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女配她支楞起来了+番外(111)

这不,姚双翠就主动说要做她的推荐人了嘛!

一个想要笔杆子,一个想要推荐人,两个人聊得越发投契,没多久已然混成了忘年交。至中午时分,聊天聊得意犹未尽的姚双翠想起了自己的工作,无奈的跟林秀芬提出了告辞。

林秀芬直把人送出了大队两里路,两个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回家的路上,林秀芬不由哂笑。30年代的文化人,总是寂寞的。老百姓受教育程度太低了,以至于聊天时,他们随口的一个成语,对方都很难理解,甚至很可能认为你在摆谱。

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文盲小燕子闹出的种种笑话,在30年代的农村,是常态而不是笑料。而一个人能成为作者,通常都有着极其旺盛的表达欲。换言之,林秀芬堂堂一个话唠,在农村里愣是没几个人可以陪她闲聊,没憋疯真是好坚强!

畅聊过后的林秀芬心情愉悦,嘴里哼着歌,蹦蹦跳跳的往回走。刚到路口,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她回头一看,竟是骑着自行车的王建业!

林秀芬瞪大眼:“你哪来的自行车?”

王建业笑道:“借的呗,难道我买得起?工业票不都给你买锅碗瓢盆了吗?”

林秀芬翻了个白眼:“锅碗瓢盆你自己不用?”

“你看你的暴脾气。”王建业好笑,“我去一趟大姐家,顺便去县里买点肉,晚上做点好吃的呗。”

林秀芬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先去大姐家,还是先去县里买肉?”

王建业:“……”

好半晌,王建业讪笑的摸了摸鼻子:“我妈在人家家里照顾我姐月子,总不好白耗人家太多粮食。再说要过元旦了,走走节礼。”

“哦。”林秀芬随意应了声,她不在乎王建业怎么补贴亲妈亲姐,刚才不过随口一问,并没兴趣纠缠。想着今天的作业没写完,抬脚往家里跑了。

王建业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林秀芬真要闹起来,他头痛之余,心里倒轻松些。现在林秀芬全不把他的钱当回事,对于夫妻来说,太疏远了。偏偏现阶段,他也没办法放着亲妈和姐姐不管。他姐这胎生得艰难,几天都没奶水,小外甥不知道养不养得活。他不在家不知道也就算了,人在家里,又怎能不管呢?

略略平复了下心情,王建业蹬着自行车,飞快的朝县城的方向去了。

林秀芬回到家里,不意外的看见了陆瑞松和张定洋留下的作业。这两天她为了姚双翠的事东奔西走,确实耽误了点学习。趁着天光,赶紧把桌子搬到窗边,又在火盆里点上火。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写了三个小时的作业。

经过几个月的补习,林秀芬的高中知识捡起来了一些。尤其是数学,一对一的针对性补习效果很好,她总算开了点窍。考虑到33年的题目难度,以目前的知识储备,本科肯定妥了。林秀芬轻吁了口气,心中的焦虑缓解了不少。

王建业还没回来,不着急做饭,所以她又拿起政治课本,认认真真的抄写起来。课本多是宋体,因此林秀芬练得最多的也是宋体。反正卷面只需整洁,不看字体。至于更好看的行楷,等她考上大学再练不迟。

天色渐暗,贴着窗户纸的室内暗得更快。林秀芬果断停笔,整理起了作业本。时下练习题很少,林秀芬的学习方法就是抄书。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抄好了2本政治、2本图文并茂的地理、2本化学、3套高一数学,以及一沓砖头厚的练习题。

点着自己一笔一划抄下来的字迹工整的课本,林秀芬的脸上笑开了花。按照现在的进度,等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宣布,她光卖手抄本都是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现在的大学全免费不说,每个月还有28块钱的生活补贴费。以她现在的身家,去到大学妥妥是个小富婆了!开心!

