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喜当娘,我靠农场养大三个娃(112)

作者:清水炖咸鱼 阅读记录

张阁老面不改色,心里却对秦熙百般嫌弃,不尊老,就算他是臣又如何,他年纪摆在这里,为大邺尽忠这么多年,还得不到他一个年轻皇子的尊重!

皇帝也不想老臣子寒心,沉着脸,“别胡闹,张阁老只是忧心国事。”轻飘飘的一句就带过了这件事,问起了秦熙。

“你这是怎么回事?不应该只有这么点产量吧。”

皇帝是亲眼所见红薯的产量,当然不可能像张阁老说的这般少,就是不知秦熙为何不将红薯全部带进宫。

秦熙骄傲道:“父皇,不是我不想带,而是产量太多不好带,一亩地产出了两千斤的红薯,我也不能全给您装来看吧,然后摆一排的箩筐。”

在场的官员其他人瞪大的眼睛看秦熙,他也不为所动,专心说着自己的话,有的大人连手中的笏板都快拿不住了,呵呵,震惊死你。

“亩产千斤……!”

“三皇子,这可是真的!”?

“陛下,这是大喜事啊!”

“哈哈哈哈……”,皇帝大笑,他就知道,秦熙不会让他失望,这红薯也确实厉害,大邺朝百姓丰衣足食,指日可待!

“熙儿,两千多斤,有具体数字吗?”

“这要问葛农官,他爆出来的是两千斤以上,具体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你让礼部找葛农官问出具体数字,然后整理出一篇文章,将红薯的产量,吃法这些都教给百姓,这两千斤的红薯,一部分留作朝廷试验田的种子,一部分给到百姓去种植,必须在这两年的时间,将红薯推广到大邺朝各地!”

两千斤的红薯看似很多,但对于整个大大邺朝的百姓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皇帝留一半的种子,也是希望低下的农官能将红薯的种子越种越多,好让百姓有更多的红薯种。

“我记得你有个农庄?”皇帝问秦熙。

“有一个,父皇有什么想法了?”

“朝廷的试验没办法全部用来种植红薯,你的农庄就征用了,我让葛农官去你农庄种红薯去。”

“收益分我一半。”秦熙当着个个朝臣的面和皇帝谈条件。

皇帝一本书朝这个要好处的儿子砸下去:“给一成,不要我就找其他人。”这也就是秦熙是他儿子,换个人你看有人给他讨价还价不,巴不得自己的农庄被皇帝征用!

第九十三章 赏花宴

汴京城出现了一件大事,三天前,城门口贴了告示后,百姓聊天的时间明显变多了。

“诶诶诶,你们看告示了吗?”正在搬运麻袋的男人边走边和旁边的人说话。

“怎么没看,事情多大啊,你说那产量是真的吗?”一个比刚刚的男人瘦小一点的人回到。

“我猜应该是真的,朝廷不会骗我们,这产量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跟在两人后面的一个壮硕男子扛着两个大麻袋,还有余力和前面的人说话。

“真要是这个产量,我他娘的还干这累死累活的活?我直接不干了回家种地去,都能把我们一家喂的饱饱的。”

现在的人哪有什么高要求,只要能吃饱,就觉得日子过的不错嘞。

“谁不是这么想的,就这个麻袋又脏又累,在外干活把自己吃喝住行给稳住了,还剩几文钱都不好说,自己在家啥也不花,下地都是给自己干的,种出来的收成也是自己的,怎么不好了。”

“这回种出来的可不是自己的!”最开始说话的男子否定道:“告示上说了,向官府赊了红薯苗的百姓,种出的红薯要卖给朝廷的。”

“不能自己留?”那…那他回家种地干嘛!

“这倒不是,而是说交了赋税之后,留下自己一家人吃的量,多的就要卖给朝廷,告示中说这个红薯的种子不够多,为了让这个种子能重到整个大邺朝,让其他百姓不再挨饿,所以这个红薯要优先卖给朝廷。”

原本还有些不乐意的男子刹时不说话了,饿肚子这回事,只要是个穷苦人家,都是经历过的,他当然也明白这个感受。

他将麻袋扛到目的地后,就不再扛了:“我今天就不干了,找管事结了工钱就走,朝廷都说了红薯的种子不多,我要先去将红薯的种子赊来,再等种子都没了。”

身边的伙伴拦住他:“你着什么急啊,先看了再跟管事的说不干啊,你哪能确定现在过去就有红薯种子?”

他不好意思的抓抓脑袋:“我爹已经给家里赊了红薯种了,”眼看着朋友们的怒意,他赶紧解释:“这不在朝廷说种红薯赋税减半嘛,我家里本来就人口多,每年粮食都不够吃的,所以我爹早早的就去官府赊种子了。”

你真行!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皇帝为了百姓接受这个红薯,直接将赋税减少了一半,好在红薯种子不多,能减少赋税的百姓有限,户部这才没给皇帝上奏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