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217)

作者:Mod 阅读记录

南岭天气可真难熬。

至于余槐,他正和卫所打交道,军功怎么处理怎么上报。

总之,每个人都很忙,忙得要死。

最重要的是,时柯心心念念的劳动力要来了!

东海县一战成名,在沿海大出风头,来这儿找活干或者想定居点人陡然增多。

时柯身为县令,对此要严格把关,他把当时想到的条约完善了一下。

特别是“人才引进计划”这一条写得清清楚楚。

你想来东海县干活没问题,但是定居就很复杂。

原话是这样的,“定居没关系,东海县欢迎一切有才之士。”

“满足以下条件可申请东海县户籍。第一,有足够家财支撑,可在商业街盘下铺子做买卖。第二,本身有功名在身,且学问通过学院考核,并且照收学生。第三,有自己的立身之本。”

这一条要拓展说,因为对于立身之本这里,时柯定义很是广泛。

比如说,会刺绣、木匠雕刻、泥瓦匠、做簪子、能搞艺术品等等。

“最重要的是,会种田。”

他快被这里的田地搞到头秃了!

时柯特意对赵毅强调,“不管是水田旱田,会种庄稼还是会种树,就算是种小白菜没有虫子这也算,总之,种地的人才从不嫌少!”

为此,时柯还从锦衣卫借调人成立一个“外地移民户籍管理部门”,但凡是要定居的,来这儿报告。

作者有话说:

放一根……

明天赎回(今天改一下作息,鸽子暂时不想被抓去煲鸽子汤)

第103章 扩建

自从外来户口能在这儿落户之后, 时柯手底下闲置的房子和铺子很快卖了出去。

大抵算了算,投入的资金一半能给商户结算,剩下的分了三份。

一份是营队的, 这部分化成军费。

赵毅这边不管是练兵还是兵.工厂都是烧钱的活计,资金必须重组。

一份是东海县的奖金,锦衣卫帮了不少忙,未来肯定还要麻烦他们继续帮忙, 所以这些奖金就是那根胡萝卜,激励这些人努力工作。

最后一份是紧急备用资金,特指天灾。

前些年的水灾雪灾给时柯留下的印象颇深, 不能不防。

他深知等待朝廷拨款的不确定性, 等到他手里, 灾银还不知道有多少。

不如平时给东海县攒一笔备用银子,等到时候不用张嘴向朝廷要钱,县城自己就能自救。

赵毅看了一眼分到手的军费, 沉默良久,默默算着自己的俸禄够不够养家。

他实在想不到这一波操作下来阿勒汗能赚多少钱,他可是两头通吃。

而阿勒汗的生意,时柯占了大头, 所以, 这几个赢家中最富裕的当属时柯。

原本他以为按照时柯花钱的速度肯定很会就会没钱,他打算今年京都的分成暂时交给时柯,结果没想到今年县城中的铺子卖出去不少。

不仅没亏,反而盈余不少。

“这是今年的账, 等余大人来了再算算账。”时柯把账本摆在明面上, 转而提起接下来的安排, “营队的建设告一段落, 但是造船厂和海港那里加快进度,趁着这几年不用交税,钱都用在刀刃上。”

说到这里,他突然靠近赵毅小声道,“关于晒盐场,那边是什么意思?”

赵毅一挑眉,看他的神色略微古怪,不过也配合地压低声音,“你的想法?”

“咳咳,”时柯清了清嗓子,“这不是东海县刚起步,需要支持一下。”他几乎是明示了。

看在他出主意的份上,给个优惠价吧!

现在东海县哪儿哪儿都要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赵毅看了看账本,又看了看满眼写着真诚的时柯,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突然改口道,“我遣人打听一下。”

晒盐场事关重大,并非他能把控的,最多知道的消息迅速一些。

不过得到这个答案的时柯心满意足,有时候差得就是一道消息。

不过很快,余槐的到来直接给他带来了一份惊喜,顺便还带来了京中户部的消息。

起因还是他的学院。

在时柯离开之后,第一批学生就位,经过一年的教导,首批学生被派出来游学。

这批学生属于没办法参加科举,但是能帮到时柯的那些。

顺便许青崖彭文泽都来了信,唐子溪则是去了边关任职,段时间内回不来,自然是没消息。

其中彭文泽先是问了问这边的情况,又道他的盐场帮了大忙,第一批盐已经由唐子溪亲自押送去了边关,一来犒赏三军,二来是去看看那边的情况。

至于时柯这儿,估计巡查的人也快到了。

同时第二批盐也会跟着巡查的过来,总之不会亏待时柯。

这些学生的到来属实缓解了时柯的用人紧张情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