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女配她支楞起来了+番外(42)

“呵呵。”过河拆桥很没道德,但她林秀芬是道德标兵吗?不是!她是极品!极品从来不讲道德。

王建业无奈的拍了拍林秀芬的肩,把她带到了隔壁的小房间。仅6平米的屋子,明显是从刚才那间屋隔出来的。陈设也很简单,一张之前林秀芬在使用的单人竹床,三个补了杉木条的掉漆樟木箱——大概也是从旧仓库里捡回来的。然后,没有然后了。

亏得以前是学校,对采光要求高,因此房屋后墙上也开了窗。不然这造型,妥妥是个杂物间配置,基本住不了人。当然,按照时下房屋的拥挤程度,谁能混个独立单间,哪怕只有6平米,也足够让人羡慕了。毕竟大把人不是住集体宿舍,就是跟兄弟姐妹挤一张床呢。

“我一年到头的不在家。”王建业越说越觉得自己苦逼,“偶尔回来,住这间小房子。你不反对吧?”

山顶破败的小屋,硬生生被王建业改成了别墅“豪宅”,花了多少钱不说了,整整5天的高强度劳动、对房屋进行细致规划布局的精力,才是最珍贵的。换成林秀芬自己,有钱都搞不出现在的模样。王建业强是真的强!

“行!”林秀芬爽快答应,“但是!你别跟我搞什么半夜爬墙、撬锁进屋的小动作。我告诉你,想都别想。你要实在觉得房子盖得亏,我可以重新搬回鸡棚,不占你便宜。”

王建业心里的小火苗刺啦被浇得透透的,生无可恋的道:“房子专门修了给你住的,你别惦记队里的鸡棚棚了,放过那些鸡行吗!”这女人真的好记仇!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他换个老婆吗?按他的收入,倒不是娶不到老婆。可他真的不想要文盲老婆啊!

王建业十分糟心的想:凑活着过呗,还能离咋地?

两人在屋里转了几圈,将将熟悉了新环境,天便黑了下来。有“新”房子住的林秀芬心情极好,拢了堆火,预备起了晚饭。

家里当然是没有油的,好在还剩下最后一块饼干大小的腊肉肥肉。小心翼翼的用小火煎出油,脂肪醇厚的味道一下子汆进了鼻腔。蒜蓉下锅,煎出蒜香。

洗好的?子、玉米碎、糙米按2:3:5的比例搅拌均匀。这是时下农村标准的粗得拉嗓子的杂粮饭配方,为了削弱它坚硬粗粝的口感,林秀芬混入了切成碎丁的胡萝卜和野山药。当然,山药是干的。没有人工大棚种植的年代,3月里想吃鲜山药,不存在的!

杂粮饭入锅,放一撮姜丝,加水。盖上锅盖,用抹布围上边缘。火小、锅厚,单煮饭需要半个小时。家里暂时没有铁锅,炒菜是炒不成的。于是林秀芬借用两根筷子,切出了一盘蓑衣黄瓜。再用盐、蒜蓉、姜末、辣椒粉、少量的酱油和开水,伴出调料。等开水降温后,倒上三五滴本地特产的木姜子油。缓缓的淋在黄瓜上,今晚的菜就做好了。

夜色愈浓,村庄渐渐没了人声。清冷的夜风从山顶往下,吹得树叶草丛沙沙作响。夜里看不见的鸟类早各自归家,不再发出鸣叫。唯有猫头鹰的尖啸时不时传入耳中。

王建业拎了盏煤油灯进到了厨房,原本只依靠火塘微光照明的空间骤然变亮。林秀芬跟大队里其他人不同,她不愿在堂屋吃饭,把饭桌安置在了厨房。煤油灯搁在了小饭桌上,照见了那盘刀工精湛的蓑衣黄瓜。

砂锅端上桌,锅盖掀开,饭香四溢。贫瘠的原材料,很难做出美味。但这锅饭显然超出了王建业对杂粮饭的认知!林秀芬曾用砂锅做过煲仔饭,可白米饭加鸡蛋,怎么样都好吃。而几乎没有荤腥的杂粮饭做到了这种地步,就不得不感叹林秀芬的厨艺之高超了。

其实在林秀芬看来,自己的厨艺很一般。搁在后世,随便从网上揪个人,可能都能把她摁在地上摩擦。但是在饥饿的30年代,在普通人大多数认不全调料的乡村,林秀芬那点三脚猫的功夫便成了高山仰止的存在。

