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番外(52)

作者:青丘一梦 阅读记录

他或许并不是想让敏若回应他什么,只是这条路太长,他需要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

敏若轻声细语地道:“太子尚且年幼,确实要仔细风寒,小娃娃染了风寒是最不爱好的。”

“他打小身子就不好,小时候常常生病,这几年倒是好些了,可朕也不敢冒险。”康熙思绪已经不知不觉地飞了出去,或许飞回了宫里,落到儿子身边,或许已经先他的身体一步飞到了巩华城中,去到了他的两位妻子身边。

敏若自入宫以来,看似处处潇洒,其实大事上规循矩步,没在宫里收买人心拉帮结派,也没有试图借着先皇后的情分接近太子,甚至这么长时间连对他邀宠也没有过。

康熙有时候看着她,就想,果心当年求他庇护她的胞妹时,是否也料到了今时今日?

纵使他心里十分不喜遏必隆,但却得承认,遏必隆这丛歹竹还是出了几颗好笋的。

法喀自不必说,目光眼界都远不是索额图能及的(绝对激进主战派康熙对三藩之战最初提出杀主张撤藩官员以慰三桂的主和派索额图表示唾弃);果心也不必说,这十几年来她的机敏聪慧没人比他更清楚,若是如今果心还在,他必无需在后宫平衡之上耗费心力;敏若虽行事不显,但先有牛痘之功,又有安于平常的心性,实在难得。

就是太懒了点。

康熙思及此处,看了敏若一眼,见她埋头整理着怀里的梅花,又忽然觉着这份怠懒也不算坏处。

至少重情义的人,比起野心勃勃喜好算计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更能令他放心。

但愿这一份平和心性能够持续的年头久些,他也必不会违背当日的诺言。

这宫里,聪明的人不难得,聪明又安静的人难得。

巩华行宫外,康熙指着三棵树,对敏若说:“那两棵桃树是康熙十三年,朕送仁孝过来后种下的,仁孝生前最爱桃花,当时朕觉着一棵桃树形单影只的难看,就种了两棵。大前年来送果心,思来想去,只给她种了一棵梅树,两棵不吉利。何况如今,她们两个想必也做上伴了吧。”

敏若从中品出了满满的“克妻男人”的心酸,注视那三棵树,半晌道:“姐姐生前很惦念仁孝皇后。”

康熙道:“她们两个从前就好,宫里最难过的日子是我们三个一起熬过来的,当时前朝后宫都不稳当……进去吧。明年朕的陵寝建成,她们两个就要先住进去了,朕也只能带你来看你姐姐最后一次了。”

敏若低着头跟他进去,两位的皇后的灵柩暂时安置于此,有人精心照管,康熙前些年常过来,进去时候轻车熟路的。

敏若将一路小心呵护捧来的梅花轻轻安放在灵若的灵柩前,郑重拜了一拜,感情没到那份上,思忖半晌也没想出心里有什么想说的话,倒是盘膝静静地坐在地上,听着外头的风声,觉着心里头安安静静,又满满当当的。

良久,她忽然道:“法喀出息了,额娘好好的,他也要娶媳妇了,他的媳妇很好,我见过许多面,是能掌得起家、也会与他和和美美的人,他们都会很好的。”

敏若站起来,转过身,深深地凝视着皇后的灵位,忽然抬手,试图触摸一下,最终又停顿在半空中,轻轻落下,低声呢喃道:“我也很好,承蒙照顾,不胜感激。”

康熙和他的妻子有更多的话想说,敏若没那个做电灯泡的爱好,轻轻退出安放灵柩的偏殿来到殿外。

这几日的雪一直下个不停,北风呼呼地刮着,刮在脸上好似刀子割肉一样的疼,这属实不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

她随着康熙出宫这一趟,大家都知道是去巩华城了,倒是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

景仁宫里,宜嫔道:“到底是孝昭皇后的亲妹妹,天然比咱们就多了一重身份,跟万岁出宫去的机会也多。”

