是在一座可以容纳五六百人的天然大石洞里,颜彦几个一路打听着赶到石洞时讲学已经开始了,透过密密麻麻的人群,颜彦看见了一位身穿灰色长袍胡须发白的长者站在高处正侃侃而谈。

仔细听了几分钟,颜彦听出今天季老先生讲学的内容应该是和仁义礼智信相关的,老先生提到“仁”是孔子道德伦理体系的核心,而实现这个道德体系的手段和途径是“礼”,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便是天下人仰慕的仁人。

由此可见,“仁”不是先天有的,是靠后天“克己修身”的结果,而这个“克己修身”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读几本书听几堂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不断克制和约束自己,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于礼。

从仁和礼,老先生引申到了义和信,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信者,人言也,言为心声。信是“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为此,信为义和仁的前提。

从孔子的仁礼,老先生又谈到墨子的修身,“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接着,老先生阐述了墨子的品行修养和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提出“君子之道,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等。”

从墨子老先生又转到荀子,指出人们对善与不善应采取的态度,指出君子隆师亲友,好善不厌,因而能够取得成功,但这个过程离不开礼和教授他们礼的先生。

上一篇:七零佛系小媳妇 下一篇:不二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