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后我靠讨好老婆苟活(75)

作者:一寸星火 阅读记录

卫瑜:“起来帮你看看科举的题目,今天胥大人入宫,肯定给你说这个了吧?”

秦霁竖起大拇指:“不愧是阿瑜,这都能想得到。”

两人起身,高德就端了冰镇过的绿豆汤来:“陛下、殿下,天气炎热,喝一碗绿豆汤降降暑气。”

秦霁端起绿豆汤就一饮而尽,他本来就体热,夏天喝水喝得多,睡觉这么会时间便已经感到口干舌燥。

“高德,这绿豆汤你们有吗?”秦霁放下碗时,忽然问道。

高德:“陛下说笑了,存放的冰块有限,哪里能用来给皇宫里这么多的人冰镇绿豆汤?”

冰块那是主子们的待遇。

秦霁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那你传朕旨意,凡事在宫中当值的,不管是宫人还是禁军卫士,这个月都多发一两银子。“这就叫做古代版本的高温补贴。

高德:“是,奴婢这就去。”

卫瑜喝绿豆汤就要斯文得多了,用勺子舀着,慢慢喝。

“你很会为底下的人着想。”卫瑜说。

秦霁笑道:“我们的日子过得再差也要比他们过得更好。”

皇宫里有皇宫里的规矩,不能像皇宫之外的寻常百姓一样,热得受不了时就不干活,等到过了最热的时刻再去做,特别是禁军,在宫内要反复巡逻,穿着厚重的铠甲在炎炎烈日下走来走去,其他的宫人好歹还能在宫殿里躲上一躲。

喝完了绿豆汤,两人就钻进了书房。

“我翻了翻秦国自建国以来的科举考题,均田、择吏、去冗、省费、辟土、禁奢都有出过题目,最好是不在这里面来选题。”卫瑜将一本厚厚的答题册给翻了出来。

秦霁就很震惊:“你到底是怎么找到这东西的?”

这份答题册里抄录的是秦国开国以来,所有被评定为优秀的答卷,换句话说,这就是一本学霸笔记。

“我找胥大人问的。”卫瑜说。

胥子业作为秦霁的老师,在秦霁还是太子时就要给秦霁授课,这也是用于授课的教材之一。

“那为什么不要在这里面选题?”学渣秦霁发出了疑问。

卫瑜没急着解答,而是先翻开了那一册厚厚的“教材”。

“你可以先看一下这些答卷。”卫瑜把教材抛给了秦霁,自己坐到旁边,随意抽了一本策论翻阅起来。

秦霁只好埋头看书。

都是历年的有些试卷,里面有很多东西都值得秦霁慢慢琢磨,所以秦霁也没有急着翻页,每一句都看得很仔细,用心揣摩。

本来学渣要揣摩学霸的答案就已经很头大了,这份教材里还都是学霸之中的学霸。

秦霁越发觉得他这个皇帝当得不容易。

生活不易,秦霁叹气。

高德进入书房,正欲叫秦霁,却被卫瑜制止了。

卫瑜手指抵在唇前,对高德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打扰正在埋头苦读的秦霁。

高德眼里划过一丝笑意,无声道:该用晚膳了。

卫瑜看懂了高德的口型,挥了挥手,让高德先出去。

高德便先行退下。

出了书房,高德愉快地扭了扭腰身。

高环见只有他师父一个人出来了,不禁纳闷:“师父,陛下和殿下不用晚膳吗?”

高德敲了高环的脑袋:“你个笨瓜。”

高环故意“哎哟”一声:“师父,您怎么老说我笨?我哪里笨了?”

高德意味深长:“你啊你,还有得学呢。”

他的年龄不算小了,也是四十岁的人饿了,不可能再陪伴下一任帝王,如无意外,他这笨蛋徒弟会是陪伴下一任秦国皇帝的心腹。

在皇帝的身边当差,当然要能了解皇帝的心思。

高环办事的确办得不错,只是在这方面,还需要好生历练一番。

卫瑜放下手中的书,走到了秦霁的身后,弯下腰看了一眼秦霁的进度。

“先到这里吧,去用个晚膳再回来继续。”卫瑜启唇道。

秦霁这才从厚厚的教材里回过神来,抬眼看了一下窗外,天色已然擦黑。

“怎么不早点叫我?饿着了没?”秦霁上手去摸了摸卫瑜的肚子,“怎么感觉都饿瘪了呢?”

