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后我靠讨好老婆苟活(131)

作者:一寸星火 阅读记录

庞书文应声记下。

不止是甜椒,这里所有的蔬菜作物在成熟之后都是要往皇宫里面送上一份的,毕竟这里是皇庄,庞书文也只要留下足够的种子就行,再就是皇庄众人自己吃的,剩下的全部都可以送进皇宫里去,请陛下和皇后殿下尝尝。

甜椒的实验田过去是大葱。

秦霁忽然想起来大葱切成丝,和黄瓜丝一起拿面皮和着烤鸭卷了,蘸甜面酱吃的吃法。

秦国没有这样的吃法,突然这么一想起来他还挺馋的。

今天晚上就吃烤鸭好了,待会派个暗卫骑马回宫去传个信,让御膳房按照他说的法子做个烤鸭来吃。

他也让卫瑜吃点新鲜玩意儿。

秦霁在想烤鸭时,还想了一下自己对权力的运用居然是用在了吃法上,不由得把自己都给逗笑了几分。

除了大葱也还有别的,像什么豆角、黄瓜、南瓜都有种,这些需要搭架子的都种在了一边,架子还不到搭的时候,要等苗都发起来了才会到土里来搭架子,好方便彻底长起来之后藤能够顺着架子往上爬。

“好大的一片油菜花。”秦霁从山角转了过去,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的油菜花便映入了眼帘。

一两朵油菜花立着不会有人觉得好看,可是成片的油菜花,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油菜也是个好东西,鲜嫩时能折来当菜吃,菜籽还能用来榨油。

秦霁觉得庞书文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了,从他划定的农作物实验田就能看得出来,有主食有蔬菜,也不光是涉及到了吃,还有穿,还有油。

“庞爱卿,你以后要是成亲了,应当会将你家里打理得很好。”秦霁真心道。

有庞书文这么个丈夫,那他的妻子过日子过得应该会挺舒心的。

“陛下就不要拿臣取笑了。”庞书文不大好意识的垂下了头,“之前在家乡时也有人给臣说过亲事,只是都没有看上臣的。”

那些姑娘的家里都不理解,好好的一个读书人,考取功名最终为了种田,那又和村里的庄户人家有何不同?

而且不理解的人还占了极大部分,以至于帮庞书文说亲的媒人都不爱接庞书文他家里的活了。

“可爱卿如今是朝廷官员,六品,会有好人家的。”秦霁很欣赏庞书文这种踏实肯干的人,只要干出了成绩来,那庞书文就会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古代人嘛,家里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早地定下来,结个好人家的亲事,只是庞书文的仕途注定了跟别的人不大一样,自然也不可用寻常的眼光来考量。

庞书文掖着笑了笑,被秦霁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会儿已经快到用午饭的点了,陛下先随臣回去用个午饭,待用过午饭之后臣再引陛下去看种的水果和药材。”庞书文自行转移了话题。

秦霁惊讶:“你还种了水果和药材?”

好像庞书文会的,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去年科举考试的那篇文章,他也没有真正表露出他究竟懂多少。

“有些土地在山坡上,坡面倾斜,一些作物便不适合种,种些水果和药材却是使得的。”庞书文道。

秦霁抚掌,有庞书文这么一个肯干的官员在,干他个十年八载的,何愁秦国不能更加富强?

午饭就是在皇庄吃的,皇庄里的午饭和御膳房那道道都讲究精致摆盘的很是不一样。

秦霁看见的全部都是新鲜摘的菜,看着就觉得舒服。

有雨后在山上的竹林里挖出来的春笋和蘑菇,春笋是用来清炒的,而蘑菇则是炖了个母鸡汤,又鲜又香。

还有一道香椿炒鸡蛋,只不过秦霁吃不惯香椿的味道,那一盘子都端给了好这一口的一个侍卫。

还有一个水煮肉片,猪是皇庄里养殖的,里面的配菜也都是出自庄子里,就连那豆芽都是庞书文请来的老农自己发的。

秦霁招呼着众人一起坐下用午饭,也不分什么君臣了。

只是那些请来的老农还是没有跟皇帝见过面,没这个胆子,怕冲撞了贵人,所以庞书文安排了老农们和其他皇庄里听候差遣的人一起吃。

秦霁用午饭时,又觉得等他和卫瑜退休了养老,来庄子里住着似乎也不错?

