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后我靠讨好老婆苟活(54)

作者:一寸星火 阅读记录

第34章

在给莫知谦留下了书信之后, 船队便启程继续前行。

秦霁一路带着卫瑜玩到了边境的关州,才下了船转陆路,去了和卫国接壤的宁州。

只不过宁州现在也不与卫国接壤了, 秦霁从卫琼的手里要来了三座城池, 如今的边境线改了一通, 秦国和卫国的接壤处,已经变成了曾经属于卫国, 而如今属于秦国的那三座城池。

队伍在宁州停下,郑禄亲自将秦霁给迎进了宁州城, 安排在了将军府住。

这将军府是先帝赏赐的,派人修葺过,比宁州刺史府都还要好上很多。

“朕就知道, 以你的能耐,很快就能料理好。”秦霁把卫瑜送去休息之后便和郑禄君臣私谈,“你传信给朕说边境已经稳定时,朕还吓了一大跳。”

本来按照秦霁估算的,郑禄起码要在六月才能将卫国的三座城池彻底变成齐国的地盘,没有想到这才五月底,郑禄就已经结束了任务。

郑禄拱了拱手, 道:“陛下有所不知, 卫国征收的赋税比我们秦国高,去岁占领了那三座城池后, 臣便得知卫国边境的百姓过得很不好, 于是就有派人传播我们秦国的赋税政策, 这三座城池的百姓, 对卫国本就有了意见, 如今又是被卫国用来换了那无能的使团, 自然是意见颇深,整顿起来也就不费什么工夫了。”

“哦?”秦霁问,“卫琼收了多少赋税?”

郑禄:“回陛下,五成。”

“五成?”秦霁受到了惊吓,“卫琼怎么不干脆去抢呢?”

秦国和卫国的边境都是土地贫瘠之所,百姓生活本就贫苦,还征收五成的赋税,这不是要人家的命吗?

秦霁在心里暗骂卫琼是个黑心的王八蛋。

“是这样的,因为边境总要驻军,而且是人数众多的军队,总要花钱,自卫琼登基已来,就想要缩减军费开支,便将卫国边境的军费都划给了当地承担,当地官府也拿不出来银子,就只能由百姓们来出这笔银子。”郑禄镇守边境多年,对边境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秦霁呵呵:“朕是卫国百姓朕也有意见。”

难怪呢,卫琼连民心都不要了,那人家指不定开开心心地投入秦国的怀抱。

秦国在边境只征收一成的赋税,地方运营都是国库贴银子,百姓们的日子自然要比卫国的过得好。

“明日我们去献州转转。”秦霁沉吟片刻,决定亲自去看一看情况。

“是,老臣这就去准备一应事宜。”郑禄躬身退下。

郑禄走后,秦霁又见了郑守。

“卫国使团都安然地交给了卫国了吧?”秦霁压低了声音,“有没有把人给喂胖一点儿?”

郑守:“陛下放心,臣每日给使团送的饭菜都是下了油水的。”

油水多,赶路又是坐在马车里,不养肥才怪。

“那就好。”秦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面对一个肉都没有少的卫无瑕,到时候卫瑜到了卫国的国都,卫琼也问不出怎么让卫无瑕受苦了的话来。

想到卫瑜马上就要跟自己分开了,秦霁心情都低落了下去。

“郑守,你可要记住朕跟你交代的,一定要保护好卫瑜。”秦霁道。

“陛下放心,有臣在,绝对不会让人动殿下一根头发丝。”郑守保证道。

秦霁拍了拍郑守的肩膀:“朕当然相信你。”

郑守可是年轻一辈里最能抗事的武将了,能接得了他爹镇国公的班。

“陛下,臣何时率领使团出发?”郑守问道。

秦霁:“不着急,等卫瑜休息几日再前往卫国国都。”

进了卫国的地界,无论什么都是鞭长莫及,而且卫瑜要回去见的可是那些个糟心玩意儿,自然该把精神养足了再去。

郑守:“是,臣明白了。”

