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后我靠讨好老婆苟活(128)

作者:一寸星火 阅读记录

八个碗要立在头上, 已经不只是难以维持平衡的问题了, 那碗可是实打实的陶碗, 八个加起来也很有些重量, 而那些重量全得靠头支撑着。

这杂耍的手艺,没个十年八年的的确练不出来,而且常人也难以把这么辛苦的事情坚持个十年八年的。

“好看下次还带你出来看。”秦霁偏头,看着眼里满是喜悦的卫瑜,也不自觉地弯起了唇。

杂耍的艺人们也是要轮流表演的,等大家都轮了一圈之后就是重复节目,这时候已经看过了杂耍的人们就会去别的地方再找些吃的玩的。

秦霁征求了卫瑜的意见,决定他们也去河边放河灯。

都城内的河流主干道要宽些,上面还有行船和画舫,河灯放上去只会被船只冲散,翻进河里直接给淹了就很可惜,到底放河灯人们就是想许个愿求点什么,这河灯都翻了没了,那岂不是意味着愿望也要落空?这也忒不吉利了些。

因此放河灯的地方是在支流上,支流河道要狭窄得多,就正适合用来做这种娱乐活动。

放河灯的人也不少,秦霁他们一行人也得老老实实地排着队等前边的过去了才能上前去。

许是去年的元宵因着先帝大丧民间暂时取消了娱乐活动,人们错失了去年的上元节灯火,所以今年的人就格外地多一些,也有可能是上元节一直以来人就很多,只是从前秦霁不曾见过。

排了好一阵的队,才轮到了秦霁他们去买河灯。

看到了老板摆出来的河灯样式,秦霁便明白了为何这里的人会比河对面的更多了。

寻常的河灯都是做成了莲花的形状,所以也有人将河灯叫做莲花灯,这老板是个别出心裁的,他不光做了最常见的荷花灯,还有兔子灯、狐狸灯、猫咪灯这些动物形状的,个个小动物形状的灯瞧着便憨态可掬,特别能吸引客人。

寻常的莲花灯两文钱一个,而动物形状的要五文钱一个,贵上不少。

只不过上元节一年就这么一回,大多数的人都是不拘着这五文钱的,哪怕就是普通的百姓见着了这么别致的灯也想买上一个,左右不是日日都要用到的柴米油盐,奢侈一下也无伤大雅。

若是不想花这五文钱,也可以买莲花灯,莲花灯的价格也都是统一的两文钱一个,随意在哪个摊子前买都是可行的。

秦霁摸了三十五个铜板给老板:“老板,我们七个人,都要动物灯。”

老板一下子就收到了三十五文钱,高兴得脸上的褶子都笑了出来:“好嘞!客人随意挑选,我做的灯质量都是极好的!”

秦霁干脆就根据大家的面具来选了灯,一人拿了一个,老板提供笔墨和纸条,可以写自己的愿望,写好了就放进河里,让河灯顺着水流飘向远处。

“阿瑜,你想写什么愿望?”秦霁探了个脑袋过去,试图偷看一眼。

卫瑜挡得快,秦霁没能看着。

“愿望哪有说出来的?都说愿望说出来就不灵验了。”卫瑜挡着自己的小纸条写完了愿望,拿起纸条吹了吹墨。

秦霁:“你说出来我可以帮你实现。”

卫瑜把小纸条叠了起来,放进猫咪形状的河灯里:“那要是我想上天呢?你打算怎么帮我实现?”

秦霁陷入沉思。

他回现代社会去抗一架飞机回来能行吗?

