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馆儿[美食](66)

作者:余森森 阅读记录

都是星球上行医百年的老中医给的配方,很珍贵,这个世界没有的。

她发过誓,要是配方泄露,则一辈子远离厨房。

第一次生产,唐稀全程在旁边控制味道。

一只只洗干净的童子鸡被传送带传到工人手上,工人有序塞好糯米栗子白果,再将鸡的两只腿交叉塞进鸡肚子里,再由传送带送到蒸箱去蒸。蒸的过程旁边的大锅也开动熬汤,将大量鸡脚和鸡胗放进去,洋葱姜蒜放进去熬,熬完去渣,除人参之外的中药材放进去再熬一会儿。

机器将一个个包装袋打开,工人把人参放进去,机器把鸡装入袋,注入鸡汤,封口,最后高温灭菌,一批就完成了。

唐稀和车间负责人都打开尝了一包,负责人已经觉得好吃到竖大拇指。

一般这种即食的食品味道都是会打点折扣的,但是这个参鸡汤撕开包装袋那一霎那就很香,汤又很鲜,比一些饭店现炖的鸡汤都好喝。

唐稀尝了后觉得味道和她自己炖的还是差点,但好在那股独有的中药味保留了下来。

唐稀拿了几袋到店里,剩下的等第二批第三批生产完后工厂用车送过来,一部分送到六香斋。

六香斋是从早上六点开到晚上十二点的,食客随时可以进去吃,陆鑫鹏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

即食的参鸡汤得冷藏,所以唐稀放在收银台旁边放饮料的冷柜里。

时间是算好了的,她进厨房立马做白切肉,蒸茄子可以同步进行。

白切肉吃的就是肉的原汁原味,所以去腥这一步最关键。

五花肉放进冷水锅里,葱姜料酒八角香叶花椒全部放进去去腥调味,撇去浮沫再煮一会儿就可以捞出来了。

唯一要控制的就是时间。

五花肉切成厚片码盘,再配上蒜末酱油或红油碟子就可以上桌。

红油茄子更是简单,茄子蒸熟,用筷子分成长条,淋上红油即可。

侯春明一家三口就是在华阳街上开店的,专门做防盗窗生意。他们是渝城人,十年前来江城打工,现在已经定居江城,靠着做防盗窗买了房。

他们来吃过一次,但因为太贵,今天是第二次来。

作为渝城人,红油茄子不可能不点,白切肉也得点,再加碟红油辣子,完美。

不过侯春明也知道,老板不是渝城人,不一定能做出真正的渝城味,他们降低了期待值,只要好吃就行。

侯春明一家虽然在江城生活了十年,平时自家人说话还是习惯渝城话,儿子虽长这么大只回过一个家乡,说的也是地道的渝城话。

“好久没回去,那辣子味道我是真想,做梦都在想。”

“我也想,可是回去要钱嘛,要时间嘛,生意不做了噻?”

“我知道,我就是说说而已,我感觉自己做的就没有老家那边的香,也不知道为啥子嘛?”

“叫你跟我妈好好学一哈,你不学能有啥子办法?”

“我哪有不学,我平时做滴辣油就是你妈妈教给我滴,我觉得味道没啥差别。倒是我们刚认识时你请我吃的那个盒饭里的辣油真是香,我到现在还忘不掉。”

“辣个盒饭,我怎么记不得了?”

“就是桥下面,推着一辆三轮车出来滴,我说早饭没呲就出来了,饿的走不动道了,你说那就吃,吃饱了再走。”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你到现在还记得呢?”

“那当然,而且还便宜,三荤两素只要八块钱,饭还随便添,那个红油真叫一个香,现在还哪里去找这么便宜又好吃的地方去。”

儿子亮亮两只眼睛滴溜溜看着爸妈:“妈妈,你们说的地方在哪里,我怎么没印象?”

