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替身不干了(91)

作者:文初 阅读记录

她对着那有意离自己两步远的人小声商量着,她有什么办法,她当时求的时候真以为秦问津是自己的哥哥呀!

见那颓废的背影突然竖直了些,锋利冷淡的丹凤眼带着细碎的光转身与自己对视,声音里含着小小的得意,“所以阿妩的那个高中符是为我求的嗷!”

秦妩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把心里话小声嘟囔了出来。

这样理解也不是不行,她张张嘴,心中只道这人也太会哄自己了吧。

而后圆圆的鹿眸看着那一双丹凤眼,真挚地点了点头,秦妩的声音柔柔响起,“那是自然。”

得了肯定答案的秦思渊整个人似乎都高了几分,“对啊,他有什么可傲气的,他沾了小爷的光而已!”

像是寻求认同一般,秦思渊扭头对着远远站在庭院中的季封说了一句,“唉,你怎么站这么远?”

他是商户出身又少年得意,上辈子来了帝都之后走到哪儿不是人尊着敬着?

向来不把规矩放在眼里,一时之间竟没有反应过来季封是个外男。

“阿妩,这是杨大儒的学生——江苏省乡试的头名,季封。”

饶是秦妩给出了五十两官交子,大年三十的晚上二人甚至分食着同一个锅里煮出来的饺子,但是直到此刻,他们才有了第一次见面。

季封没有说话,只看着秦妩的神色,他本就有着做外男的自觉,不愿意唐突了秦家小姐,才远远地站着。

如今秦家的兄长做介绍,二人的相识也算是“合乎情理”“正大光明”。

远远地只看见秦妩似乎是弯着嘴角,低头福了福身子,“见过季学子。”

见她没有任何不适的神情,季封这才立马收了自己的眼神,双手前伸抱拳,恭敬鞠躬回礼道,“小姐妆安!”

低头弯腰的幅度太大,有一瞬间季封甚至能够感觉到,怀里的那枚红珊瑚簪子灼烫着自己的心脏。

带着寒意的风缓缓地吹着,抽了新绿的柳条在风中摇曳,二人于风中对视,未有多言。

“我真的能再给你求一个高中符!”秦妩低垂的眼眸,再抬眼便把话题扯回到高中符上。

“你别!”

秦思渊是真怕自己妹妹再去受那个罪,“那大郎戴的既然是我的,那就是我有一个,又不是他有一个,我既有了一个,你又何须再去求……”

当真诡辩。

“那你有什么其他想要的吗?”

窗明几净的学堂之上,秦思渊、季封、秦问津,三个不久之后便要参加春闱的人端正地坐在杨红生的眼前。

后排与今年春闱无缘的旁听生则是或倚桌,或托腮。

春闱之日愈发得近,杨红生抓得也越来越紧,昨日刚押了一道“江南水灾”的题目,今日课上便直接点名让人回答了。

他心中明知陪读生是陪读生,因而这抽人的重点也放在了面前三位身上。

眼神扫过这三人,季封是他一手教出来的,他自是放心满意的。

这世间不知多少人从青丝考到白发,也不过只是一个秀才之名,而他这位学生不过第一次参加乡试便拔得了头筹。

江苏省的头名。

饶是他,年少初次也不过只考进了二甲而已。

如果说季封的优异杨红生心知肚明,那此次来京见到秦思渊便属实时意外之喜了。

虽说是故人之子,但是乡试里浙江省末尾的名次。

只能说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因而最开始的时候杨红生并没有对秦思渊抱有多大的期待。

直到秦思渊交上来第一篇策论——

鞭辟入里,拔新领异!

竟是丝毫不输给季封的,甚至其见解立意比上季封的文章还要入木三分!

他夜读那文章三遍,每次诵读都直叹是灼见真知。

如此比下来,这个被王夫人一句话提上百次的“帝都二甲十三名” 竟是最为逊色的一个。

他的眼睛定在了秦问津身上,“秦家大郎,你来说一说你认为此次江南水灾的原因。”

秦问津比秦思渊要年长些,却没到取字的年纪,因而杨红生在课堂上便用大郎二郎区别两人。

秦问津没有想到杨红生会先叫自己回答问题。

刚刚知晓了杨红生与二房有私交的他,心中直骂这老东西偏心。

“我不知道。”他答得理直气壮。

事实上,每年科举考试的题目形式都是固定的,从未有考过关于江南水灾的问题。

况且这道题目是杨红生昨天刚提出来的,他不觉得另外两个人有时间准备。

杨红生让他第一个先答,分明就是有意要为难他!

杨红生一辈子教书育人,像他这样的还是甚少遇到,心里积压下些许火气。

然而读书考取功名,往大了说是为了造福百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