“你快写,写好了我们一起去河边放灯。”卫瑜催促道。

秦霁这才提笔,在小纸条上刷刷刷写下自己的愿望。

他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希望他的阿瑜可以过得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至于秦国的国泰民安,他们可以携手去实现,不需要许愿。

陈玄文他们几个自然是不敢抢在秦霁和卫瑜的前面去放河灯的,秦霁和卫瑜牵着手下到河边时,他们就捧着自己手里的那一盏河灯,等他们放完了河灯上来之后再下去。

虽说这支流的河道不像主干那边深得能行大船,但是人若是掉下去了还是很危险的,再加上河边本来也没有多宽敞,人一多了便容易挤上。

为了这放河灯的人能安安全全地放河灯,卖河灯的那个老板还会在一旁看着点人,要是河边的人多了,便先拦着要放河灯的客人。

河水冰凉,卫瑜将河灯放下之后便不再管了,秦霁手伸进了河里可劲地拨水,荡起了涟漪来,将那两盏河灯也给荡得跟着摇晃。

“你别搅和了,就让这两盏灯自己漂着,水里那么冷,你也不怕冻着。”卫瑜去扯了扯秦霁那只拨弄着水面的手臂。

秦霁把手收回来,甩了甩手上沾的水:“我们的灯必须得放到远处去。”

卫瑜忍不住捂脸,秦霁这幼稚的好胜心究竟是哪里来的?

放完了河灯,又眼看着河灯在秦霁的人工助力之下漂得越来越远,秦霁和卫瑜才上了岸,等着陈玄文他们也放河灯。

陈玄文也就罢了,虽说他名义上也叫暗卫,可到底是簪缨世家的子弟,和白鹭他们这些无父无母,从进入暗卫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和常人的生活不会再一样的暗卫是不同的,他小时候上元节也会和家人一起出门来玩,也许他哪一年就在这里放过河灯。

而白鹭他们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暗卫营里的大家以兄弟姐妹相称却又不敢深交,怕哪一日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外面会让人难过。

暗卫们看起来只要在秦霁出宫时跟着贴身保护就行了,实则不然,他们在秦霁的周围潜藏着,以防有刺客出现,有时候蹲的屋顶,有时候蹲的是房梁,还有暗卫远赴异国他乡,执行着不可说与人听的任务。

对于暗卫来说,上元节放河灯无疑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

更何况他们的河灯还是皇帝陛下亲自掏钱买的。

白鹭是最后一个放下河灯的,她手里的那盏小狐狸灯承载的烛火一起燃到了极其明亮,比大家的灯都要耀眼。

看着河灯载着写了愿望的小纸条顺着水流一路漂远,白鹭心道,她希望自己的愿望可以成真。

“哎!公子你们瞧,那边开始舞龙灯了!”陈玄文指着河对面。

舞龙灯的队伍会绕着大街走,一路上锣鼓喧天,等离得近了,那锣鼓声简直震耳欲聋。

很多人的目光都是舞龙灯给吸引了过来,驻足在了河岸上看着对面。

龙灯是由竹木搭的骨架,彩色的布扎的,龙被做成了一截一截的灯,节数很有讲究,是单数,能长达数丈,每一截龙灯都亮着光,由此组成了一条灯龙。

走在最前面的领舞则拿着龙头,沿着街道奔跑向前,那个拿着龙头的人嘴里还大喊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没过多久,秦霁他们站着的这一边河岸也传来了锣鼓之声,倒不是龙灯的队伍过来了,而是鲤鱼灯的队伍。

鲤鱼灯不像龙灯那样长,每个人只能举一截灯,鲤鱼灯每个人都能单独举一个,然后许多人凑在一起,高举着鲤鱼灯,就形成了一群鲤鱼。

人们都说鲤鱼是寓意着吉祥的鱼,那么成群的鲤鱼一起走过来就是大大的吉祥,新的一年里会好运连连。

“好热闹。”

上元节有独属于上元节的热闹,和端午的龙舟、七夕的鹊桥和中秋的拜月都不一样。

“我们往后每一年,上元节都可以到外面来玩。”秦霁见卫瑜已经看得眼花缭乱,不由得笑了笑。

“不用着急,也不用失落,每一年都可以来看。”

以前没有看见过的风景,没有做的事情,他们都可以一起去看、一起去坐。

卫瑜目光明亮,朝秦霁弯着眼睛重重地点了个头。

秦霁忽然就想起了以前读书时背过的那首《青玉案·元夕》,彼时他为背书感到痛苦不已,每次早自习都在痛苦揪头发,哪里能够领会得到那诗词中所描述的景象?

如今自己站在这灯火之后,方才知那些文人墨客所写不假所言非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