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23)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阅读记录

一听还跟着个领导,陈父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更真诚了几分,“应该的,应该的,只是这几日农忙,你们又来的突然,家里没有备下啥好东西招待你们。”

“要啥招待呢?”葛翠河说道,“我们就是来认认门,日后我们在陈家坎也算多了一个亲戚。霞霞,你不是要替兰花再看看吗?要不就让这后生领你去转转?”

葛翠河说罢,朝陈父解释道:“我们兰花啊,性子腼腆,上回来,直说家里啥都好,我问咋好,她也说不上,再仔细一问,竟然是因为害羞,没敢仔细看。”

她拉过阮清,道:“她跟兰花可是顶好的姐妹,我们这次来就想着让她代兰花再看一看,回去好说给她听,他叔,家里都方便吧?”

“方便,方便。”陈父立刻道:“就让栓柱领着去看。”

阮清先是就地打量了一圈儿,目光就落到了摆在长条桌正中间的录音机上。

“能响吗?”阮清问着就要上手去摸。

郑拴柱立刻拦住了她,“肯定能响的。”

“这个按钮是干啥的?”

“......用来开录音机的。”

阮清闻言,回头看了郑栓柱一眼,只见他依旧是刚进门时的那副老实相。

随后,阮清就让他领着自己去后院,后院是养鸡的地方,理由也是现成的,替姐妹看看未来婆家的私产状况。

到了后院,阮清在心里默声数了数,一共是十二只,看花色都是母鸡。

这个时候,家家都爱养母鸡,因为指望着下蛋。公鸡却很少,因为除了打鸣,啥也不会,还会浪费粮食。

阮清转了一圈,随口问道:“听兰大娘说你们家的鸡下蛋可狠了,你们给喂得啥?”

“就烂菜叶啥的。”郑栓柱道:“平时都是我妈在喂,我不太注意。”

接着又让领着去了厨房,厨房里的家伙什儿阮清熟的很,打量了一圈儿,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摆在灶台上的四个铁皮水壶。

水壶看着新旧不一。阮清进去时,陈母正在倒水,她拿起边上最旧的一把,倒了两杯后,一看她进来,立刻笑道:“闺女,看的咋样了?”

“我想再去看看厢房,哪边是留着做新房的?打扰婶子了吧?”

“不打扰,不打扰。”陈母说着,亲自领她去了东厢房。

屋里窗户纸都是新糊的,炕上被褥齐全,炕席也是完整的一片,并不像时下大多人家,炕席烧一个洞,就拿一片布头补上,久而久之,炕席上就满是补丁。

正对着门的墙根儿下放着一个红漆箱子,陈母不无得意的介绍道:“这是新打的,将来也是要给他们用的。”

阮清看完后,一行人又在陈家坐了半天,并没有等到饭菜像陈父说的那样早早端上桌。于是葛翠河就提出要回去了。

“咋这么着急,吃了饭再走不迟?”陈父赶紧留客。

葛翠河道:“我们还要赶在天黑前回去,就不吃了。”

“那我就不留了。”

陈父一直将他们送到村头,看他们走远了,这才转头回去。

阮清三人和媒人出村后就分开了,临走时,媒人还在试探能不能得个准话。

葛翠河道:“我们回去再给兰花把情况说说,你放心,绝不会耽误事儿。”

几人看媒人走了,他们也走的离陈家坎远了。

兰大娘就再也忍不住了,“葛队长,你看咋样?”

葛翠河沉思一瞬,道:“说不好......”

第12章 疑似骗婚

“这是啥意思啊?”兰大娘急道。

葛翠河也有些为难,这陈家人她是不喜欢的,总感觉说起话来虚的很。葛翠河大小也当了几年妇女队长,也跟不少人打过交道。

她自己是个爽利人,喜欢有话说在明处,最讨厌这种虚头巴脑的人。就拿这顿中午饭来说,她们可不是抱着要吃他家饭去的,但陈父明明说了留她们吃饭,可饭点早过了,除了刚进门时的一杯水,他们可是啥也没见着。

但这话在她肚子里打了个转,就立刻又找到了理由——这年月谁家都没有富余粮食,她们去了四张嘴,陈家一见害怕了也不是说不过去。

只能说这家人抠搜的很。但抠搜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因此,她只能先来一句“说不好”,待兰大娘着急上火时,葛翠河才终于将想法和盘托出。

兰大娘听完不由松了一口气,抠搜确实不是啥大毛病,换个角度看,那就是会持家。陈家只有一个儿子,等她家兰花嫁过来,这家产也就有她的一份,到那时,这抠搜可就变成优点了。

两人讨论完,终于想起了旁边还跟着一个阮清。

葛翠河问道:“你看的咋样?”

上一篇:帝师成了我心头黑月光 下一篇:帝台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