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女配她支楞起来了+番外(26)

“你认识的,二队的龙有娥,她从小喜欢王建英,前几天还给建设送了几个红薯吃。”陈海燕答道。

“你等会儿!”林秀芬惊愕道,“龙有娥,是二队龙会计的女儿吧?我没记错的话,她今年才26?你跟我讲她从小喜欢王建英?她现在不小嘛?”

陈海燕无语:“王建英才20,我28,她26岁不算小啊!十五六岁开始说亲的地方,青春期喜欢个大哥哥,不奇怪吧?”

母胎单身到36岁并且大概率一直单下去的林秀芬膝盖中了一箭,是她不对,她脑子里缺根弦!

陈海燕低头苦笑了一声:“反正,我好好养着建设和建春,等王建英回来,差不多恢复高考。到时候他娶他的女主,我报我的高考。建设不残疾,建春不做童养媳,他也没理由报复我了。”

林秀芬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书里王建英报复了原陈海燕?”

陈海燕点了点头:“报复的挺凶的。不过可以理解吧,毕竟因为原主的缘故,弟弟残疾了,妹妹差点死了,换我我也会报复。”说着她的情绪跟着起来了,“你不知道原主多过分!一个人把钱全都带走,完全不顾建设和建春的死活。他们还是孩子啊,简直太恶毒了!”

林秀芬:“……”她看了一眼陈海燕,又看了一眼。脑子里率先浮现出来的是郭德纲的那张脸。人民智慧的结晶郭德纲同志说:“远离那些劝你大度的人,雷劈的时候会连累你。”

所以林秀芬不动声色的与陈海燕拉开了至少20公分的距离,并在内心疯狂发起了弹幕。

神特么的报复改嫁的前妻!?陈海燕你脑子里是水吗?是水吗?是水吗?知道农村里寡妇多难混吗?尤其是没有一技之长的文盲寡妇们,王建业能平安长大全靠他亲妈够极品,都快极品成老癫婆了好吗!所以寡妇改嫁天经地义,至于两个孩子的悲惨结局,俺大封建社会没了顶梁柱家庭的孩子,就是这样子的好不好!

报复你十八代祖宗!

你讲不讲封建道义了!?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TMD从没听过夫家的崽子扑街,报复改嫁的前妻的!死了爹的亲崽子那都是活该扑,谁让你命歹赶上爹早死?没血缘关系的小叔子小姑子关前嫂子屁事?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陈海燕你一脸赞同的表情是什么情况?你还决定好好养着王建设和王建春?然后功成身退,把肯定会发达的男主让给别人,自己白忙活三年,只图个不报复?

艹了!这是哪个次元爬出来的圣母玛利亚!惹不起惹不起,林秀芬脸上笑嘻嘻,心里一顿麻卖批,单方面把陈海燕拉黑了。

晋江诚不我欺啊!女主和女配,天生的八字不合啊!

陈海燕显然不知道短短几句话的功夫,老社畜林秀芬已经在心里发了几百条弹幕。自顾自的道:“我穿过来之后,点了点家里的钱。发现二造赔给王建英的抚恤金,根本没有传说中的多。连他往日的存款一起,只有不到两千块。”

说着,陈海燕重重的叹了口气:“两千够干嘛的呀!更别提现在买东西还得要各种票。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建设半大孩子吃穷老子的年纪,每顿能吃一大海碗饭。我左算右算,觉得钱不够花。所以想起了小说里那些做点心去黑市卖的女主们。也学着她们做了些萝卜糕,没想到真的好卖嗳!你要跟我一起吗?”

林秀芬:“……”合着您老知道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啊?知道养孩子不容易啊?那你咋不想想,没有做点心技能的文盲原陈海燕,怎么养孩子?至于抚恤金,你真确定……原陈海燕能弄到自己手里?你想啥屁吃呢?