有山有水有风景,吃得也美味。

人间极乐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第65章

在皇庄里用过了午饭之后稍作休息, 庞书文便引着秦霁上山去看种植的水果和药材。

先是去看了的药材,药材种植在较为平缓的坡地上,很大的一片。

药也是百姓们生活中容易用得上的东西, 这人哪有不生病的?小病也就罢了, 一个轻微的头疼脑热靠自己熬过去也就是, 若是大病,不靠吃药, 那人是铁定挺不过去的。

秦国医药并不分家,看诊的大夫都是在医馆里, 当场就能根据方子拿了药来煎熬,只是药材不比大米小麦,再加上炮制的过程复杂, 所以价格不算低。

庞书文尝试种植药材,也是想着如果有适合大面积种植的药材,就鼓励百姓们种植药材,这也可以作为一项收入来源。

自然,这也得建立在家有多余的土地的前提之下,若是没有多余的土地,那么也就只能用来种更加必要的作物, 也就是粮食。

从药材的种植田往山上走, 种的就是水果了。

很多果树都还是树苗,没那么快能结果, 还得养上几年, 而一些浆果类的水果现在也还不到适合种植的天气, 要等进了暖春之后才会种植, 所以现在还有一片土地是空置着的, 就等着天气彻底回暖了之后再动工。

“陛下, 再往山上走就没有土地了。”在秦霁已经走到了果林尽头却仍然脚步不停后,庞书文忍不住提醒道。

“朕知道,朕就是想上去看看。”秦霁见山上是一片树林,所以想去看一看有没有蕨苔。

庞书文自是跟上。

如今开了春,要是有蕨苔,那么蕨苔应该还挺鲜嫩的,可以摘回去做个菜什么的。

秦霁在现代社会时,有报过一个兴趣营,当时就是带队的老师将他们带去山上摘蕨苔,然后给他们做了凉拌蕨苔吃。

进了山林里,就没什么路了,皇庄一向不在这一片山上砍柴作柴火,因为距离要远一些,没得绕这么一个圈跑一趟,没有常常进山来,也就没有路。

春天万物复苏,那些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杂草都纷纷吐了嫩绿的新芽来,顽强生长,展现着自己不输于参天大木的生命力。

秦霁钻进了林子里,一下子就看见了生长得无比旺盛的蕨苔。

“把这个挑着最嫩的部位摘下来。”秦霁折了一根蕨苔下来,“回宫的时候带一些回去,交给御膳房做个菜。”

吃着面皮卷烤鸭,再搭配点凉菜,想想就美滋滋。

“陛下认得这个?”庞书文略有些讶异。

秦霁:“认得蕨苔很奇怪吗?”

庞书文道:“在有粮食能吃,或者是别的什么吃的时,很少会见到有人吃蕨苔的。”

更何况秦国建国至今,不说年年风调雨顺,却也极少遇到什么天灾大难的,即便是偶有些祸事,也有朝廷发赈灾的银子,帮着受灾的百姓,所以还真没有出现过百姓们饿到了需要上山挖蕨苔来吃的情况。

“那是因为前朝时百姓们没有吃的,什么都要收税,这蕨苔是天生地长的东西,既不用交税还能挖来充饥,久而久之的,人们吃多了蕨苔,就对蕨苔下意识地心生不喜。”秦霁将手里的蕨苔交给了一名侍卫专门拿着。

庞书文执手:“臣受教了。”

其实很好理解,蕨苔在前朝被百姓们用来充饥,却也没能充到几分,依然食不果腹,蕨苔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是贫穷、灾祸、饥饿的代名词,自然不会再喜欢食用蕨苔。

而后来秦国建立,给土地给政策,帮助百姓们恢复生产,且历来收的赋税也不高,百姓们生活过得比以前富足,那自然也会想多吃一些好东西,谁又还会想着祖祖辈辈都由衷不喜欢的蕨苔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