仔仔细细的把手抄本放到专门的竹筐里,林秀芬关上装了纱窗挡灰的书柜门,做起了今天的晚饭。王建业直到天黑尽了才拖着一身疲倦回家,一问之下才知道,刚出生的外甥可能是剪脐带的时候消毒没做好,得了新生儿脐炎,烧得很厉害。他又一次力排众议,把孩子送去了县人民医院,现在已经住上院了。

王建业头垂得很低,对林秀芬轻声道:“我姐没奶,孩子吃米糊营养不够。我想去买点奶粉。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

林秀芬奇道:“你不是拿着你妈的300多吗?”

王建业没吭声。

林秀芬懂了,八成那300多块钱已经在他强行送外甥去医院的战斗中,被吴友妹搞走了。啧啧,孩子多了不值钱啊,看吴友妹绝的,标准的趁火打劫。

关键是,吴友妹敢劫,王建业还真敢给。这瓜娃子咋就在溺爱亲妈的坑里不愿爬出来了呢?

也幸亏林秀芬并没想过跟王建业好好过,不然这事儿有的气。可见王建业就不配被人当回事。

“你还欠着我给你姐的鸡蛋和红糖的钱。”林秀芬心平气和的道。

“我会还你的……”王建业的声音低得快听不见了。

林秀芬叹了口气,她是知道王芳妹家的情况的,也确实没办法眼睁睁的看着新生儿没奶吃活活饿死。只得道:“钱我能借,但你得给我打欠条。”

王建业怔了怔。借钱从不是容易事,他以为要费尽口舌,极近哀求,才能为外甥博得一线生机。却没料到,林秀芬答应的如此爽快。

他心中的天平,咚地一声,重重的落在了林秀芬的那一端,再也难以拔起。因为他清楚,林秀芬在他姐生育前前后后的“大方”,看的并非他的面子,而是源自于她心底对妇女与幼儿的怜悯。

她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但她愿意怜悯。

王建业猛地把林秀芬抱在了怀里,双臂如同铁钳般紧紧扣住了她细瘦的身躯,越收越紧。

“秀芬……谢谢你。”我会对你好的!在王建英描述的纸醉金迷的未来你,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因为你值得!

作者有话说:

林秀芬:想啥呢?神特么值得,那是不在乎。不仅不在乎你,30年代还没必要在乎钱。反正以后要大通货膨胀的,现在攒钱没必要,有饭吃就成。狗头.jpg

——

2 2月结束了,明天恢复单更。

不过还剩60章,22月底会双更的。

22月底更完它!

第89章 对比

新生儿脐炎搁2 2世纪算不得多严重的病症,但以目前的医疗条件来讲,孩子能不能康复,谁也说不好。再加上两大家子除了王建业,都很反对把孩子送去医院浪费钱。

对于李家而言,他们已经有了3子2女合计6个健康的孩子,老五本来就是多余的。对于王家而言,那是姓李的外姓人,关他们屁事?在人吃不饱饭的年代,所谓血脉亲情不过如此。

可王建业此人重感情重亲缘,且他毕竟当过兵,在部队里没少受教育。满脑子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实在做不到冷漠。因此,在大家不情不愿的时候,不得不每天都往医院跑。

劳累与麻烦在其次,这个时候的农村人,可谓是不怕苦不怕累,去医院照顾个小娃娃根本不叫事。但除了医药费之外,还有个巨大的难题摆在王建业面前——县供销社的奶粉断货了!

在30年代,奶粉和其它所有商品一样,都是凭票供应的。奶粉当然也有奶粉票。城镇户口里,家里有婴幼儿的,会有额定的奶粉票供应。但农村的孩子,却没有这个福利。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物价很“便宜”,王建业买个奶粉却得找林秀芬借钱的缘故——他得先掏钱高价问人买奶粉票。

折腾了两天,好容易弄到了半斤奶粉。再去买时,供销社没货了。王建业差点一口老血,又一次深切的认识到了抚安县的偏远与贫瘠。

半斤奶粉够干嘛的?几天就吃没了好不好!

王建业只得一边跑医院帮着姐姐照看外甥,一边满世界的找人换奶粉。孩子早产加难产,本来状态就不太好,再生个病,越发黑瘦得跟只耗子似的,谁见了都不喜欢。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