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番外(350)

作者:青丘一梦 阅读记录

这样的生活很累,但蓁蓁乐在其中。

应婉或许隐约意识到她的想法,又或许没意识到,谁知道呢?

反正直到如今,四阿哥对微光的印象还是一所平平无奇的女子书院,妹妹愿意折腾就折腾吧,福晋想做点事也去做吧,左右不耽误府中事。

这会提起书院的账目,应婉倒是事无巨细,一本本都说得清楚,四人商量着给贫困女学生的补助政策,敏若听了两耳朵,就知道微光的财政不容乐观。

一来没有公共拨款,全是靠蓁蓁几个的私房钱撑起来;二来近几年面对普通百姓家的招生面逐渐扩大,学费减免的范畴也越来越大,同时花销也随之增长。

没有开源也无法节流,瑞初手里的织造厂虽能提供一部分支持,但本身织造厂也在不断扩张发展的阶段。

蓁蓁如今正苦恼着的就是怎么给书院找个自己的收入来源,若再这样支撑两年,恐怕她真要去找嫁到蒙古的财主姐姐们哭穷了。

应婉宽慰她道:“总有法子的。”

敏若听了半天,睁开眼,看向瑞初,问她道:“仙客来留给你哥哥,你可愿意?”

这问题问得突兀,几人一时都是茫然,瑞初倒是最镇定,立刻答道:“额娘的东西,自然随您如何处置。”

“那好。”敏若侧头喊兰杜进来,告诉她:“让兰英下午……明个过来一趟吧。”

兰杜没问缘故,利落地应了是。

回头看到几个孩子茫然的样子,敏若道:“今儿个时候也不早了,她再折腾来也麻烦,便待明日吧,明日你们俩再来。开源我是难帮你们,但节流还是有法子的。”

蓁蓁和应婉一听,立刻都振奋起来。瑞初知道敏若口中的“兰英”是何人,忙道:“额娘。”

“我的东西,迟早是你们兄妹两个的,早给晚给罢了。不要推辞,如今正有用处。”敏若淡淡安抚下她,神情平常的好像是要送出一颗大白菜,而非在大清境内鼎鼎有名商品甚至销出海外去的大脂粉铺“留玉龄”。

言罢,敏若转过头,对蓁蓁道:“你那书院要自己开源难,但也并非无路可走。”

蓁蓁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毓娘娘您说!”

“咱们先说节流。”敏若端起茶钟呷了一口,蓁蓁被她钓在那里不上不下的,想想能有节流的法子也好,便耐心听着。

敏若道:“我也听出来了,你们书院中的花销大约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如买卖教具、聘请教师、维护建筑这些用在书院本身上的开销;一部分就是奖助学金的开销了。”

蓁蓁点了点头,眉带忧色:“如今的每一部分开销,都是裁撤又裁撤,精打细算过的了。其他的也罢,可在孩子身上总不能省,贴补贫苦人家学生的那一份,给每人的银钱其实都不算多,将将够她们家里人觉着这孩子来上学也不亏罢了。她们的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巴的,我瞧着心里也不好受。所以这一部分是万万不能裁,再有奖学金,这是最能鼓励她们专注上进的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就奔着那份奖学金才叫孩子继续上学,所以这一份也万万不能裁……”

她摆着手指头一一细数,敏若睨她一眼,道:“我瞧着就是那么不近人情?”

蓁蓁苦着脸无奈地道:“不是您不近人情,是我们想过数个节流的主意了,却还是不见成效。”

“我若记得不错,你书院中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十一二岁上,能当事的吧?”敏若没继续与蓁蓁纠结节流的事,而是问道。

蓁蓁下意识点点头,然后茫然道:“这有什么关系吗?”

