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清(60)

作者:谷清寒 阅读记录

云锦澈冥思苦想了半日,翌日一早便起榻往上书苑去了。

允茗瞧着不过寅时半刻,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世子,咱们要去这么早吗?”

早上太冷,即便是刚用过热腾腾的早膳,身上也没几分暖意。云锦澈弃了轿辇,抱着暖炉在宫道上走的飞快:“上书苑的书太多了,我得提前去找出来几本,给九皇子授课。”

因着宸阳帝龙体欠安,九皇子开蒙一事略有耽搁,比寻常孩子晚了一些。纯贵嫔也未曾抱怨,亲自教他识字念书,倒也不算落下了太多。

接下来几日,云锦澈把史书经学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兵法等各方面的书籍都给明临杞讲解了一些,以此来悄悄观察明临杞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

但他没想到,这位小皇子似乎对什么都很感兴趣,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认认真真。

云锦澈一时间犯了难,趁着午休在书架前一本一本地看过去,寻思着到底该教他些什么。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他都能倒背如流了…”云锦澈微微蹙眉,目光最终落在了一本字帖上,眼睛一亮,“有了!”

未时一刻,午休醒来的明临杞由内侍送了回来,云锦澈已在书案上摆好了宣纸和湖笔,允茗伏在案前研墨。

明临杞走到云锦澈身边坐下,衣裳还带着点寒气:“先生。”

云锦澈让人往炭盆里添了些炭,问明临杞:“九皇子有没有喜欢的诗文?”

明临杞答:“母妃喜诗文,教弟子背过几首。”

他这般回答,便是没有最喜欢的了。

云锦澈想了想,也是,明临杞才六岁,不懂诗文含义,只会背诵也属正常。

“那臣教九皇子一首诗好不好?”云锦澈取湖笔蘸了墨,递给明临杞,“臣说,九皇子写。”

明临杞接过,握住那对他来说有些大的湖笔:“杞儿都听先生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云锦澈的声音轻柔而缓,为了看明临杞的字,他凑近了些,还温柔地说上一句:“不会写的字就空过去,不打紧。”

纯贵嫔教的好,一整阙词下来,明临杞写了个七七八八,除了一两个不会写的字之外,还有几个因不通诗意而误写的错字。

云锦澈先是赞许地点点头,随后一手扶上明临杞的左肩,一手握住了他的右手,将那幼童的小手拢在了手心里。

他握着明临杞的手,一笔一划改正了错字,又填上了他不会写的字。

熟悉的感觉萦绕在云锦澈心头。从前在王府暖阁,赫连清宥也是这样手把手,一笔一画地教他习字。

两个清隽的字混在明临杞稚嫩的字迹里,显得有些滑稽。明临杞看着云锦澈握着他的手写下的“微”字,抬起头看向云锦澈,眼睛亮晶晶的:“先生的字真好看。”

“九皇子聪慧过人,只要勤加练习,定能远胜于臣。”云锦澈松了手,退回原位,“九皇子恕罪,臣冒犯了。”

“无妨,先生教导,何谈冒犯。”宫中孩子早熟,天生便有当主子的架势,明临杞看向殿中侍立的内侍,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莫要来扰。”

明临杞尊师重道,对待云锦澈身边的人亦是尊敬,因此并未遣退允茗。云锦澈淡淡一笑,从允茗手中拿过墨锭:“你也出去吧。”

师生二人在殿中一坐便是两个时辰,云锦澈时而研墨,时而手把手教明临杞习字,这一下午过得倒也快。

下学时,云锦澈正欲送明临杞回洗华宫,才出了上书苑便碰见明临析,笑盈盈地望着他们走了过来。

云锦澈拉着明临杞一同行礼:“臣弟拜见三皇兄。”

明临析笑着让人平身,弯腰把明临杞抱起来掂了掂:“杞儿似乎重了些,也高了,纯娘娘又做了什么好吃的给你?”

明临杞搂着他的脖子:“三哥好久不来看杞儿了,杞儿好想念三哥。”

明临析笑着蹭了蹭他的鼻尖:“以后三哥常来接你下学,好不好?”

宫中皇子生来便被母家寄予厚望,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将兄弟视作仇敌。但明临析不是长子,又才能平平,从未想过那龙椅能由自己来坐,只想为母妃和妹妹求一份安稳,因此对待兄弟十分友爱,对八皇子九皇子这两个幼弟更是照顾有加。

即便如今已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太子,他也依旧未改分毫,待人极为友善。

明临析瞧着云锦澈似是有话要说的样子,挥手让侍从退远了些:“表弟,怎么了?”

云锦澈看向乖巧趴在他肩上的明临杞,道:“九皇子已有六岁,也该有个伴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