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综艺一键封神(221)

作者:千山月明 阅读记录

她为什么,一定要降格去查浏览器?

这一刻没有人能给答案,连粉丝们都在迷茫。

结果还没想出来个所以然。

镜头一晃众人又炸窝了。

【卧槽槽槽?!离大谱啊今儿这新闻是自带地心引力吗?一个两个的全中蛊了?!】

【???我整个人就是大写的不敢置信——为什么小沈也看新闻去了!!!】

***

接下来的两小时内,直播间众脸懵逼的跟着镜头下的沈昌宏看新闻。

大家眼睁睁看着他毫不犹豫的在搜索框里键入文字敲回车,然后页面迅速跳转,海量信息现于眼前。屏幕被长长短短花花绿绿的标题充满,一眼扫过去都绝对不在学术论文通常的引用范围内,但沈昌宏似乎全然忘记了这一点,神情认真,挨个点开,仔细看完。

《互联网+遥感测绘——我国考古队全面装备数字地图》。

《央视直击!平兴遗址发掘现场首次进行网络直播》。

《专访国家社科院研究所黄岚院士:新时代下应高度重视博物馆数字化展览》。

……

所有人对着洋洋洒洒的具体行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觉得完全是写给普罗大众而非计算机专业选手的叙事类文章,实在不明白沈昌宏分出时间去看的意义何在,个个脸上都是大写的迷惘。

直到一篇题为《数字考古新探索:科技让国宝线上留痕》出现。

当然,一开始弹幕也没太在意这篇。

【“近日,一款建模引擎的面世引发国内外历史学家强烈关注。据悉,该引擎的出现将为国宝文物建立数字档案,以原始信息为基础实现高精度图像处理,为史学科研的高速发展提供新可能”……这不还是没有详细算法只有叙述性语言的老样子,看着和之前那些也没区别啊……我靠!世研部!!!】

【艹艹艹居然出现了世研部!!!】

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点燃,纷纷凑近屏幕,随着沈昌宏的目光往下看去。

在这篇报道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徐宇站在发言台前的照片。

笔者这样写道——

“12月28日,世研部发言人就本月发布的最新成果答记者问。此次向外界公开的3D扫描引擎,致力于实现古迹遗存的三维数字化建模,在计算机世界中永久保留文物的出土原貌,助力考古领域的现代化转型。”

“现场展示了河音遗址出土的甲骨残片扫描过程。边缘纹路清晰可见,古老字迹苍劲分明,图片与实物几乎不存在任何色差,据专家测算后出具的报告显示,色彩还原度达到惊人的99.6%,真正实现了国宝从线下走向线上的完美转身。”

“有媒体提问称,引擎系统的强大功效应并不止于为文物建立数字档案,如此精确的图像色彩特征是否亦可以在数字化拼接中加以利用。但一同出席发布会的华元董事会对此表示,这样的途径仅在理论中存在,由于颜色提取本身的技术特点,其应用场景集中在图像识别的其他细分方向,在数字缀合领域,其效果完全比不上边缘轮廓提取,根本做不成有前景的实施方案。”

“但不论如何,都不影响本次甲骨残片数字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为‘互联网+文物’的深度融合完成坚实奠基。我们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学者能够利用好这些一比一复原的高精度图像,早日让简帛完满,让碎片回家。”

……

千万网友有点惊异的望着屏幕上显现的文字。

颜色提取?

这是……除了边缘轮廓提取之外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而沈昌宏长出一口气,眼底重新生出微如星火的希望,悬了半天的心终于摇摇晃晃的落下来。

找到了。

虽然经历了担惊受怕和重重曲折,虽然是一个较之另外几人并不占优势的方案。

但是,找到了。

***

曾经有一天,他在旁人口中听过一个故事。

故事说,有一个天赋异禀光芒璀璨的少女,以一手出神入化的代码实力斩获国家青年科技奖,创下历届获奖者最小年龄记录,在金碧辉煌的大礼堂代表青年学者致辞并在世界注目下接过证书和奖章。

然后于仪式闭幕之后接受了长达三小时的专访,全是数得上号的权威媒体,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各大名记轮番上阵围着她抢提问机会,一个个简直恨不得让她现场口述万字成长史了。

结束时已经夕阳西下,她快步从礼堂后门出来往地铁站走,要赶回华元把第二轮个人战的考核收官。

却在路过门外恢弘开阔的广场时,看见一个小姑娘蹲在马路边,正对着手机跟朋友讲话:

“授予仪式应该结束啦,我都看到好多穿西装的哥哥姐姐从里面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