“我名下有家胭脂铺,前几年销路开得广了,今年打算仿瑞初那织造厂的规格在京郊建一个规模大些的厂子,专门制作店铺中售卖所需,需求量大、事多、需要的人也多,可以叫你那的学生去帮忙做事,按日结算工钱,绝不拖延。你们书院上六休一,逢春耕、秋收、酷暑、严冬还有假期,课余时间充裕,若认真肯干的,一年下来收入绝对比书院发的那千八百钱多。”

蓁蓁迟疑了一下,“可……”

“我会吩咐下去,工厂不会对外招募这种零工,只有书院的学生能做,作为以工供读的路径。同时你也要组织宣传好,我会将铺子和工厂都过给瑞初,瑞初本来就做了你一个副院长,便将此项归到书院专属的学生福利上去。”

如此能免去许多见财眼开之人,知道有这赚钱的好路子,便彻底不叫女儿上学了,直接叫去工厂里做零活打工。

同时既然要抬到明面上来,留玉龄还放在她名下就不大好,不如直接转给瑞初,能够免去许多事端。

蓁蓁听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却还是迟疑着,敏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看你的书院中,如今有多少是自己愿意上进,又有多少是单纯为了那点钱和省家里的伙食来混日子的?”

没有了每年白得的银钱,便会有人退缩,而选择留下的,便是有心向学之人。

蓁蓁不想她竟看得如此犀利,一时无言,但仔细想想,敏若的法子却也当真有可行性。

应婉缓声道:“毓娘娘这法子我觉着确实是好,虽然孔夫子说有教无类,可咱们毕竟能力有限,如今书院中许多学生不思学习,只为每年那些助学金才留在书院中,浪费课堂、虚耗时光,也白白耽误了许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毕竟书院能容纳的学生有限,如今的财政又不支持扩张,蓁蓁近来已经开始头疼招生的问题了。

敏若听着应婉的话,没做声。

说到底,这不是以国之力推广普及的义务教育,蓁蓁一人之力、她们这一群人之力能做的都有限,稻草是无差别放下去的,却不会主动牢牢捆住每一个人。

伸手的人才能抓住这颗救命稻草,如果不伸手,她们再着急也也无能为力。

蓁蓁听了应婉所言,沉默半晌,终究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瑞初道:“留玉龄的工厂岗位若是不够,织造厂也能用上。”

蓁蓁知道她的意思,用力点了点头,又对敏若道:“您这法子极好,只是一点,书院中有许多年岁尚幼的小学生,只怕是打不得零工,便是打了,怕事情也做得差强人意。”

“那你的书院中难道就不能给小娃娃们留个擦拭桌案、收拾教室、除草理花的轻便活吗?每人按工给工钱,虽没了助学金,但不也贴补了她们?能进你那里读书的,最少六岁了,时力或有限,可以定下规矩章程,入学学生领补助金到八岁,然后以工供读。对成绩也要有所要求,以工供读只能由书院统一组织,不能由学生自己行动,一面有那起子利欲熏心之人动心思,让孩子进书院赚钱供家里花去。”

敏若言罢,呷了口茶,蓁蓁犹自琢磨着,应婉低声与她道:“我觉着或可行。”

洁芳也点点头,“我也觉着还算可行。有所限制,便只是在孩子于书院中读书的空闲为她们生活创造一点便利而已。而且……”

洁芳看向蓁蓁,郑重地道:“咱们要教给她们的并不只有那些知识、文字、风雅事,更多的应该是让她们拥有能够不依附于人勇气与独自生存的能耐。她们或许用不上后一点,但她们一定要有,那是她们的底气。”

从敏若提起这个工厂开始,她便知道,敏若将这个工厂拿出来,不是单纯地提供零工岗位那么简单的。

听她这样说,敏若不禁莞尔。

她道:“没错,既然打着零工,那等她们从书院结业,表现优异且也有就职意向的,可以优先进入工厂——别当这事不算什么,你可知京里京外多少人家的女子盯着厂子里的岗位呢?满京城专招女工、待遇又好的正经产业就那几家,我那厂子里一个位子不知有多抢手呢!”

更优秀的、有别的谋生之道的学生自可以去寻觅自己的出路,而只想要有一份能够立身的差事的学生,留玉龄的厂子算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