跟郑守交代完了之后,宁州刺史又上了门。

“臣,宁州刺史曾义,参见陛下。”宁州刺史一身官袍,慌忙跪下,“陛下驾临宁州,臣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恕罪。”

秦霁摆了摆手:“爱卿平身。”

给曾义赐了座,秦霁道:“朕本就是微服出行,不欲声张,怎能怪你不曾前来迎接?再者如今三座城池都归于宁州治下,爱卿忙于民事,朕也不想打扰。”

曾义:“多谢陛下体恤。”

“朕见爱卿行色匆忙,可是有什么事?”秦霁现在也学会了不少察言观色,他瞧得出来曾义很紧张,却不是因为面见自己而紧张。

“回陛下,臣前来拜见陛下,是有一事请陛下示下。”曾义取出一张折叠好的纸,双手奉上。

高德去拿了纸,交给秦霁。

秦霁张开,将纸张上短短的两句话浏览完,也变了变脸色。

“此事当真?”秦霁把纸放下,面色沉重。

曾义:“这是司天监测出来的,再由中央下发到了臣这里,臣抄录下来的,不会有错。”

秦霁沉吟,地震可不是给银子就能预防得了的,和若河完全不一样了。

他这到底是个什么运气?才把卫国的三座城池给接过来没多久,就有地震要发生,而且根据司天监的测算,地震的震源就在卫国割让的三座城池中的一座。

“爱卿,朕所记不错的话,云归城应当是卫国的州府所在。”云归城就是那座倒霉的震源中心城池。

曾义:“正是,而且云归城东接秦国,北接多瓜国,南接苍术国,交通要塞,人口众多,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怕是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秦霁有些头疼,云归城里上万人,他得下令全部疏散,否则将会死伤无数。

“爱卿,以前这一片地区可有大地动的记录?”秦霁没穿越前,生活的城市远离地震带,从小到大就没有自己经历过,都是在新闻上看见的。

“陛下,秦国开国不过百年,在近百年内,这一片地区都不曾出现过大地动。”曾义回禀道。

也就是说,连个参考的文献都找不到。

秦霁头更疼了。

“不管怎么说,得先将云归城的百姓撤出,至少不能让他们待在城里。”秦霁喃喃道。

“还请陛下下旨。”曾义俯身躬请。

“这样,云归城的所有人,由官府和军队组织,全员撤出,一个都不要落下,撤出云归城的百姓,在附近有亲戚的,可以去投奔亲戚,想要到卫国去的便放到卫国去,不要拦他们,自己找不到地方安置的,便暂时住在帐篷里,你和郑禄协作,将此事办好,在组织撤出时,一定要挨家挨户的检查,万一有不便于行的人就把他们带出来。”秦霁吩咐道。

曾义领了旨,迟疑了一下,问道:“陛下,大地动不安全,您要不……”

他的话虽没有说完,秦霁却明白,无外乎是他是皇帝,他的性命要比别的人更重要。

“朕在此时走了,若是传出去,得让全天下人笑话,朕哪里都不去。”秦霁对曾义笑了一下,“爱卿别担心,大地动也动不到宁州的地下,朕不会有事的。”

曾义只好称是,况且秦霁说得对,他若是在此时离去,将来传扬出去,于君威不利。

“你去办吧。”秦霁挥退了曾义。

“高德,传旨,命郑守整顿使团,明日即刻启程前往卫国国都。”秦霁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安危,却不能将卫瑜置于险境。

高德自然是懂秦霁的想法的。

“可是陛下,不告知殿下吗?”高德愁道,“要是不告诉殿下,殿下怕是要跟殿下赌气。”

秦霁:“就是因为他要跟朕赌气才不能告诉他,就让他无牵无挂的去解决那些恩怨吧。”

要是卫瑜知晓了大地动,肯定不会乖乖地走。

他的心里,是放不下百姓们的,哪怕他出不了什么力气,也想着出谋划策。

高德只好听秦霁的,去给郑守传旨。

秦霁又给郑禄传了旨,叫郑禄清单大军的帐篷,看看能腾出来多少,得用于安置云归城的百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