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古代(18)

作者:斩风留雪 阅读记录

可是方才他不惜牺牲色相,主动放下身段去诱惑那个女人,结果司暃却丝毫不为所动!

也就是说,当初司暃调戏他,真就只是看上他这张脸,并且她还不会因为这张好看的脸而上头,感情是感情,他韩宿引以为豪并矜傲的外形,能勾起的,只是司暃一时的色:欲。

吏部大堂并不是什么私人空间,不少人偷偷的看到韩大人在那个叫司暃的女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连韩宿身边的好兄弟郑因都觉得司暃那女“”不识好歹,大哥带着足够的诚意想跟他认真谈一谈。

结果那女的什么态度!

韩宿的失神只有那么一刻,回神之后便立即阻止郑因的暴躁输出。

看来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韩宿迅速便将自己“勾引”司暃却被人无视一事抛之脑后,他不久前才说过。

若司暃那女人所有的怒火都冲他韩宿一个人来,所有的布局都只是拿他出气报复,便不足为惧。

显然司暃那女人心中所想,别说他韩宿,就算韩家上下加一块,在司暃眼里都是不屑一顾。

这本应该是那女人最在意的事情,现在韩宿在司暃眼里不过就是平平无奇的路人,没有爱,也没有恨。

若是如此,那女人通过一个个天幕,究竟想要干什么?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韩宿本就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他离家十年赴京赶考,一路斩获小三元,□□,科考一路他几乎走到极致。

像他这般连中六元的状元公,前不见古人,后亦难有来者。

即便与司暃隔着上千年的思想差距,超神学霸就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物种,他并不为司暃所带来的“后世异象”感到震惊。

却迅速看到这场闹剧之下潜藏的危机。

那个女人想撅动人们的思想,想渗入百姓之中,自下而上的变革。

她躲在天幕之后,却又无处不在。她可以一直去影响人们,朝廷却无法阻止。

但一个社会方方面面面临着无数未知,那女人究竟是给本朝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还是如临深渊的灾难,现在一切都未可知。

他想让她知道,哪怕是在她们后世眼里落后的王朝,也不是她们轻易可以插手干预的。

想到这里,韩宿连原本让郑因代劳的奏折都不让他写了。虽然头脑混乱,过度用脑使他倍感疲劳,但韩宿还是打起精神。

那女人扩散的速度必然会越来越快,她最终要针对的,或许是整个朝廷,或许……目的更大。

韩宿当场便叫人备上马车,立即进宫,大唐上下各级官员,都应当迅速拿出应对的法子。

司暃那女人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作者有话说:

嗷,排版有问题!我改一下。大乱了我整点发表好难受。

作者的存稿君今天死绝了,暂且把良心关进存稿箱。

第16章 重返盛唐

没有被安插直播点的大明宫虽然消息慢了点,但总有早上赶来上朝的大臣提起此事。

因此不仅皇帝专门派人去蹲各个直播点,就连得到消息的后宫嫔妃,也都各自启动掩藏深远的眼线,出去探听所谓天幕的消息。

韩宿收拾好奏折进宫的时候,大明宫恢宏厚重的建筑下,早已络绎不绝到访了好几波人物。

往来的宫人各自行色匆匆,今日宫中的主子们派遣的差事格外多。

韩宿敛了敛心神,加快步伐赶往皇帝所在的太极宫。

经过大殿门口,皇帝身边一直贴身伺候的大太监焦常正守在门外,远远见到韩宿过来,便微笑着见礼。

“焦监军。”韩宿给焦常起了个寻常礼,这个时候他褪去在司暃面前凹造型的壳子,整个人气质内敛,沉稳的仿若在朝数十年的老相公:“陛下在里面议事吗?”

