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262)

作者:三一零白月光 阅读记录

“回殿下,城中仍有灾民,那是下官吩咐的底下人,施粥救济逃难而来的百姓。”

沈千昭“喔”了一声,白皙的指尖轻轻在桌上轻叩着,“宋大人,你们东厂一向知晓天下事,这济北的灾情,持续多久了?”

对上沈千昭的视线,宋怀心知,小姑娘又要开始敲打这刘大人了,配合着答道,“回殿下,已更有半年。”

沈千昭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原来已经半年了...没想到这灾情还这么严重啊...”

这摸棱两可的语气,让刘刺史有些捉摸不透。

沈千笑眯眯的看着刘刺史,却问着宋怀,“那朝廷可有拨款赈灾?”

“朝廷拨发到巡州的粮食与赈银,三个月前便已经抵达巡州。”

说着,宋怀才移过目光,看向刘刺史,“当时,还是刘刺史带兵前去迎接的。”

沈千昭目光变得深邃,脸上笑意不减,“刘大人,是这样吗?”

“是...”刘刺史讪笑,“下官收到赈灾的银两与粮食,第一时间便派人搭粥棚,更是将赈银灾粮拨发到巡州各县。”

他又补充道,“这些,下官都有登记在册,殿下若是想看,下官这便让人取来账册。”

沈千昭却是摆手摇头,“本宫可看不来什么账册,就是游山玩水,顺路过来替父皇体察一下民情。”

一句查账,倒是有恃无恐,看来这位刘刺史,早有准备。

既有准备,这账,看不看,又有何区别。

第229章 沈千昭发威

见沈千昭不看账册,又说只是来游山玩水,刘刺史心里头,却是不信。

经过方才这么多的试探,他若信了这番话,便是傻子!

刘刺史心里骂骂咧咧,面上却依旧笑得谄媚,“附近有艘游湖画舫,殿下若是有兴趣,下官可带殿下前去一观。”

沈千昭嘴角轻勾,“如此便有劳刘大人了...对了,本宫还想去施粥的地方看看,回头回了京,也好同父皇交代。”

没有商量的余地,刘刺史只能应下,“下官带路。”

“有劳刘大人。”

...

城中灾民多,城中各处酒楼茶馆中却欢声笑语,若是不知情的,这么一路走下去看,百姓“安居乐业”,倒是真以为这刘刺史有多爱护百姓。

施粥的棚子离刺史府不远。

下了轿,刘刺史带着几人,向那粥棚走去,远远的看,灾民们排成了一条长队,看不见尾。

沈千昭似无意的说了一句,“没想到半年了,在刘大人的管辖下,城中竟还有这么多灾民啊...”

刘刺史讪笑一声,“灾情严重,下官为此事,茶饭不思,日夜不能寐...”

唯恐这永乐公主又给自己挖坑跳,刘刺史是半点也不敢再像方才在府里头那般“谦虚”。

沈千昭笑意不明,目光落在刘刺史满面春光的脸上,根本像是日夜不能寐的模样,意味深长道,“这半年,倒是辛苦刘大人了。”

刘刺史缓缓放慢了步调,落后于几人。

行至粥棚,灾民一个接着一个,有些面色枯黄,有些两眼无光,接过一碗粥,半声不吭转头离开。

见刘刺史来,守着粥棚的兵士一见刘刺史,连忙迎了上去,“小的参见大人!”

刘刺史摆摆手,“还不快见过...”

他话未说完,却见沈千昭走向了那粥锅,便也连忙跟了上去。

人是刘刺史带来的,守着粥棚的兵士根本不敢拦。

行至粥锅旁,沈千昭眸光变得寒冽,衣袖下的手紧握成拳,一旁看见的宋怀与周言,亦是寒若冰霜。

沈千昭冷笑一声,“刘大人,你这是施粥,还是施水呢?”

“莫非,这城中的灾情已经严重到,灾民们连水都喝不上,需要官府派发了?”

毫不掩饰的嘲讽,听得刘刺史心惊胆跳,连忙走上前察看,这一看,差点一口气咽了过去,只见锅里头,米汤清澈见底,没见几粒米...

“此事下官一无所知啊!”

宋怀声音冷冽,“刘大人不是为了灾情日夜不能寐吗,怎么又不知了?”

刘刺史冷汗直流,面色难看,“施粥一事,下官一直是交给底下的人去办的啊...实在是不知他们胆子竟然如此大...是下官失察,殿下恕罪啊...”

“喔?是吗?”

沈千昭冷冽的目光,转向那早已停止施粥的一众兵士。

在刘刺史的眼神示意下,几人慌忙下跪,“大人,是因为灾民太多,锅里的米粒早已被舀完,这才只剩下米汤,并非是小的们不尽心啊!”

沈千昭伸手拿起那舀粥的大勺,看了两眼,“哟,连锅具都是崭新的呢,看来是经常换锅具啊?”

刘刺史背脊冷汗淋漓,“是...是换得勤了些,毕竟为了百姓们的身体着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