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喜当娘,我靠农场养大三个娃(14)

作者:清水炖咸鱼 阅读记录

“王姑娘,这五张手帕我全收了,你看你下回还打算绣什么?”

这个问题清禾早就想好了,她打算绣团扇。

“团扇。”

这是夏季,扇风是肯定的,就算有冰块的人家,她也不能天天待房里吧,所以团扇应该是夏季必须品,可做装饰也可以扇风,一举两得。

掌柜问道:“团扇材料有大有小,你打算绣多大的。”

清禾大概问了一下掌柜这边团扇的尺寸,最后清禾选了日常大小款的,这回选了4个,大的暂时不选,主要是没钱,可不能再佘了。

四个团扇的材料都花了清禾一百一十文,掌柜将清禾抵在他这里的手帕和剩下的钱拿给她,给清禾拿了一百四十文钱。

“使不得,上回说了,第一张帕子只要四十文就可以了。”

清禾又要退回掌柜多给的十文钱。

掌柜的拒绝:“这是你该得的,不要推却,以后也要常打交道,王姑娘也不用这么客气,以后也不用生疏,我也姓王,几百年前指不定还是一家,以后叫我王叔就好。”

这次王掌柜的态度和之前变了一个样,是因为他看到了清禾身上的价值,作为一个商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和一般人套近乎,除非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利益。

清禾收了银钱,人王掌柜都开始让步,清禾也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当然了,她也不白占便宜,将自己在家里想的法子告诉了王掌柜。

王掌柜听的眼睛贼亮,随即又想到这次的团扇:“你这回也打算绣成一个系列吗?”

“是这个想法 ,这样更好卖一些,拆分来卖也行,两不耽误。”

“好好好。”王掌柜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足以见得他的心情。

亲自将清禾送出店门,王掌柜已经在期待清禾下一次团扇的模样了。

........

今天可能是周围的人赶县城的日子,清禾卖完帕子后,县城里的人还是挺多的,粮店人更多,她先排着队买了粮食,现在的粮价虽然高,但并没有限制你买多少,清禾买了一斤大米加一点黄豆,花了五十文。

心好痛,太贵了。

买了粮食,她又去杂货铺看了吃饭装菜的碗,粗瓷小碗一文钱一个,大点的三文钱两个,要是瓷盆就贵了,十文钱一个还有木桶,要二十文。

想到家中空的碗柜,清禾还是要了三个小碗,四个大碗加一个盆,再加个木桶,花了二十九文,现在兜里还剩六十文,买了少许的调料,这都是摆着看的,还买了点菜,肉她还不敢买,实在是没钱买,这时候的调料太贵了,她买完只剩五文钱!

买了点豇豆,茄子,青菜,清禾还算收获颇丰的回了家。

路上遇到的村民看见清禾背着这么多菜都惊讶了,少说也花了上百文的钱,刺绣这么挣钱吗?

一个自来熟的大婶靠近清禾问她:“王家丫头,你这刺绣卖了多少钱?”

其他人虽然没有上前问,但也竖着耳朵听。

清禾也是没想到,有人会大大咧咧问她,这都是什么人啊。

被纱面掩盖的唇角压了下去,这些人都不知道清禾不高兴。

“婶子,我这就是辛苦钱,哪里能挣多少。”

大婶撇撇嘴,她又不是没见过村里人刺绣大概能挣多少钱,其他人都在水平线上挣扎,就这王家丫头能提这么多东西,当她傻啊。

她也没觉着自己惹人不高兴,还继续说:“瞧你提的这么多东西,还能挣得少,谦虚了吧。”

“这刺绣虽然人人都能做,但做的好和做的坏的可不一样,挣得钱都不一样的,老婆子我可都知道的。”

“丫头啊,都是同一个村的,婶子就厚着脸皮麻烦你个事情,我家还有个孙女,十岁了啥也不会,我看你这刺绣功夫肯定好,就帮我教一教她,你家有什么脏活累活,以后交给她就行,免得你累着。”

清禾的目光看着这婶子,感觉自己看不透,脸皮堪比城墙,不是一般人。

靠做活就想学得一门技艺,一个十岁小女孩,她能让一个孩子干什么脏活累活。

算盘打得响,奈何清禾不接招。

“婶子你说什么,风太大我没听见。”

今天太阳高高挂起,无风。

周围的人想笑又没好意思笑,这婶子听出清禾不愿意,又再讲了一遍,她不信了,这小丫头脸皮能比她厚。

清禾:“婶子你说什么,风太大我没听见,你大声点。”

婶子:..........

如此反复几次,只要这个甚至提出教手艺,清禾就跟聋了一样,村民憋不住,他们实在是憋不住,周围听到的人还是笑了出来,这自来熟的婶子最后还是抵不住周围人异样的眼光,骂骂咧咧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