“在呢,太傅大人也在里面。”

焦常揣着手,面目和善笑得仿若一尊弥勒佛。

但谁要是真将这尊佛当做弥勒佛,只怕死的骨头都没人找得到。

韩宿与此人并无交恶,一个圣前红人,一个殿前才子,这俩人谁都不会轻易与对方撕破脸,反而会顺手送对方一些顺水人情。

就像此时韩宿进宫觐见天子,焦常一句话提起太傅也在议事,便是提醒韩宿,他今日前来要呈递之事,已有人先来一步。

剩下的应当如何应对,便看韩宿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监军大人。”

焦常此人虽是太监,但深得陛下信赖,不仅总领后宫事宜,就连军事安排都十足依赖此人。

皇帝经常选派焦常此人随军巡检,正儿八经的给他提了军阶。

凡事位高权重者对焦常这个监军并无多少尊敬,皇帝面前如何红,也终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太监。

相反韩宿在焦常面前,虽从未流露半分不屑,也从无巴结讨好。

在韩宿那份不偏不倚的态度下,稍加一分尊重,像焦常这般混到枝丫顶上的人精,早就将这人看了个透。

但韩宿这个年轻人,不刻意不清高,他对待焦常的态度,意外的合了这老人精的眼,所以顺水推舟的好,他倒是不介意卖给韩宿。

实际上殿内议事之人,并非太傅一人。

韩宿不由得抬手探了探袖兜里的书稿,事出紧急,他还没来得及汇编成册,今日之事必须尽早上报天子。

大殿首位的岁安帝面色沉沉,显然心情并不美好。不用想都知道,这与今日宫外司暃那番折腾是脱不开关系的。

见到韩宿进来,岁安帝随手吩咐宫人看座。

前者却并未从善如流去就坐,而是分别与此时齐聚一堂的太傅大人,上柱国,诸位国公爷一一见礼,率先开口插进这群人先前的话题。

“韩某晚来一步,各位大人想来已经再同陛下商讨今日之异象。”

已经被一群老爷子吵到头疼的岁安帝更觉疲惫,有气无力的问道:“韩卿也这般匆忙而来,那便说一说,今日长安城中之异象,朕的状元郎有何见解?”

韩宿稳了稳心神,将今日临时整理的文稿拿了出来。

大殿内其他人各自神色不愉,想必今日都得知司暃出现的那些天幕,感官并不是很好。

文稿内是今日长安城内外22个天幕点司暃与所有人对话的记录。

不过既然皇帝已经得知此事,司暃那人在天幕之中说了些什么话,皇帝大概也已经知晓。

韩宿将文稿递给皇帝,那其中司暃对读书人,商人,百姓等各类三教九流之人不同的关键发言,都被韩宿朱笔圈了出来。

皇帝虽然通过眼线知晓天幕一事,笼统了解到司暃那女人做了什么事,却不一定了解那女人说的每一句话,她的目的是什么。

“臣观之司暃此人,并非泛泛之辈。其人当初离经叛道,被处死在大慈恩寺,以儆效尤。以我朝之士来看,这女子确非善类,然此司暃非彼司暃,臣之发妻大概正如那人所言,早已撒手而去,而后世司暃,言谈所及,思想虽离经叛道,但臣推测,即便是在她那个时代,那人也当算是博学之人。”

“韩大人何以见得?”一听韩宿非但没有痛斥司暃那人,反而长她人威风,老国公顿时怒火就往上蹭。

“一个女子,争辩了一上午,不过是仗着后世的优势,咄咄逼人甚至要压我后唐所有人一头,她以为她是什么东西,想插手我朝政事?”

司暃那人,轻易便拿出粮食耕种改良的技术,她收买人心的手段哪怕披着后世的皮,在这群老政治家眼里,照样轻而易举现出原形。

他们怒而上奏,身为居高位者,向来有着灵敏的政治嗅觉。

当一个人有了煽动百姓的手段,对王朝政权,便是威胁。更严重的是,司暃那个女人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

煽动百姓思想,对王权产生威胁之人,古往今来难有顺利成功者。因为他们至少有迹可循,朝廷多少次镇压□□,只要解决掉带头闹事之人,问题便迎刃而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