公/众/号:玫瑰收藏家呀

林秀芬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血压,好在作为一条经验丰富的老社畜,她的表情管理相当到位,笑着婉拒了陈海燕的好意,果断岔开了话题,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走回大队,在路口各回各家。

推开新居的门,林秀芬把簺子重重的扔在了地上,拍起了漫天灰尘。忍住剧烈的咳意,抄起件旧衣服充作口罩,手脚麻利的收拾起屋子来。

刚把陈旧的碗柜擦干净,林秀芬便累得摊在了地上。长期营养不良的身体素质属实堪忧。闭目养神时,她不免又想起了圣母光环照大地的陈海燕同志,重重的叹了口气。

既然这是一本书,而不是她认为的2号宇宙,那么按照小说的尿性,陈海燕大概率能跟王建英搞在一起。问题是,王建英他有病!逮着个农村妇女报复那能叫个人?王建业已经够让人想下耗子药的了,但把他往王建英身边一放,卧槽!感觉王建业瞬间被洗白了有木有!

今天又是魔幻现实的一天呢!离谱!

第21章 搬家

30年代的农家房屋,室内收拾起来不难。主要是林秀芬的东西少得可怜,没什么好收拾的。但王建业作为赔礼道歉刻意请人修缮的新居,在居住方面比鸡棚好不了多少。

首先,水泥作为紧俏物资,农村基本没有。因此家家户户的房子,直接落在了泥地上。只有条件特别好的人家,才能铺上三合土。原小学显然没有三合土的待遇,毕竟那玩意实在麻烦,小学的房屋又承担教学功能,比一般的屋子要宽敞,在没有拨款全靠社员们义务劳动的情况下,不可能浪费那么大的功夫。因此,林秀芬的新居,跟绝大多数社员的家里一样,是高低起伏的泥巴地。

是的,高低起伏。找平同样要费工夫,而满腹心思都在地里刨食的社员们,压根没心情把家里挖平整。再说以他们的条件,挖平整了未必是好事。抚安县多雨,湿度常年高达90%,所以地面上总是长着青苔,踩上去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得摔跤。因此,地面有一个个像鹅卵石大小的凸起反而更安全,至少加大了摩擦,不那么容易摔跤。

但泥巴地真的特别糟心,不下雨还好,下雨踩在上面带起泥,在自己家走两圈,沾满脚的泥你敢信?

不敢信有什么办法?穿不回去的林秀芬只得把布鞋收起,蹬上双硬邦邦的竹鞋进进出出。说起竹鞋,也算抚安县的宝物了。在别的地方,农民普遍穿的是草鞋。除非出门访友,不然风里来雨里去的他们真的不舍得穿容易损坏的布鞋。可草鞋成本低了,质量便不行。农村人干活又累,三五天坏双草鞋,弄得家里的女人不得不在繁重的劳动中又增添个打草鞋的活,说起来都是泪。

于是盛产竹子的抚安县人民,发明了竹草鞋。竹草鞋形似草鞋,由细篾片编制而成,在这年头算是比较贵重的产品。好处不容易损坏,当然坏处也显而易见——穿起来不舒服。

得亏原主从小到大打赤脚,脚上茧子八尺厚,不然非得被竹草鞋硌出血泡来不可。

农家的不便远不止如此。地面是泥土,源自于贫穷;其余各方面的麻烦,同样源自于贫穷。截了王建业工资的林秀芬,没能从王家把家具扛出来,因此她现在使用的都是曾经被丢弃在学校的旧家具。廉价的竹床、竹柜、竹架……总之放眼望去,整个屋子陷入了竹子的海洋。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林妹妹刻意挑了翠篁如盖的潇湘馆居住。可有钱人追求的竹屋,跟老百姓眼里的竹子完全不是一回事。粗加工的竹产品质量差、耐久度不行。衣柜碗柜等无法关紧门,老鼠蟑螂能随意进出。可以说,即使在农村,只要不是穷得要死的人家,那都是用原木家具的,反正本地杉木比毛竹还多,木材只是费工而不费钱。

奈何林秀芬斗战胜佛的人设是艹出来的,实在没兴趣成天跟老妖婆斗法,只得在竹子堆里将就了。

唔,得找人做些衣架子,再在衣柜里挂根横木,不然每次洗了衣服都要叠进衣柜里,效率太低。林秀芬心里盘算了一阵,默默把王建业下一个休息日安排好了。狗男人,不使白不使!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