“那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你嘞。”

两个大人笑,这时菜也上来了。

“哇,好香。”小孩子的反应特别直接,闻到就直接说出来了。

侯春明和老婆眼睛紧盯着那一层红油,这鲜亮的红色太熟悉了,香味更是勾起了他们体内对沉睡已久的蛔虫,一筷子红彤彤油亮亮的茄子入嘴,辣得够味,辣中带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渝城。

来江城这么多年,对能吃到正宗的家乡味这事儿已经很佛系,可偏偏今天吃到了!

“要不怎么说是上过电视的厨师嘞,就是牛,做哪里的菜都正宗。”

“没两把刷子人家能请去呀?”

红油辣子的味道完全进入茄子里,一嗦一口,嘴巴上吃得流油,实在是太香了,香进牙齿缝里,香进五脏六腑里,香进全身血液里,整个人都彷佛六神归位了,主要是那颗一直记挂家乡的心此刻有了着落。

“啊,这下心踏实了,这味道我都要哭咯!”

“好吃多吃点,我再点一盘。”

“好,一定要点,今天我要吃个够。”侯春明老婆给儿子又夹了一大筷子,“亮亮,多吃点,记住,这才是我们家乡的味道。”

“我晓得咯,妈妈。”

白切肉他们也是毫不犹豫地蘸红油碟子,肉是三分肥三分瘦,肥肉部分晶莹剔透,蘸着红油辣子吃,香辣味中又多了一股油脂香,对渝城人来说这是肉菜中的极品。

侯春明一家决定敞开了吃,今天不在乎钱,一定要吃得心满意足再回家。

江城有不少渝城人,‘幸福小馆’也有不少渝城人,尝到红油辣子的味都想家了。

“老板,这辣子让我想起我家乡,我滴妈妈咯。”

“我也是,我出来都十六年咯,一家人都在这里,可是我每天还是想家。”

“老板,不瞒你嗦,我也想,尤其是你们本地人每次见到我们就喊我们外地人的时候,我特别滴想。我到这里都二十年咯,我儿子也在这里结婚,老家是想回都回不去,留在这里又永远是外地人,我听着心寒又没得法子。唉!”

“唉,我们大家都是,我只能让自己去习惯。”

侯春明一家不说,但心里也是同感。

去别人家装防盗窗,人家总说ᴶˢᴳ“你们外地人……”怎样怎样的,听着不舒服又不好说,谁让你要挣他那份钱呢。

唐志国连忙安慰:“什么外地人本地人,我们到你们那里也是外地人。你们拖家带口到这么远来打工,还能买房子,我们这里很多人做不到也没这个胆量。”

“唉,那有什么办法呢,老家那边都是山,不出来混,日子过不下去。”

“总算现在日子都好了,我们总得往前看。”

“哎呀,现在要是有口烧刀子就好了,就缺这口了。”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了,回去喝,回去喝,哈哈哈哈。”

王阿姨此时蔫蔫儿的,因为她就是那种总说你们外地人,我们本地人的人,和他们比她有优越感啊,心里怎么想就脱口而出了,她不知道原来他们这么介意,觉得自己还挺过分的。

而且她和她老公连江城都没有出去过,这要是让他们去个远地方,连坐火车都不敢。

她眼睛瞄到旁边冰柜,欸,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上面写着参鸡汤。

第57章

◎茶树菇鸡丝汤面◎

王阿姨激动得叫出了声,“啊呀,这是参鸡汤,我没看错吧?”

由于太大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向王阿姨这边,此时王阿姨完全管不了这些,她把袋子拿到唐志国这边,问道:“老唐,这是不是你们自己出的参鸡汤啊,幸,福,小,馆,”王阿姨一个个字指过去,“这几个字我没看错吧?你们什么时候出的呀,怎么也不说一声?”

唐志国笑着解释,“今天刚做好的第一批,小稀就拿了几袋过来,还没正式开始卖呢。”

“那我第一个买,我买三袋!这么好的事老唐你们也不说一声,真是的。我想这个味道想的外面到处找,就是找不到,我还网上自己去学,做出来完全不是这个味道。”

好多人也围过来,“这什么啊,我怎么没听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