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古代(82)

作者:斩风留雪 阅读记录

数理化的跟学热度明显不如文科,对此司暃表示。

这段时间大家还处于幼儿园开学第一周的轻快氛围之中,等到回头直播系统上线,再想这么跟着她有一搭没一搭的瞎学,想都别想。

当然,学习并不强制,一个时代的人类,并不需要像现代普及义务教育这般用心。

当他们之中出现能够坚持不懈,积极汲取现代知识的学子之时。他们,便是时代的先驱。

这段时间司暃被直播外指挥着去听谁谁谁的课,天天赶场一样去蹲点,让司暃一度觉得自己播的很没尊严!

于是高寄笔来消息的时候,司暃当场收拾小包逃离校园了。

因为去的太早,司暃跑去附中找高寄笔的时候,后者正夹着卷子准备进班上课。

......

换了个地儿,司暃坐在高寄笔教室后排,又开始了直播课堂的“事业”。

不过这一次就连司暃也听得认真,毕竟省调研组组长级别的大佬,高寄笔的一节试卷讲评课旁征博引,一张卷子所有题目被她打乱顺序,分模块讲解。

一整册的知识点都在一节课内被梳理了一遍,司暃听课之余,顺道借了后排同学的纸笔,写写画画半节课。

不得不承认,省级名师的课堂,的确要比一般教师精彩得多。

她自己不如高寄笔远甚。

......

江南水乡,袁宅。

小丫鬟站在二楼的阁楼前沉不住气的催促她家小姐:“姑娘可怎么办呀?楼下那些自称老爷的叔伯兄弟,门房都拦不住,已经闯进厅堂了。”

袁新筠一身白衣慵懒散漫的靠着窗边,手中握着的赫然就是不久前司暃推广给普通百姓的铅笔。

一时之间贵族人家并没有广泛推广,他们认为铅笔不过是贱民之物,使用铅笔是掉价没面子的事。

袁新筠一边翻写着手中宣纸,一边盯着窗外河道之上的天幕。

司暃天幕中那位算学先生的课讲的很好,她听得懂也很喜欢。

先生讲解的题目中,有一部分关于商家买卖应用的问题通过她们的方法,原来可以寻找销售规律,在售卖之前就可以计算出实际利益。

这一模块包括许多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销售问题以及传播问题。那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可以应用到一个产业链从生产到销售各个方面的问题。

她听得太入迷,以至于小丫鬟急的在房里转圈又跺脚。

“阿桃,让他们占着客厅好了,我们从后门走,去铺子里转一转。”

高寄笔一堂课结束,袁新筠也收了宣纸站起来:“今天就放消息吧,就说袁家收养了个孩子,已经过继到我名下。我袁新筠此生,无意招赘,若族中再来相逼,袁某会带着父母牌位,迁出祠堂,脱离宗族。”

“若他们再来袁家闹事,我会以私闯民宅之名,将它们打将出去,并且报官。都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我袁家还是有那个闲钱送他们去见识一番。”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

前天微信被盗号,可恶的盗号狗,给我群聊都退了!退之前还发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一时间好几个同事打电话疯狂戳我撤回消息,人都给我整蒙了。

结果消息没撤回,直接被领导打电话呲了一顿,问我咋回事orz

咱就说,为什么盗版网站在搜索殷勤的词条排名会比官网高!!!稳稳占据第一,本来想偷个懒,网页登陆个邮箱,结果被人入侵了。工作群啊!!!!有些官方性质的工作群给老子退了,这不是要我命嘛!(疯狂想骂盗号狗)

第70章

年关将近, 市场上的繁荣,是后唐一个寂静冬日前最后的疯狂。

易涧钱临走时说, 会赶在年关之前回来。

长安城中的柜坊在掌柜赵叔齐管理下, 已经初具规模。

当初易涧钱力排众议将这个26岁的年轻人送上长安柜坊大掌柜的位置上,整个商会都觉得他疯了。

大家都觉得易涧钱是个疯子,他自己年轻, 疯魔, 敢做敢干不计后果,居然也敢将偌大产业交给这么一个黄毛小儿来管理。

不过想到易涧钱同样是个年轻的疯子,商会并无权插手他产业内人员任免, 就当是看笑话, 看看他易涧钱这些年疯子一样意外创下的基业, 够他折腾几回?

