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记+番外(232)

作者:熙禾 阅读记录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荷塘,正是荷花盛放时,碧青的莲叶将水面铺了个满满当当,粉白的花朵水底窜出,娇嫩又清丽,人往那池边一站,微风拂过,身上的暑热都减轻了几分。

围绕着荷塘边,临时搭建了一圈小棚,粗略数数倒有十来个,以薄毡隔开,人身处其中,绝看不见与自己相邻棚子里的情形,可避免对手们彼此间互相打探,同时,也保持了神秘感。

池中央有一个凉亭,当中摆了一溜长桌,后面是五把椅子,桌上已摆了空碗碟和茶杯,不时有几个人在里面出入走动,却因隔得太远,看不清样貌。

“咱们的菜做好之后,便要送到凉亭中,请那里的老饕品尝评鉴。”宋静溪挽着花小麦的手臂,朝那边虚指了指,不等她有所反应,便扯着她径直来到池边的一个小棚子前,笑呵呵道,“今儿一天,咱们就都得窝在这里了。”

花小麦抬头望棚顶上瞧了瞧,果见上面贴了一张红纸,写着“桃源斋”三个大字。她跟在宋静溪身后进了棚内,里面虽不宽敞,却好在不算憋闷,锅灶更是十分齐全,盛菜的碗碟是最简单的白瓷,明净清爽,能最大程度地突出菜色的美感。

巳时初,年年参与八珍会的五位城中有名老饕纷纷于凉亭中落座,比试正式开始。

说起来,流程也并不复杂,先是两样素菜的较量,各酒楼以先俗后雅的顺序,做好一道菜之后,先送去凉亭中接受品评,待得老饕们皆已品尝完毕,再来做下一道。五位老饕会从每道菜的色、香、味三方面做评判,一一记录在册,直到今日的比试完全结束,才会综合每道菜的情况给出最后的结果。

两道素菜、两道点心及汤品,都是由宋静溪负责,花小麦深知为厨者大抵有些执拗性子,最是不喜做菜时有人在旁边指手画脚,于是也便乐得轻松,坐在椅子上,只静静观察她的动作。

一俗一雅两道素菜,宋静溪分别准备的是“莼菜豆腐小莲蓬”和“煎烧猴菇”。用材不可谓不精贵,切炒焖炸各种环节也无甚可挑剔之处,只不免中规中矩了些。所幸那莼菜与荷塘之景很是相配。和花小麦即将要做的二珍脍也颇有契合之处,十分讨巧。在这一层上,或许能占些便宜。

只不过是两道菜罢了,对于成日在酒楼后厨忙碌的大师傅们来说,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即便是今日格外精益求精,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反倒是那品评的环节格外漫长。十几道菜一样样地尝过去,方能接着做下一道,一整个上午,几乎都花在了这素菜上头。

宋静溪自打进了这棚子。便再没有心思紧张和惴惴不安,将两道素菜都送出去之后,立刻着手准备汤品要用的食材。青荷往来穿梭不停地跑出去打探,虽带不回半点有用的消息,却照旧忙得不亦乐乎。临近中午时,就听得凉亭中传来一声锣响,素菜的品评结束,接下来,便该是两道重头荤食大菜上场之时。

花小麦知道宋静溪将这八珍会看得紧要。这两日已反反复复操练过好几回,就是为了使自己不出半点差错。此刻听得锣响,立刻便站起身,走到了灶台边。

荤食依旧从“俗”字开始,花小麦要做的第一道菜,也便正是那“捣珍”。

鹿里脊、獐子、麂子、牛羊肉与小乳猪各取半斤,在案板之上反复捶捣,直剁得肉浆四溢,几种肉糜全部混在一处,分不清你我,再将其中的筋膜剔除,置于大砂锅之中,以上等绍酒和一料酱浸泡腌渍。待得肉充分入味,便可分出一半来用清酱红烧,另外一半,却是以炭火炙烤成肉条。

被剔除了筋膜的肉条用小火慢慢烘烤,丝毫不觉坚硬,反而入口十分酥松好嚼,且因是好几种肉捏合而成,每咬一口,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而那用清酱烧制的肉糜,起锅时又加入了绍酒,滋味十分浓郁却又丝毫不觉油腻,舌尖只余醇厚之感。

烹制好的肉糜和肉条摆在白瓷盘中,表面撒一点莳萝子粉,再将香茅挤出汁子,淋在上面,最后以两片香茅叶做装饰,这道菜便算是完成。按规矩,厨师得将自己做好的菜亲自送去凉亭中,如有必要,还得进行简单的解释,花小麦将盘子边缘溅上的一点汤汁小心抹去,回身冲正眼巴巴望着她的宋静溪点了一下头,抬脚便走出棚子,往凉亭中而去。

此时已有五六间酒楼的大厨做好了第一道“俗荤”,排在花小麦前面,花小麦正要踏入凉亭中时,身畔忽然挤过来一个人,冷不丁撞了她一个趔趄,差点将手中盘子丢在地上。

“你干嘛?!”她这一下给唬得不轻,站稳脚步,低头看看盘子里的菜,见并没有出问题,才转过身去瞪了那人一眼。

上一篇:嫡妻原配手札 下一篇:徐门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