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背后的腹黑质子(129)

作者:安随缘 阅读记录

此话在大殿上说,当着满朝文武说,就等于是对天下人说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苻玉珩现在完全就是陛下的眼中钉,怕他、防他、惧他,怎会再启用他?

众人再复议,只得推荐其他人。

派的是几个之前参过战的将领,去击退姚复安叛军,均未击退。姚复安的叛军继续向前,迫于形势,无计可施,再不拦住就要打到长安城脚下了,只能再次启用玉珩。

宁安王府

有公公来宣出征诏书,“应天顺时、收兹明命,拜宁安王苻玉珩为荡寇将军,领兵二万与叛贼姚复安一战,必要击退、击毙叛贼姚复安,守护长安城,保大魏王朝安危。”

玉珩叩首,诏书相当于是陛下亲临,受诏也要行君臣之礼。

为什么不在未央宫前殿授命呢?因为陛下免了玉珩所有的职务,玉珩现在无权无势、无官无职,根本不配上朝。苻玉凡断了玉珩一切仕途,彻底将他赶出朝堂,玉珩很久没有去上朝了,当今陛下怕他、防他、惧他。这个时候启用他,不过是再无它法,迫于无奈自保而已。

大魏国力衰退,大军马上兵临城下慌忙自保,各种祭祀自然也是省了。荡寇将军仅是五品官职,与玉珩曾经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镇国大将军相差太多,可见苻玉凡对他的日防夜防。

玉珩也知道苻玉凡在朝廷上所说,“宁王出,若折,朕与宁,诸卿尊谁?”一位武将失了天子的信任,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了。

但玉珩还是心甘情愿的出征了,这是他的使命,他是武将便是父皇去了,哥哥厌恶他,他也仍要护卫魏国、护卫长安城,不因为谁是陛下,这是他的家,他的国。

两万人马?几乎是玉珩带兵最少的一次,连姚复安带兵来攻都是4万人马,一比二远胜玉珩的领兵数量。真真是以少打多用命去拼了。

两万人马?一是因为魏国现在中军兵马确实不多,父皇死后多地叛乱,魏国长期出兵攻打,确实人马损失很多。二是也是最重要的。

因为苻玉凡根本不信任玉珩,仍然担心他会领兵后折返、造反打回长安城。就是这样的危机时刻都留了自保的人马,没有全部分给玉珩。

玉珩自接诏时起,就明白这场仗很难打,现在的魏军早不是当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骑了。泾阳大败,中军精锐损失殆尽,天下各地反叛,这几年魏军四处在征战,中军人马越打人越少,败绩多于胜绩。

连打姚复安都连败两次了,战士们早就如丧家之犬、惊弓之鸟了,哪还有必胜的信念?几乎认为打仗就是去送死,早就没了之前的士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是过去了。

--------------------

第59章 对战

打仗绝不是一个将领强就可以打赢的,谋略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所带领的队伍也要斗志昂扬、无坚不摧才行,以前的魏国有这样的一支队伍,自父亲说天不佑我之后,现在士气、国运都不在魏军这边。

此次出征,玉珩点了当时他所熟悉,还活着的所有将领也只剩柯泽飞、高以达,其他的将领在各地平叛的战役中,以身殉国。

开战之地离长安城,不过几百里。两军对垒,还是那个姚复安,那个一次一次向父皇行嵇首礼,一次一次对父皇说:“陛下对我恩同再造,姚复安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不足以报答陛下天恩”的姚复安,父皇封他官职、赠他宅院、妥善安置他家人的姚复安。

两军都是10人一列,横向排开几公里列阵。但是玉珩兵马少,更糟的是骑兵更少,重甲兵、轻骑兵都远没有当年的人数和气势,这样少的骑兵如何冲开多排多列的遁甲阵?

此次对战的姚复安,这个人虽忘恩负义、卖主求荣,但是军事能力是过硬的,战略打法是多年作战累积下来的,而且他比玉珩大的多,是玉珩父亲一辈的战将。

最重要的是他和玉珩一同作战多年。对玉珩的战术、打法、策略太过熟悉,如果第一次打姚复安,一开始就把所有兵马都交到玉珩手上,这场仗胜算是极大的,但是现在一次次的失败后,这么少的人马了再交到玉珩手里……。

苻玉凡所作所为简直是姚复安的神助攻,明明可以赢的战,硬生生让苻玉凡安排败了。

你不是兵马少吗?我就打你兵马少,打你无法与我近身战。姚复安的阵营里,改变了之前的打法,安排了无数排弓箭手、连弩大军,远远起就箭如雨下,铺天盖地的箭矢可以遮蔽天色,拿着盾牌都挡不住这铺天的箭雨。

玉珩和骑兵只能靠着自己穿了光明铠往前搏杀,毕竟骑兵冲锋的速度快,姚复安确实没有算错,铺天盖地的箭雨之下魏军的步兵和骑马都有损失。以前玉珩带兵人多,损失了很快会有人填补上来,但是现在没有那么多人填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