如今的柜坊越来越有后世银行的样子, 更可怕的是, 短短几个月时间, 遍地开花。

年轻的掌柜将柜坊推向全国,并更名钱庄。

越来越多的商人愿意将钱财存放在钱庄, 他们走南闯北, 携带金钱不易。

却发现有这样一个钱庄, 无论天南海北,只要曾在易氏钱庄存过钱,可以在全国任意一处易氏钱庄提取。

并且钱庄返还顾客利息, 对于顾客来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尤其是全国做生意的人家, 免去了长途运输钱财, 途中遭遇截损的忧虑。

就连穷苦家庭的百姓, 都愿意将钱存放在钱庄, 生一点微末利息。

这样一来,易氏钱庄几乎是吸收了全国财富。

随之而来的是安保问题,私人名下的钱庄私库永远没有官方的安保来的容易。

伸手官方钱库的下场,可能会被定罪,会牵连家族,但钱庄不会。

他没有给人定罪,累及家族的手段,对盗窃抢劫团伙的威慑力,是不如官方的。

对此赵叔齐曾向司暃询问求助过,私营的钱庄汇聚越来越多钱财,必遭小人惦记。

然后赵叔齐学到了钱庄流通,那些存放在钱庄里的钱,他们大可不必费心保管。

只需确认客户存款类型为死期还是活期,若存死期,则提高利息,定下取款日子,保管方自己有底,只要在客户取款之日,备齐款项,中间这些钱财可以拿出来,重新回到市场。

这叫资金链循环流通,一来一去,钱庄并不会实时留存大量金钱。

赵叔齐将那些可以流通的金钱取出,短短几个月,发展无数新产业,打通无数行业之间壁垒,让易氏产业遍地开花,逐步形成一张初具规模却覆盖到整个市场的关系网。

如果过易涧钱是将家族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商界独占鳌头的新秀。

那么他这位大掌柜,便是将所有市场分门别类,全部网罗下来的狠人。

以钱庄为基础,支撑着他不断拓展新领域,开新的作坊,做新的生意。

新作坊的产出回馈钱庄,远远高于钱庄需要支付顾客的利息,同时也规避了大量钱财固定保存所带来的风险。

如此形成一个资金链的循环,还让他们将绝大部分市场连锁起来,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眼看这一年即将结束,几个月的时间只够赵叔齐勾勒出一个商业帝国最简单的模子,他正在疯狂向这个结构模子里填充内容,丰富每一条资金链循环带动下的产业发展。

钱庄的发展规模已经稳定的走上正轨,他准备在年关之前,再去谈一笔生意,拓展一个新的行业。

苏州,嘉泗园林。

氤氲水乡没有北方刀削般的冷峻,水网穿过假山园林,沟通起这个柔情又富庶的小城。

商会的各个老板都早已齐聚而来,袁新筠头顶冠帽,一身素白男装淡然优雅的坐在商会大厅之中。

面对同行夹枪带棒的责难,女子左手轻摇纸扇,慢慢抬起右手,仿佛慵懒的研究着指尖新染的颜色。

“诸位老板在外行走惯了,对袁某一介女子进入商会向来敌视不是嘛?为安全计,小女子随身带着几个打手,只为保护袁某安全,不妨碍诸位掌柜吧。”

男人们愤愤不平,商会从未有过女子参加,这些生意做遍大江南北的老板们,即便对袁新筠满腹意见,面对那女人背后精壮的武士,也只好先放一放。

毕竟袁家老爷子去世,偌大的产业被这女人牢牢抓在手里,她还真敢威胁族老迁出族谱,离开家族。从此袁家断绝对族中经济援助,一刀两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