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他妹三岁半(70)

作者:七彩叶子 阅读记录

誉王妃闻言豁然起身,“什么?吵架?他们父子为何突然吵架?”

“奴婢听说王爷让世子去给太妃和九小姐赔礼道歉,世子不肯去,便大吵了起来,誉王还让世子滚出府去,世子就真的负气走了。”

誉王妃气极,“王爷是老糊涂了吗?我们是让他去给爻儿讨公道的,他怎么反而让爻儿去给老太婆和那小庶女道歉了?”

“世子离了府,王爷放出话说从此没有世子这个儿子了,王妃,您赶紧想想法子呀!”庄嬷嬷急道。

世子可是她的小主子,要是被赶出誉王府,她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岂不是都白做了吗?

誉王妃道:“走,去王爷院中。”

*

“吵了一架,还离家出走了?”老太妃得了消息后惊讶问。

陶嬷嬷回道:“可不是,王爷气狠了,都说了气话,说不认世子了呢。”

“这对父子,一个胸无丘壑只知无能狂怒,一个骄纵跋扈目中无人,有哪一点是像我和先帝的?”老太妃一脸失望。

陶嬷嬷劝道:“王爷还是聪慧的,否则誉王府也不会有今日,只世子年轻气盛了些,行事容易冲动罢了。”

“他聪慧?当年要不是我看出他不是当皇帝的料,主动放弃储位,他此时哪能安安稳稳在这享受太平日子?早就像逆王一样被满门抄斩了。”

陶嬷嬷笑道:“是是,最聪慧的当然还得是太妃您。”

“堂堂世子,一有不顺就离家出走,当他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吗?如此任性妄为可担得起皇亲国戚的这份尊崇?”老太妃气得头都痛了,抬手揉了揉眉心,直叹气,“唉,咱们誉王这一众儿女,没一个成器的。”

“太妃这话可说错了,咱们九小姐可是聪慧过人的。”陶嬷嬷道。

这话老太妃赞同,“只有小九还有几分我与先帝的聪慧。”想了想她又道:“不过罢了,身为人臣恪守本份才是正道,过于聪慧未尝是件好事。”

“是呀,老太妃的心愿无非是儿孙们能平平安安的,要那么聪慧做什么?”陶嬷嬷一边给她按头一边笑道。

老太妃点点头,是啊,她不盼着儿孙们能多有出息,只希望她替他们挣来的这份荣华富贵能守住,一世安稳足矣。

“那王爷和世子那边咱们可要派人过去劝和?”陶嬷嬷见主子消了气,试探着问。

老太妃道:“不必,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咱们就当瞎了聋了,装不知道就行了。”

*

“本王过分?你没看见你儿子是如何目无尊长,嚣张跋扈的!”誉王插着腰,怒气道。

誉王妃道:“爻儿本就受了委屈,你还让他去认错,他如何能接受?他不是冲您发火,他是寒心啊,自己的父亲不护着他,还帮着外人欺负他……”

“谁是外人?母妃还是小九?”誉王怒声反问。

誉王妃拿帕子去擦眼泪,掩饰自己一时情急说错话的窘迫。

誉王失望道:“原来在你心中母妃和小九是外人,难怪母妃在府中待不下去了,要带着小九搬走,本王不在府中的时候,你和你儿子不知给了她们祖孙二人多少委屈受!”

“王爷这是什么话?我和爻儿如何敢给母妃委屈受?向来是母妃不喜我们母子,处处刁难,昨夜王爷不是没看到母妃是如何训斥爻儿的,爻儿被刘润咬伤,母妃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在母妃眼中,我和爻儿才是外人!”誉王妃气不过反驳道。

誉王回道:“难道母妃训斥错了吗?我朝从未有过自己抄自家院子之事,他不但带人抄院子,还要打杀手足,母妃身为他的祖母,难道训诫孙儿几句也不应当?”

“说什么小九咬伤你儿子,你儿子难道没伤小九吗?小九才三岁半,哪怕做错了什么也不至于要喊打喊杀吧?这传出去还要不要脸面了?是不是你们母子早就容不下小九了?你们怎会如此恶毒,连个三岁稚子都容不下,本王还敢将这王府交到你们母子手吗?”

“我们何时容不下刘润?刘润有母妃护着,平日里连我这个嫡母也无法干涉她分毫,妾身是当家主母,府中庶出的儿女本该由我教养,母妃将她抱到身边已是坏了规矩,嫡庶不分,这才让爻儿受尽委屈,一时有了怨气,王爷不体恤,反而怪爻儿,世上哪有王爷这般做父亲的,一味的给亲生儿子头上扣屎盆子!”

誉王妃说到这委屈得不行,哭道:“作为儿媳,妾身从未有半丝对婆母不敬,如今却说妾身容不下母妃,岂不是说妾身忤逆不孝,这么大的罪名扣在妾身头上,妾身哪有活路,不如王爷一纸休书,妾身下堂去吧,免得落个莫虚有的罪名,活活让人逼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