佟皇贵妃看了她一眼,尚未言语,宜嫔又继续道:“如今钮祜禄家可大不一样了,听闻他家那位小公爷在前头立下了好大的功劳,叫皇上高兴得什么似的,都说等他回来了必会重重封赏呢!毓贵妃这又是先后的妹妹,如今又是有功之臣的亲眷。算来咱们一样的身份,但里子可真是大不一样了。”

“宜嫔。”佟皇贵妃拍了拍炕里安睡的四阿哥,语气微沉,带着些微的警告:“皇上不喜嫔妃议论前朝事。”

宜嫔撇撇嘴,看了眼四阿哥,道:“四阿哥这段日子见长,小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前儿个我去太后那瞧五阿哥,他也长高了好些。”

“你常去看五阿哥?”佟皇贵妃缓声道:“倒是也好,小娃娃哪有不想念额娘的?太后待五阿哥百般用心,但玛嬷和自己额娘总是不一样的,你是得常去瞧瞧她。”

宜嫔笑笑没顺着她的话往下说,佟皇贵妃手尖贴了贴四阿哥睡得红彤彤的小脸,似乎也将这一茬咽了下去。

半晌,她摩挲着四阿哥的脸蛋,缓声道:“小可怜见儿的。”

宜嫔局促地笑笑,转移话题道:“前儿见到卫氏出来走动,她的身子是真见长了,肚子高高的,我瞧着比我怀五阿哥的时候大了一圈呢。”

“她是二月的产期,进补得过了,太医嘱咐叫她多动少食,不然这霜天冻地的,哪敢叫她出来走动呢?”佟皇贵妃一下一下轻轻拍着四阿哥,缓缓道:“德嫔是生育过的,有她尽心照顾着,卫氏的身子有准。”

宜嫔闷头喝茶,干脆没吭声。

腊月里北风呼啸吹着,吹起紫禁城金黄琉璃瓦上的一层浮雪,雪花在半空中乱飞,恰似永远也安静不下的人心。

敏若在书房里,铺纸研墨,缓缓落笔一行字——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②

作者有话要说:

①:取自傅弘烈的百度百科。

第三十一章

自从前线“捷报”传来,康熙的心情明显大不一样,连续多日的阴转大晴,看得出来前头几个月是憋得够呛,这段日子在他身边待着都感觉处处是和风细雨了,宫人出什么小错疏也都一笑而过,可见心情之美。

他这天一晴,后宫里就热闹了。也是年根底下了,各宫都准备裁制打造过年的衣裳首饰,争取艳冠群芳大出风头。

这种情况前提下,后宫第一土财主康熙就显得格外抢手,正值地方将要进贡云锦织锦,更是一年里头最后一茬抢手货。于是康熙这段日子补品炖品喝得肚子溜圆,敏若心里暗搓搓觉得他可能不到三十就要中年发福了。

当然这其中不免有敏若对皇帝这个职业的固有偏见的影响。其实在原身前世的记忆里,康熙的身材三四十之前都保持得还算不错,毕竟精于骑射布库,不是只能提笔的弱质文人,有运动量跟着,发福也发不到哪去。

至于后面嘛……原身那时候也不在了,自然也就不好说了。

不过按照康熙“多动症”一样的每年活动频率推算,五六十之前应该也胖不到哪去。

敏若没事在心里瞎叭叭又没必要隐引用实例仔细推算,这段日子法喀大出风头,她在宫里行事愈发低调,采取非必要不出门政策——主要她平时也没怎么出门,顶多偶尔御花园或者咸福宫、慈宁宫,这段日子太皇太后精神不济,慈宁宫也有日子没去了,出门的次数就更少了,如今又天寒地冻的,她恨不得干脆就长在火炕上,出不出门也没什么必要的。

由于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已经略微有些严重了,敏若最近试图寻找一些当下关于心理学方便的丛书——找不到大夫也不能找大夫,那总得试试自救吧?

可惜时下好像并没有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书籍,至少敏若是没有找到,讲究心境的多是佛道两教的经文典籍,敏若没有改投唯心主义的意思,随意翻了两本,真理没悟到多少,心态也没有多少改变。

主要这种经文多半是讲心境的,要心怀大善念、要心平如止水,她心有大善念不见得,但心静却是从前用了十几年逼着自己练出来的本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