卫瑜:“……”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好了,快去用晚膳。”卫瑜拖着秦霁起身。

秦霁夹了一张书签进去,合上了这本充满了知识的力量的教材,和卫瑜相携去用晚膳。

夏日炎热,御膳房在准备膳食时也是花了心思的,凉菜搭配着热茶,再呈上加了冰块的冷饮,一顿饭用下来,热气都降下去不少。

太久没有在宫里吃过饭,秦霁一不小心喝的冷饮有点多,撑肚子,不得不先去遛一遛自己消消食儿。

卫瑜陪着秦霁一起去了御花园溜达。

“说来好笑,我老是待在紫极殿,都没有来御花园转转,真真是辜负了御花园的四季美景。”秦霁莫名就笑了起来。

卫瑜:“等你什么时候能让胥大人满意了,不再给你日日布置功课,你就能多来御花园里走走了。”

秦霁每天的时间都被占得很满,在皇宫里待着的时候,都是卫瑜陪着秦霁,帮秦霁处理政务上的问题,反倒是在外的这两个月,两个人黏在一起腻腻歪歪的时间还要多一点。

“御花园里有湖,里面也养了鱼,你要是无聊了可以钓鱼。”秦霁搓着手,“御花园湖里的鱼可要比宁州将军府里的肥多了。”

卫瑜被秦霁震惊到了:“你连观赏用的鱼都吃?”

秦霁大义凛然:“观赏用的鱼,本质上不还是鱼么?”

卫瑜:“……”他竟然觉得秦霁说的有几分奇奇怪怪的道理。

不过他是不会对御花园里的鱼下手的,观赏用的鱼可都是名贵的锦鲤,也就是秦霁这个不识货的家伙,逮着什么都想嘴上两口。

卫瑜不配合,秦霁痛失爆炒锦鲤的机会,还被卫瑜给踹回了书房继续研究那厚厚的一本优秀答卷。

“你可看出些名堂了?”卫瑜端坐在椅子上,捧着一碗酸梅汤问道。

秦霁思索了一番,才道:“这些被选为优秀答卷的试卷的确十分优秀,我在逐句阅览时,看见一些观点之后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比书上的要更加浅显易懂。”

卫瑜淡淡地饮了一口酸梅汤:“那你看出来为什么了没?”

秦霁摇头:“没有。”他是菜鸡。

“胥大人让你看过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言语而少践行,而这些答卷,都有从具体你如何实施的角度去阐述政策,所以才会给人一种眼前清明的感觉。”卫瑜道。

秦霁抚掌:“我明白了,就是说我之前看的书都是在说什么应该做,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却少有从具体怎么去做这一方面来讲述的,而科举考试所要选拔的是能做事的官员,自然不看文藻华丽的长篇大论,而是看他们有没有关于政策推行的观点。”

卫瑜颔首:“孺子可教。”

秦霁微微嘚瑟了一下,就一下,不多。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不在以前的考题里找题目来出的原因。”卫瑜道。

一个是已经出过的题目,已经落实为国策的不在少数,并不需要进行革新,另一个就是能够走到会试这一步,那自然有研究过以往的考题,拜读过前人的答卷,翻新一份答卷上来太容易了,这样举行考试就没有意义。

秦霁趴在桌面上,又开始痛苦了:“阿瑜,你说我到底应该出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啊?”

卫瑜:“出题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出,看国家需要什么,或者说,看你这个皇帝需要什么。”

秦霁心说,他需要搞死卫琼这个便宜大舅子。

可是这又不能当作题目来出。

而且直接把如何平卫国作为考试题目,那无异于是挑衅卫国,鬼知道卫琼这个神经病是不是会发疯。

罢了罢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想一个正经题目的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