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582)

作者:芙蕖 阅读记录

后来父皇退位与母后远游,继位后我就更忙了。

后宫里添了许多人。

但我也不喜欢和不太熟的人硬相处。

我还是最喜欢去皇后那里,其他人在嫡长子没出来前,通通赐药。

不久后,皇后怀孕,诞下了嫡长子。

父皇母后回来了,亲自给我的嫡长子取名又册为太子。

我也经父皇教诲懂得分权制衡的道理,总算没那么忙了。

皇后给我添了好些后妃,可无论是哪个妃子,贤妃也好梁嫔也好,什么样的我都不是很喜欢。

一个也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什么兴致。

反而是皇后,她知道我所有的事情,和母后还有姣姣也相处得最好。

我和她待在一起总觉安稳又平和。

这是在其他妃嫔那里没有的。

可看着父皇和母后还有弟弟与弟妹们间的爱意,我有时会觉得挫败。

我想起那年清明,崔夫子从博陵带回了两个旁支的孩子充作子嗣。

他自遇到姨母后,终其一生再难遇到心动之人,此后孑然一生与清风明月相伴。

可我活了半生,从未遇到这样一个女子。

我曾问过母后,什么才是风月相关的爱,我又何时才能碰上如母后之于父皇一样的人。

母后告诉我,每个人遇到的人都是不同的。

遇到挚爱的模样也不尽相同。

或许是轰轰烈烈,也可能是细水流长。

只要觉得心安有归处,便已经是难得的爱了。

我突然觉得没必要再寻找了。

我的皇后,便已经是最好的了。

我想,世上的爱也大多如此。

珍惜眼前便是最好了。

我会和皇后长长久久下去。

就如父皇和母后那样。

恩爱两不疑。

第449章 番外:荣太后

晋国公府荣氏是传承百年的世袭国公府。

我便出生在这样钟鸣鼎食的簪缨世家。

因是长房嫡长女,三岁后我便被带离母亲身边,由祖父和祖母亲自教养。

祖父是一等太傅,祖母出身士族,皆博学而广知。

祖父教导我人世黑白之辩,祖母则潜心使我懂得是非对错之礼。

到了八岁上,我被教养得越发出色。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祖父和祖母叹惋。

“浅沅若为男子,必定为君之肱骨,领荣氏百年不衰。”

我听了不以为然。

男儿可开疆拓土,女子亦可功著于社稷。

十四岁那年,北夷犯我国土,不过半月,敌军便直捣边境边关,驻军幽州外,又遣使者入京,开口便要百万两白银,更要嫡出公主和亲,否则必不撤兵更要屠尽所有降将。

百万两白银着实高价,大邕虽非无银,可这一给,便要使国库空虚不说,中州大国大邕更要颜面扫地。

朝臣们起初不愿受这屈辱,主战。

可大邕百姓历经太多年安逸,自以为盛世犹在,穷兵黩武多年,如何能敌。

户部兵部将粮账和兵册供上,三日后,朝臣们看清现状,又齐齐不敢作声了。

陛下忧思悬悬,累日与朝臣商讨求和还是攻打无果后,夜半亲上晋国公府,求助于荣太傅。

彼时祖父正与我谈到此事。

因此事已然摆在明面上,陛下来也并未避讳我,反而询问我对此事看法。

我从祖父那里知晓大邕多年的弊端与当前的困境。

可许多话,祖父不能明言,我却可以。

“大邕盛世近百年,上至皇室下至贩夫走卒,皆重文而轻武,娇而鄙战,如今他国进犯,禀雷霆之势而下,意在破我疆土,取大邕江山。而今北夷驻兵雍州城门外,却不攻而取利求和,乃惧大邕旧势及西北番邦之心异,唯恐他国惧大邕之势而联合抗北。”

“夫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邕士气尚未衰颓殆尽,北夷便静而观变。若一旦大邕许以北夷利益,大邕士气势必凋零,其余诸国也将不再畏敬陛下,更要一次次让步。直至日薄西山国微而民凋,藩国敌国却士气高涨,兵马足备,大邕繁盛便可顷刻付之一炬。”

这样堪称诅咒的话实在是大不敬。

我说完过后便自请降罪了。

可我除了祖父给予的教诲外,那时还有一身的逆骨在。

我与陛下说:“若战,浅沅虽为女子,亦愿入伍为陛下之兵,提携玉龙为君死。”

可陛下注视我良久,如何都说不出话来。

祖父也再未说什么,只是叫我回房。

陛下在月下静默许久,后来再与祖父商谈什么我不得而知。

只是翌日大朝会,陛下未曾路面,却将许久未再启用的武将们召聚于麟德殿,只有太傅与诸位皇子作陪。

三日后,隋国公世子与我兄长随诸位老将,于宫城南门外选点兵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