王建业端着碗,暖意透过厚重的陶瓷,传递到手心时,唯余温热。然而些许温热好似有生命般,沿着手臂,一直游走到了心底。

越是走南闯北,越是奔波颠沛,便越渴求这份寻常的温暖。夫妻两个,没有喧闹、没有争吵,安静的吃着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姜丝掩盖了?子的干涩,山药中和了玉米碎的粗糙,胡萝卜增添了些许绵软与甘甜。平平无奇的食材,味道却留在了心底,难以忘怀。

王建业的眸光渐渐变得柔和,灯火摇曳,夫妻对坐共享粗茶淡饭。在他心里,这便是家。

作者有话说:

林秀芬:多好的男人、啊,不是,壮劳力啊!如果不是我名义上的老公的话,简直完美好吗!

第34章 落水

穿越以来只上过一天工的林秀芬又又又又请假了!大队长王世虎表示很无奈,偏管不着人家。工人家属到底跟纯粹的农民不一样,人家不干活照样有吃的,属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当然,不是林秀芬不愿意劳动,以竹水大队下工的糊弄劲儿,真去了也未必有多累。主要是,她这不是根据王建业的要求,来县里买做纱窗的夏布了嘛!山里蚊子多得宛如轰炸机,那谁顶得住啊!

林秀芬现在晚上能睡着,全靠土制蚊香。之前倒是从王家搬出来过一副结婚时用过的蚊帐。奈何“没见识”的她不知道那副棉布制成的蚊帐在此时多么珍贵。不仅引来了吴家兄弟的抢夺,次后吴家四姊妹被她送进局子后,又被她那傻宝弟媳唐爱春霸占了。

王建业倒是想拿回来,可没掐过泼妇弟媳,以至于好几天都没能在林秀芬跟前抬起头。后来王大爷疯狂搞装修,也有这个因素。

林秀芬无语凝噎,早知道她抢夏布的得了,挂个蚊帐还挂出了28集宅斗戏码,服气!

因为有这桩前情,来到县里的林秀芬没忙着买蚊帐,而是先去供销社参观时下棉布蚊帐到底是个什么价。不看不要紧,一看差点心脏病发!

一副蚊帐6块8,你怎么不去抢!?要知道现在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才25块,换算成后世的价格,相当于一副丑得要死的蚊帐要价2000大洋!离谱了吧!?

关键是,棉布蚊帐要布票!也就是说,你有钱没票不配买!

林秀芬捂着胸口,可怕!确实值得28集宅斗!是她错怪唐爱春了!吃了没见识的亏啊!

林秀芬掉头就走,收获售货员白眼两枚。林秀芬呵呵,大下岗的时候你们等着喝西北风去吧!棉布蚊帐有什么了不起?夏布不是一样的用吗?

结果,等林秀芬跑到老街,看着倒爷展开的夏布,顿时:“……”

所谓夏布,即麻布,披麻戴孝说的就是它。这些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全手工时代,手工品的质量简直辣眼睛!麻线粗细不均,纹路七拐八扭,撕下一块裱上墙,分分钟能参加后现代艺术展。且质地非常坚韧,甚至扎手!最重要的是,它是褐色的!对,这就是一个全手工麻布袋!后世装粮食都不想用它了好吗!

林秀芬想掀桌!这跟B站上的UP主们纺的夏布根本不一样!!!

现在倒爷告诉林秀芬这玩意可以做衣服做账子……

越发认识到棉布蚊帐的价值了呢!感觉值得36集宅斗了呢!

林秀芬很想双拳一抱,道声告辞!然而,土蚊香不能用一辈子。因为它不止呛人,且驱蚊效果并不好。她可不想在30年代混个肺癌出来。好在此时,林秀芬灵光一闪,记起了王建业的叮嘱。

做纱窗!

林秀芬一拍大腿!还是老王有见识!麻布做帐子确实扯蛋,但是做纱窗没问题啊。甚至可以结合竹片,做成卷帘挂在门上。每天夜里先用艾草熏一遍屋子,人躲出去纳凉。等烟雾消散,帘子放下,整个生活品质不就提上去了吗?

可见王大爷确实有点用。

于是林秀芬再次跟卖夏布的倒爷搭起了话。得知夏布不在统购统销的范围内,因此不但不需要票,且价格十分便宜。棉纱布一尺3毛3,同样大小的夏布才2毛2,差不多相当于三折了。林秀芬默算了下家里的门窗大小,再预留出损耗修补的尺寸,大手一挥,一口气要了60尺。斥6块8的巨资,直接清空了倒爷手里的货。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